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索 引 號: 007187648/2017-06258
分  類:
發布機構: 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成文日期: 2017-08-01
名  稱: 惠州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
文  號: 惠府函〔2017〕373號
發布日期: 2017-08-01
主 題 詞:



惠府函〔2017373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國務院關于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461號)及《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粵府函〔2015285號),促進我市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現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提出的“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總要求,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實施、公眾參與、專業運作,積極培育慈善組織,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大力弘揚先進慈善文化,營造人人支持慈善、人人參與慈善的良好社會氛圍,統籌慈善和社會救助兩方面資源,推動我市慈善事業健康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扶貧濟困原則。

鼓勵和引導慈善組織從幫助困難群眾解決最直接、最現實、最緊迫的問題入手,在扶貧濟困、救急解難等領域廣泛開展慈善幫扶活動,與政府的社會救助形成合力,有效發揮重要補充作用。

(二)改革創新原則。

在慈善事業體制機制、運行方式、慈善事業與社會救助對接等方面大膽探索,暢通社會各方面參與慈善和社會救助的渠道,大力優化慈善事業發展環境,使各類慈善資源、社會救助資源充分發揮作用。

(三)公開透明原則。

在慈善活動中充分尊重捐贈人意愿,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及時全面公開慈善資源的募集、管理和使用情況。

(四)規范管理原則。

依法依規對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及其開展的慈善活動進行管理監管,及時查處和糾正違法違規行為,確保慈善事業在法制化軌道上運行。

三、目標任務

2020年,慈善組織功能健全,規范運作,服務網絡基本覆蓋城鄉社區;慈善捐贈鼓勵政策完善,慈善活動規范有序;慈善監管體系健全,慈善志愿服務制度健全,注冊志愿者占城鎮常住人口比例達10%

(一)大力培育發展各類慈善組織。

按照政府鼓勵、社會參與、民間自愿的方式,大力培育發展城鄉各類慈善組織。建立慈善組織直接登記制度,探索培育“互聯網+慈善”、“消費+慈善”等新的慈善形態,優先發展具有扶貧濟困功能的各類慈善組織。鼓勵城鄉社區居(村)委會、物業管理公司、業主委員會建立慈善組織,推動社區慈善組織發展。

建立全市性和區域性慈善聯合型組織,積極培育支持類、服務類、評估類等行業性組織,形成慈善組織在資金募集、志愿動員、項目實施等方面實現資源最優配置。鼓勵和支持聯合型、行業性慈善組織承接政府委托或轉移的職能,建立健全行業標準和行為準則,增強行業自律、維護行業權益、開展行業監督和評估。

(二)大力推動和鼓勵社會各界開展慈善活動。

制訂相應的慈善事業支持政策,推動社會各界開展慈善活動,動員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干部職工發揮帶頭示范作用,積極參與各類慈善活動。動員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充分發揮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號召公眾踴躍參與慈善活動。動員社會公眾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構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機制健全、覆蓋城鄉的志愿服務體系。

鼓勵社會各界廣泛開展扶貧濟困、賑災救孤、扶老助殘、助學助醫等慈善活動,倡導各類企業將慈善精神融入企業文化建設。

(三)加強慈善組織和慈善活動監管。

依法依規做好慈善組織的認定登記工作。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公布前已設立的基金會、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等非營利性組織轉變為慈善組織的登記和認定工作。通過門戶網站等途徑定期向社會公開慈善事業發展情況和慈善組織、慈善活動相關信息。建立慈善組織檢查和評估制度,依法依規做好慈善組織的終止、清算、注銷工作。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認真規范各類募捐活動,暢通社會公眾對慈善活動中不良行為的投訴舉報渠道,切實保障捐贈人對捐贈財產使用情況的監督權利。支持新聞媒體、互聯網信息服務、電信運營商對慈善組織、慈善活動進行監督,對違法違規的行為進行曝光。

四、工作措施

(一)構建和完善慈善事業支持政策。

1.構建社會救助政策和慈善資源信息對接機制。各級政府要建立民政、衛生計生、教育、住房城鄉建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救助信息的互聯互通平臺,建立和完善政府部門與慈善組織、社會服務機構之間的銜接機制,實現政府救助、社會服務信息和慈善資源的有效對接,使救助和慈善形成幫扶合力,實現政府救助與社會幫扶有機結合,做到因情施救、各有側重、互相補充。

2.健全政府和社會支持制度。各級政府要動員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村(居)委員會積極支持慈善組織開展慈善活動,政府的會展場所、體育場館、影劇院、車站、碼頭、機場、公園、商場等公共場所要為慈善活動提供便利及減免相關費用。鼓勵會計、審計、公證等機構對慈善活動提供服務時實行費用優惠。鼓勵金融機構積極探索利用金融資本支持慈善事業發展。鼓勵新聞媒體為慈善組織的信息公開提供便利和費用減免。

3.落實慈善稅收優惠政策。各級政府要落實企業和個人公益性捐贈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切實發揮稅收優惠政策對促進慈善活動的鼓勵引導作用。要加強慈善捐贈稅收優惠政策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稅收優惠政策知識。對境外在我國境內依法設立的慈善組織無償捐贈的直接用于慈善事業的物資,落實好法律及政策規定范圍內的進口稅收優惠。

4.完善政府購買服務制度。以扶貧濟困為重點,擴大政府購買服務的范圍和規模,將適合購買的慈善組織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目錄,發揮財政性資金在購買慈善組織服務中的導向作用。建立健全政府購買慈善組織服務的績效評估體系和監管體系,提高慈善組織服務質量。

5.加強慈善人才隊伍建設。加強慈善從業人員勞動權益保護和職業教育培訓,逐步建立健全以慈善從業人員職稱評定、信用記錄、社會保險等為主要內容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合理確定慈善行業工作人員工資待遇水平。

6.完善志愿服務制度。認真貫徹落實《廣東省志愿服務條例》,加強和完善各級志愿者聯合會建設,全面運用“i志愿”志愿者信息管理平臺,發揮廣東志愿者服務基金的作用,支持和引導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等建立志愿服務隊伍。鼓勵志愿服務組織與慈善組織合作參與慈善活動,促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制訂完善志愿服務招募注冊、培訓、服務記錄及激勵制度,推進志愿服務納入青年信用體系,引導更多的人參與志愿服務。

(二)營造全民慈善氛圍。

1.強化慈善宣傳引導。各級宣傳部門要通過惠州慈善網、惠州慈善微信平臺和惠州市“慈善幸福行”暨扶貧濟困日活動等載體,積極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宣傳活動。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和互聯網等媒體深入宣傳報道在慈善活動中有突出貢獻的正面典型,宣揚扶貧濟困、誠信友愛、互幫互助、奉獻社會的良好風尚,引導社會公眾關心慈善、支持慈善、參與慈善。要著力推動慈善文化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團結友愛、互助共濟的傳統美德,為慈善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2.積極開展慈善表彰獎勵活動。各級政府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為慈善事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社會影響較大的個人、法人或者組織予以表彰。要發掘我市慈善先進典型,參與“中華慈善獎”、廣東扶貧濟困“紅棉杯”的評選表彰,認真組織實施好“惠州慈善獎”認定工作。要積極推廣星級志愿者資質認證,表彰獎勵優秀志愿者。要鼓勵更多的人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在全市營造良好的公益慈善氛圍。

(三)積極推動各類慈善活動的開展。

1.推動社會各界開展慈善活動。將“慈善幸福行”、“大愛救心”、“大病醫療慈善救助”、“互聯網+慈善眾籌平臺”等打造成我市慈善品牌。要積極創新和完善經常性社會捐助網點和平臺建設,在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城鄉社區廣泛設立社會捐助站(點),方便居民開展經常性捐贈。要以社會化為導向,積極探索發展慈善超市,推進慈善超市法人建設,形成覆蓋城鄉、功能多樣、充滿活力、運行規范的慈善超市救助網絡。

2.主動探索培育其他慈善主體。探索捐贈知識產權收益、技術、股權、有價證券等新型捐贈方式,鼓勵發展慈善信托,鼓勵企業和個人在公募慈善組織內設立慈善冠名基金、冠名項目開展慈善活動。鼓勵慈善組織興辦公益性醫療、教育、養老、殘障康復、文體、應急救助等社會服務機構和設施,為慈善事業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和服務載體。

(四)加強監督檢查。

1.強化慈善組織自我管理。各公益慈善組織要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建立健全組織章程,完善決策、執行、監督制度和議事規則,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不斷提高社會公信力。慈善組織中具有公募資格的基金會開展慈善活動的年度管理費用不得超過當年總支出的10%。特殊情況下年度管理費用難以符合上述規定的,必須報告其登記的民政部門并向社會公開說明情況。慈善組織應當每年向社會公開其年度工作報告和財務會計報告。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的財務會計報告須經審計。民政部門應當建立慈善組織評估制度,鼓勵和支持第三方機構對慈善組織進行評估,并向社會公布評估結果。

2.加強慈善組織募捐活動的資格管理。開展公開募捐活動的慈善機構必須具有公募資格,同時在開展募捐活動時,其募捐的宗旨與業務范圍必須一致。不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可以聯合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開展社會公開募捐活動,公開募捐所得款物必須接受公募慈善組織的財務監管。廣播、電視、報刊及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電信運營商,應當對利用本身平臺發起募捐活動的慈善組織的合法性進行驗證,包括查驗其登記證書、公開募捐主體資格證書,并簽訂雙方權責協議。慈善組織在開展網絡募捐時必須核實募捐信息的真實性,充分尊重和保障參與者的個人隱私。所有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需開展公開募捐活動的,應當制定募捐方案,并應在開展募捐活動前報其登記的民政主管部門備案,以便監督和管理慈善活動。

3.加強慈善活動信息公開。慈善組織開展慈善活動時要通過自身官方網站或經國家相關部門審查認可的合法信息網站,或報紙、刊物等媒體將機構的組織章程、機構代碼、機構人員、年度工作報告、經審計的財務會計報告、聯系方式、募資情況和捐贈款物使用情況等信息向社會公開,及時回應捐贈人及利益相關方的詢問。涉及國家安全、個人隱私等依法不予公開的信息和捐贈人或受益人與慈善組織協議約定不公開的信息,不得公開,只接受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

(五)加強職責落實,嚴格責任追究。

1.完善工作機制。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落實責任,完善工作機制,及時協調解決慈善事業發展中遇到的突出困難和問題,加快促進慈善事業發展。民政部門要認真履行推動慈善事業發展職責,完善指導、服務、協調和監管機制,廣泛開展慈善事業交流與合作;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等部門要加強對慈善事業的宣傳,通信和互聯網管理部門要對慈善事業宣傳工作給予鼓勵和支持;財政、稅務等部門要落實和完善政府購買服務制度、稅收優惠政策,配合做好慈善組織培育發展和監管工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監督、指導慈善組織落實勞動合同、薪酬、人事和社會保險等法律法規政策,切實維護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民族宗教部門要加強對宗教團體和宗教場所開展慈善活動的指導監督;公安、市場監督、城管等部門要積極配合民政部門查處非法募捐活動,嚴厲打擊以慈善名義進行的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工會、共青團、婦聯、僑聯、工商聯、殘聯、紅十字會等單位要發揮社會動員優勢,積極支持和參與有關慈善活動。

2.嚴格責任追究。民政部門作為慈善事業主管部門,必須嚴格履行監督管理責任,要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按照“誰登記、誰管理”的原則,對慈善組織違規開展募捐活動、違反約定使用捐贈款物、拒不履行信息公開責任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依法查處;對慈善組織或其負責人的負面信用記錄,要予以曝光。對違背公序良俗的行為和無正當理由拒不兌現或不完全兌現捐贈承諾、以誹謗造謠等方式損害慈善組織及其從業人員聲譽等其他違法違規行為依法查處。

3.加強統計監測。各縣(區)要完善慈善事業發展情況的信息統計和發布制度,建立慈善事業發展水平綜合監測與科學評估的指標體系,科學、準確、及時地反映慈善事業發展狀況。

各地要根據本意見要求,結合實際,及時研究制訂落實配套政策。市政府相關部門要根據本部門職責研究制訂具體政策措施。市民政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本意見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及時向市政府報告。

 

 

 

惠州市人民政府

2017731


 

相關政策

政策解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xxxxfreexxxxx喷水欧美| 羞羞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类|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youjizcom亚洲| 男性gay黄免费网站| 天天拍天天干天天操| 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hxsp777.com|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 在线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xxxx黑人da| 日韩精品在线看| 国产午夜久久精品|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美女网站免费福利视频|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免费久久精品国产片香蕉|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波多野结衣新婚被邻居|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免费软件|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 猫咪免费人成在线网站| 国产精品自拍亚洲| 乱子轮熟睡1区| 荐片app官网下载ios怎么下载|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午夜a| 健身私教干了好几次| 37大但人文艺术a级| 日韩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runaway韩国动漫全集在线|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揄拍国内精品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