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大中心城區交通擁堵治理力度 |
1 |
完善中心城區便捷化路網體系 |
1.完善中心城區市政道路路網,年內建成演達二路東段等20條市政道路。 2.整治中心城區交通堵點,年內完成14個中心城區堵點整治。 3.加大公共停車場建設力度,年內建成智慧公共停車場22座、新增停車位6332個;新開工智慧公共停車場30個,未來新增1萬個停車位。 |
年底完成 |
市公安局、交通運輸局、市政園林事務中心、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博羅縣政府 |
劉 吉 |
2 |
重點學校周邊交通秩序整治及安全隱患治理 |
1.惠州市技師學院周邊建設臨時停車場,解決停車難問題。 2.實施惠州市第二小學、惠陽高級中學周邊道路交通優化工程,解決高峰期接送學生導致道路擁堵問題。 3.實施惠州市第一中學(高中部)交通優化工程,解決高峰期接送車輛亂停亂放導致道路擁堵問題。 |
年底完成 |
市公安局 |
高誠苗 |
重點醫院周邊交通組織優化,疏堵保暢工作 |
1.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交通優化工程,解決停車難問題。 2.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交通優化工程,解決醫院周邊交通擁堵、秩序混亂問題。 |
二、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工程 |
3 |
加強農村用水管理 |
1.推進農村集中供水建設,新增保障農村集中供水2.3萬人,實現全市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蓋。 2.抓好農村污水治理,全力推進2021年150個自然村的污水治理,建立健全污水處理設施運維管理體制,全面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 |
年底完成 |
市水利局、生態環境局,各縣、區政府(含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管委會,下同) |
何廣延 |
4 |
穩定發展糧食生產 |
2021年,全市糧食播種面積不低于169.237萬畝,產量不低于60.45萬噸。 |
年底完成 |
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區政府 |
馮起忠 |
推廣農房簡約報建、風貌管控 |
健全農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在全市73個鄉鎮(街道)設立農房報建聯審聯辦統一服務窗口,實行簡約報建制度,嚴格落實“一戶一宅”規定和風貌管控要求。
加強農村宅基地信息化建設,建立農村宅基地信息化系統平臺,逐步實現農村農房報建網上審批。 |
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1.嚴格落實精準扶貧“四個不摘”要求,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等總體穩定。 2.完善防止返貧快速發現和響應機制,建立防止返貧大數據平臺,實施易返貧群體常態化監測預警,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 |
5 |
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 |
實施建制村雙車道公路工程;完成43座危橋改造、1座橫水渡改橋、162公里村道安防工程建設;完成3696個農村地區公路路口交通安全隱患治理工作,提升農村地區公路路口交通安全水平。 |
年底完成 |
市交通運輸局,各縣、區政府 |
林 洪 |
三、大力提升醫療服務能力 |
6 |
市直醫院擴容提質 |
1.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南湖院區提質優化項目。優化院區周邊交通組織,增設停車設施,確保院區內暢外通。在不新增醫療業務用房面積和床位的前提下,通過優化管理提高院區醫療服務水平。 2.大力推進惠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紅花湖院區項目。開展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立項、用地清場、征拆等前期工作,力爭年內開工建設。 |
年底完成 |
市衛生健康局 |
陳高燕 |
7 |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升級改造 |
1.2021年底前7家縣級公立醫院(惠東縣第二人民醫院、惠東縣中醫醫院、博羅縣人民醫院、博羅縣中醫醫院、龍門縣人民醫院、龍門縣中醫醫院、龍門縣婦幼保健院)投入使用。 2.2021年底前3家“縣、區第二人民醫院”(惠東縣平海鎮、惠城區橫瀝鎮、龍門縣永漢鎮)主體工程封頂。 |
年底完成 |
市衛生健康局,惠城區、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政府 |
陳高燕 |
四、發展更加公平優質的教育 |
8 |
增加學前教育和九年義務教育學位 |
1.新增幼兒園學位5000個以上,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保持在50%以上、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比例達80%以上。 2.力爭2021年全市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2萬個。 3.開展全市住宅項目規劃配套教育設施建設工作專項督查,2021年推動75宗配套教育設施建設,其中:完成39宗建設,爭取動工36宗。 |
年底完成 |
市教育局、住房城鄉建設局、自然資源局,各縣、區政府 |
陳高燕 |
五、實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 |
9 |
提高體育場所供給的“質”和“量” |
配送安裝一批健身體育器材到各自然村(社區)和公共體育健身場所,打造城鄉居民便捷健身圈。 |
年底完成 |
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
李俊玲 |
六、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 |
10 |
開展“凈化、綠化、亮化”行動 |
1.凈化:建立適合惠州市實際的環境衛生精細化管理體系,在全市開展凈化行動,深化城市出入口、道路沿線環境和交通站場秩序整治,抓好市容環境衛生大清潔,嚴厲打擊工地施工、散體物料運輸及違規傾倒垃圾產生的二次污染,重點將惠城中心區打造成“最干凈整潔城市”示范區。 2.綠化:秉持“公園城市”理念,抓好重要節點(區域)綠化提升和市中心區公園綠地品質提升。其中,下埔濱江公園按“開放通透、疏林草地、簡約整潔、景觀生態”的理念進行改造,清除老化、長勢不良的灌木、喬木等,修復破損設施,計劃6月中旬完成設計工作,9月中旬完成施工。 3.亮化:完成市區中心區景觀照明設計,配合戶外廣告示范片區建設工作,完善區域內夜景亮化照明。完成西湖、東江、紅花湖、金山湖、掛榜閣等區域景觀亮化工程,持續提升江河湖岸環境品質。 |
年底完成 |
市城管執法局 |
林 洪 |
七、改善群眾居住環境 |
11 |
推進老舊小區和“惠民空間”微改造 |
1.完成130個“惠民空間”微改造,其中惠城區100個,其他縣、區各5個。 2.以“繡花功夫”改造167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建筑面積不少于260萬平方米,改造樓棟1394棟,惠及超過2.9萬戶居民。 |
年底完成 |
市民政局、住房城鄉建設局 |
陳高燕 |
八、全力穩就業促創業 |
12 |
縱深推進“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 |
開展業務培訓3萬人次以上,其中培訓“粵菜師傅”1000人次,“南粵家政”8000人次。完成100種具有東江風味的粵菜菜譜制定,組織“展技能風采、鑄鵝城工匠”為主題的多項職業技能競賽,舉辦“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供需見面會,促進就業創業。 |
年底完成 |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
陳高燕 |
13 |
探索建立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體制和機制 |
1.發揮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和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的合力效用,出臺新的基金管理辦法,全面放開中小微企業入庫申請,實行企業“免申即享”優惠政策;積極和金融機構對接,針對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推動小微企業批量融資貸款落地,為中小微企業發展提供普惠高效的融資服務。力爭2021年支持150家以上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超10億元。 2.推動解決中小企業落地難問題。指導各縣、區高標準劃定中小企業集中區,協調市自然資源局推行中小企業項目承諾制用地。積極對接中小企業落戶用地需求,力爭2021年實現100家以上中小企業項目落戶工業園區,改善中小企業用地難、落地慢的問題。 3.組建中小企業志愿服務工作站和志愿服務專家團隊,積極開展中小企業志愿服務活動。針對中小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生產管理、法律支持、財稅和融資等問題,為全市中小企業提供公益性、規范高效的志愿服務活動。2021年計劃舉辦不少于20場志愿服務活動,覆蓋中小企業超1000家。 |
年底完成 |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
馮起忠 |
九、提升社會治理能力 |
14 |
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督檢測 |
完成不少于2.44萬批次食品抽檢任務,提升抽檢的針對性,不合格食品處置率100%;聯合省市場監管局對市內乳制品、嬰幼兒配方乳粉、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在產品種實現抽檢100%全覆蓋。實施農貿市場食用農產品放心消費工程,全市2021年完成不少于38.88萬批次食用農產品快檢任務,覆蓋全市各縣、區不少于100家農貿市場,其中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實現全覆蓋快檢,單個綜合批發市場每月完成不少于900 批次快檢任務。市內生產的國家基本藥物制劑品種抽檢覆蓋率達到100%。 |
年底完成 |
市市場監管局 |
李俊玲 |
15 |
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城市第5次復審。 |
5月至6月為攻堅期,總結迎“省檢”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困難,找出問題的根本點,補齊短板,并強化日常管理。全面開展對市容、農貿市場、食品安全、公共場所、病媒生物防制、疾病預防控制以及社區、窗口的衛生等方面專項整治。7月至9月為沖刺期,全面系統完成自評自查,對影響復審工作任務指標的,加強整改,以干凈整潔的城市面貌迎接“國檢”。 |
年底完成 |
市愛衛辦 |
陳高燕 |
16 |
戶政業務辦理全流程電子化(無紙化)“全市通辦” |
加快“戶政全城通”系統建設,打造一個多業務定向傳送和層級審批的數據流轉平臺。通過將戶政業務申請材料掃描上傳,審批機關市、縣兩級派出所在線上進行業務流轉,結合電子印章打印功能,完成異地辦結打印證件,利用短信通知及郵政寄遞功能,實現戶政業務辦理全流程電子化(無紙化)“全市通辦”。 |
年底完成 |
市公安局 |
高誠苗 |
十、實施底線民生保障 |
17 |
做好城市困難群眾、低收入群體住房保障 |
向343戶符合條件家庭發放租賃補貼,其中惠陽區10戶、惠東縣30戶、博羅縣150戶、龍門縣150戶、仲愷高新區3戶。 |
年底完成 |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
林 洪 |
18 |
實施兜底民生服務社會工作“雙百工程” |
年底前實現72個鄉鎮(街道)100%建成社會工作服務站,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社會工作服務100%覆蓋。 |
年底完成 |
市民政局,各縣、區政府 |
陳高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