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府辦函〔2017〕188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號)、《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的實施意見》(粵府〔2015〕25號)和《惠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惠府〔2016〕26號)有關要求,加快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建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為統領,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根據國家制定的“9073”養老服務業發展規劃(即90%老人在家養老,7%老人在社區照料,3%老人在機構養老)要求,進一步加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建設,充分發揮政府-社會-家庭聯動作用,提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供給能力。
二、發展目標
到2020年底,實現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覆蓋100%的城市社區和鄉鎮社區,60%以上的農村村級社區,基本建成設施全覆蓋、服務可持續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
三、主要任務
(一)建立全市老年人養老服務信息數據庫。通過老年人養老服務基礎信息采集,以滿足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為導向,實施精準化社區養老服務。通過對全市老年人的身體狀況、服務需求、發展趨勢等進行大數據分析,為政府決策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據。
(二)建立全市養老服務評估體系。依據國家民政部老年人能力評估標準,建立全市養老服務評估機構。市在市社會福利中心建立標準化的實物評估中心,各縣、區在縣、區綜合福利中心建立標準化評估室。與此同時,各地也可以依據第三方機構開展評估有償服務。對全市所有評估機構采用核查定點制度,凡是開展護理等級評估工作的機構必須取得民政部門定點授權資格。
(三)加快推進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點)建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點)是提供社區日間照料和老人娛樂活動服務的實體,各縣、區要依據老年人信息數據庫分析掌握的老年人分布狀況及現實需求,加快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點)建設。一是實現鄉鎮(街道)級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在現有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基礎上,加快推進鄉鎮(街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實現每個鄉鎮(街道)都有一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二是鄉鎮(街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主要以日間照料(托老所)為主要服務方式進行建設,依據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展改革委《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標準》(建標〔2010〕193號),結合我市實際,每個中心建設面積必須達400平方米以上,設置臨時照料床位不低于20張,保健康復用房不低于100平方米,娛樂用房不低于100平方米。其主要職能是為老年人提供社區日間照料、康復理療、餐飲服務、老年文化娛樂等。三是逐步推進村(居)社區養老服務站(點)建設。根據《廣東省民政廳關于加快建設農村養老服務“幸福計劃”項目的意見》(粵民發〔2016〕140號)文件要求,到2018年底農村社區養老服務站覆蓋率達35%,2020年達60%。村(居)社區養老服務站(點)主要以娛樂活動為主。村(居)社區養老服務站(點),可依托社區綜合服務中心一并建設,每個設置不少于5張養老床位,其服務功能可相對單一,但必須具備日間照料功能。有條件的社區可參照鄉鎮(街道)級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標準建設。
(四)加快建立“互聯網+”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全市依托省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等現代技術手段,加快推進全市“互聯網+”居家養老網絡建設。同時,引入社會資金將居家養老服務供給側交由社會專業機構運營,政府建立困難群眾和優撫對象托底養老補助制度和服務質量評價體系,促進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
四、主要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是構建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國家“9073”養老服務業建設規劃,97%的老年人都需在社區居家養老。為此,各級政府必須切實落實好國家對養老服務業的規劃要求,扎實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各縣、區政府要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政府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市成立以市政府分管副市長為組長,市政府協調副秘書長、市民政局局長為副組長,市直有關單位領導及各縣、區政府分管領導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全面統籌推進我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民政局,負責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建設的具體工作,各縣、區要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
(二)出臺配套政策。一是修訂現有的民辦養老服務機構扶持資助政策,將民辦社區居家養老設施建設納入政府財政補助范圍,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對社會資金建設的公益性社區居家養老機構,政府給予建設和運營資助。二是出臺政府購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實施辦法,明確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流程、服務標準等。對托底老人和困難家庭老人實行養老護理補助。三是建立行業管理機制,成立養老服務行業協會,實現養老服務行業規范化和制度化管理。
(三)解決好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服務場地問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場地問題是構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的難點。各縣、區政府應按照《惠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惠府〔2016〕26號)文件精神,對城市新開發的社區必須將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納入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對老舊社區采取“購、換、租”的方式解決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場地問題。對農村鄉鎮可以通過敬老院轉型升級,在鄉鎮敬老院掛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牌子運作,實行資源共享,解決場地問題。
(四)落實資金保障。在完成市、縣兩級300張床位以上的養老服務機構建設任務后,我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重心轉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各縣、區財政要充分保障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建設所需資金,用于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福彩公益金必須重點用于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建設。今后市級用于養老部分的資金主要補助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建設及運營,確保各項建設任務按時按量完成。
(五)強化督促檢查。各級政府要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建設納入政府督查督辦的重要議事日程,積極開展督促檢查工作。市每半年組織開展一次督促檢查,通報工作推進情況;每年底向領導小組匯報工作進展,提出下一步工作計劃,確保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