“一老”連著“夕陽”,“一小”連著“朝陽”,都是關乎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6月18日,惠州綜合廣播《行風熱線面對面》節目邀請市民政局、團市委、市婦聯、市第二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做客直播室,圍繞“更好守護‘一老一小’ 打造幸福家園”主題,與聽眾進行交流互動,并對市民的疑問作出解答。
行風熱線節目現場
我市對認定的困境兒童全部“建檔立卡” “我市民政部門堅持‘最有利于兒童發展’的原則,聚焦困境兒童福祉,精準施策,實現‘三個升級’,為困境兒童構建一個更安全、更溫暖、更有希望的成長環境。”市民政局黨組副書記王家榮介紹。 “第一個升級”即“養育服務升級”,將全市各縣(區)福利機構的孤、棄兒童全部集中到市兒童福利機構養育,并根據孩子們的不同需求(如健康、殘疾、教育需求等),將集中供養機構劃分為康養區和康教區,實施分區分類管理,“一人一策”精準化安置。市民政局還計劃探索打造“類家庭”養育模式,在機構內模擬家庭環境,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第二個升級”即“關愛服務升級”,在關愛困境兒童方面,由“物質救助”向“物質救助+精神關愛”并重轉變。市民政局建立了專門的困境兒童心理健康管理平臺,引進了專業的心理咨詢團隊提供駐點服務,并對全市9歲以上困境兒童開展了心理健康狀況全面篩查,定期組織開展關愛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進村(居)活動和心靈成長研學活動,將關愛送到孩子身邊。 “第三個升級”即“救助保護升級”,困境兒童救助保護由“救助保護”向“體系建設”轉變,我市建立起市、縣、鎮、村四級工作體系,對認定的困境兒童全部“建檔立卡”,詳細記錄他們的狀況和需求,確保每一個困境兒童都被納入保護網。
市婦女聯合會副主席黃玉玲介紹,市婦聯始終關注困境兒童和困境婦女家庭需求,持續開展關愛幫扶。設立惠州市關愛困難母親基金,對具有我市戶籍的家庭生活困難的母親(尤其是單親困難的母親)及未成年人子女開展關愛幫扶。從2024年起,市婦聯還聯合9部門開展愛心媽媽結對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三年行動,助力困境兒童成長。積極聯系愛心企業,已持續多年為全市留守兒童、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每人提供一份公益保險,增強困境兒童家庭防范風險的能力。連續14年開展紅紫荊公益創投服務,針對困境兒童幫扶、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兒童安全、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維護等婦女兒童及家庭需求,開展專業的社會化服務。今年開展護苗“愛釋手”孤獨癥兒童家長喘息服務項目,緩解家長長期照顧孩子所帶來的身心壓力。
今年,市婦聯還依托9個婦女兒童維權信息服務站和6個省級“舒心驛站”心理咨詢室等陣地,充分發揮12338熱線服務功能,特別針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務提供形式多樣的咨詢、社區、個案服務。
由團市委、惠州市12355青少年服務中心主辦的“青春對對碰,成長心旅程——12355青少年人際關系即興劇場”走進校園
我市設有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12356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問題需要更加關注,但專業心理咨詢資源非常稀缺。2025年,我市將“加強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納入十件民生實事。我市在完善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機制保障,搭建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網絡,提升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供給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在推動普惠性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方面,團市委主要是以12355青少年服務平臺為依托建設青少年心理健康公益服務體系。”團市委副書記楊立基介紹,在線上,通過12355熱線、微信小程序,全年無休、全天24小時為青少年提供即時、“一對一”的心理咨詢服務;在線下,安排專職社工常駐市縣兩級8個12355青少年服務中心站點,聯動255名心理、法律等專業志愿者為服務對象提供深度個案服務,進學校、進村(社區)等開展心理健康、法治宣傳、自救自護等科普活動。 市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黃群明介紹,目前全市已經基本實現了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市和縣(區)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市和縣(區)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等心理健康服務站(室)建設全覆蓋。組建了市、縣(區)兩級心理危機干預隊、心理健康志愿服務隊等,并成立了惠州市心理健康協會,共同為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服務保障。 另外,目前市、縣(區)兩級精神衛生中心均已設立,全市7家精神專科醫院均開設精神(心理)門診及兒童青少年心理門診;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有26家開設精神(心理)門診。我市大力推進市第二人民醫院創建“三級甲等”精神病專科醫院,市第二人民醫院紅花湖新院區專門開設了兒童青少年心理門診、兒童青少年病區、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康復中心等,有效保障惠州及周邊城市人民的專業心理診療服務。 節目中,有市民咨詢通過什么渠道可以獲取心理健康方面的公益服務,得到專業的幫助?楊立基介紹,家長、孩子遇到困惑,可以直接撥打12355熱線,或登錄“廣東12355”微信小程序,在線的心理志愿者提供即時的服務;也可以選擇“預約咨詢”,通過預約咨詢選擇離自己最近的12355青少年服務中心,進行線下的面詢。 “惠州市還有專門的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12356,這是依托醫院的專業技術力量開設的熱線,市民朋友、學生有任何心理困惑,可以隨時撥打12356心理援助熱線咨詢。”黃群明說。另外,市第二人民醫院還建立了“惠民護心”微信云平臺,可以進行免費心理測評。該院正在建設惠州市心理健康科普體驗館,為兒童青少年和市民提供沉浸式心理健康科普體驗服務,計劃今年正式開館。 我市發布養老服務地圖,市民可線上咨詢養老服務資源 保障好“一小”,也要服務好“一老”。“2024年,我市成為全省唯一入選民政部、財政部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的地區,計劃建設家庭養老床位1142張,為2142名困難老人提供不少于6萬次的居家養老上門服務。”王家榮介紹,截至5月底,全市已經建成家庭養老床位1237張,超額完成試點任務;為2621位老年人提供了5.9萬次居家養老上門服務。 當前,我市正全力推進居家社區養老由“兜底”向“普惠”轉變,積極構建社區支持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讓全體老年人均可享受基本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王家榮表示,目前,全市建成運營養老機構36家,有6501張養老床位,有縣級綜合養老服務中心7家,覆蓋率100%;鎮(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62家,覆蓋率81%;村(社區)養老服務設施395個,初步構建起縣、鎮、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今年,市民政局發布了4張養老服務地圖,涵蓋了全市養老機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長者飯堂、適老產品體驗館的具體信息,老年人或家屬只要動動手指,就能找到附近的養老服務資源。 今年我市長者助餐服務也實現提質升級,將長者助餐優惠由戶籍老年人擴大至常住老年人,同時加密了助餐點,按照中心城區“15分鐘助餐圈”、外圍城區“25分鐘助餐圈”的目標,優化長者飯堂(助餐點)布局,計劃3年新增80家長者飯堂(助餐點),其中今年新增30家。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設老年助餐服務機構136家,較2023年增長268%;2024年助餐人次較2023年增長206%。 對特殊困難老人的關心也是重中之重,市民政局前期組織雙百社工和各村(社區)工作人員深入基層,建立了完善的特殊困難老年人信息臺賬,并組建了一支專業且富有愛心的探訪關愛服務隊伍,定期開展探訪關愛服務,兜牢安全底線。目前,全市為12890名特殊困難老年人建檔立卡,每月組織開展探訪關愛服務。 在發展銀發經濟上,我市堅持以養老事業帶動養老產業、以養老產業支持養老事業發展,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調發展,我市規劃建設一批適老產品體驗店,今年計劃每個縣區至少建成一家適老產品體驗店,目前全市已建成運營5家。此外,我市組織開展家裝廚衛“煥新”活動,市民購買納入補貼的居家適老化改造產品,最高可獲得產品實際銷售價格30%的補貼,每人累計最高補貼1萬元。截至目前,我市居家適老化改造“煥新”銷售額已超2.4億元,全省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