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廣東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第20210777號提案答復的函
惠府函〔2021〕124號
汪華僑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建立羅浮山北回歸線經濟走廊及我省北回歸線經濟帶的提案》(提案第20210777號)收悉。經綜合省發展改革委、衛生健康委、文化和旅游廳、農業農村廳等單位意見,現將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惠州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積極推進羅浮山北回歸線經濟發展建設。
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積極籌建羅浮山北回歸線經濟走廊。
一是打造環羅浮山“三生”(生態、生命、生活高度相關產業)融合產業經濟圈。2020年,中共博羅縣委辦公室、博羅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環羅浮山“三生”融合產業經濟圈發展規劃(2020-2030年)》(博委辦發〔2020〕3號)。經濟圈規劃范圍為羅浮山風景名勝區、長寧鎮、橫河鎮、柏塘鎮全域,以及福田鎮、龍華鎮、湖鎮鎮的點狀區域。構建“一核兩翼,三區協同”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格局。
二是開展北回歸線標志塔和科普園規劃編制工作?!恫┝_縣楊村鎮北回歸線科普園規劃》完成初步方案,正進行論證和完善。項目擬選址博羅縣楊村鎮。初步規劃設想:打造一塔、一園、四館。一塔為北回歸線標志塔;一園為科普主題公園,包括太陽廣場、九大行星戲水區、時光軌跡、綠色隧道、星座區、古天文步道、古天文區、北回歸線太陽館、北回意象標線等九大展覽區域;四館為科普館、中草藥館、紅色文化紀念館、傅羅古國文化館。
(二)著力打造和發展羅浮山北回歸線經濟走廊特色經濟。
一是積極培育主導產業。2019—2020年,惠州市累計投入中央、省、市級財政資金4074萬元,扶持博羅縣實施41個“一村一品”項目,扶持建設39個專業村,打造一批特色農產品產業集聚地。其中,博羅縣柏塘鎮和石壩鎮烏坭湖村被評為全國專業示范鎮和示范村,博羅縣石壩鎮(三黃胡須雞)、福田鎮(菜心)等一批村鎮被評為省級專業村鎮。此外,惠州市投入資金31,760萬元,建設了博羅縣南藥產業園、博羅縣龜產業園、博羅縣茶葉產業園等3個省、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二是加大農業品牌建設。惠州市出臺一系列針對品牌商標的獎勵扶持政策,鼓勵農業企業爭創知名品牌,加快推進農業“三品”認證工作,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截至目前,惠州市博羅縣的羅浮山大米、羅浮山荔枝等6個農產品獲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柏塘山茶、羅浮山牛大力等農產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博羅沉香”“博羅艾草”“博羅金線蓮”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工作正式啟動。
三是全力促進羅浮山中醫藥文化傳承發展。2020年,中共惠州市委、惠州市人民政府印發《惠州市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方案》(惠市委發〔2020〕1號)和《惠州市中醫藥發展規劃(2020-2030年)》(惠市衛函〔2020〕157號),提出2022年、2025年和2030年三個階段性目標,力爭用10年的時間躋身全國中醫藥強市行列。目前,惠州市成立羅浮山中醫科學發展基金會,引進平安羅浮山中醫康養產業園項目、嶺南藥用植物園綜合項目等生命健康項目,指導羅浮山葛洪博物館成功創建國家級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
四是努力營造羅浮山片區旅游亮點。惠州市科學謀劃羅浮山區域健康休閑養生旅游發展,編制《惠州市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20—2035年)》《博羅縣全域旅游總體規劃》《環羅浮山-南昆山生態旅游區專項研究》等規劃,全力打造全區域健康養生旅游,設計羅浮藥谷養生在內的健康養生旅游線路,連接山、海、湖、泉等優質旅游資源,為游客提供獨特體驗。
(三)全面強化羅浮山北回歸線文化品牌戰略。
一是充分利用羅浮山中醫藥文化和葛洪醫道文化,打造以“羅浮山中醫藥及道教養生文化”為代表的中醫藥養生文化品牌,將中醫與產業、文化與旅游、健康與休閑、養生與度假有機結合,全力建設國家級健康產業基地、中醫藥創新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羅浮山先后獲評廣東中醫藥文化養生旅游基地、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二是大力推動文化旅游體育產業發展轉型升級,重點推進羅浮山影視文化基地項目的規劃建設。三是有效發揮東江縱隊紀念館、葛洪博物館等羅浮山景區內文化設施功能,帶動羅浮山景區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提升景區旅游公共服務文化內涵,進一步滿足廣大游客精神文化需求。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繼續推進羅浮山北回歸線標志塔和科普園建設。組織專家、教授進一步完善規劃方案,計劃將“建立羅浮山北回歸線經濟走廊的建議”納入《博羅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扎實推動構建羅浮山北回歸線特色經濟。同時,積極爭取省級相關職能部門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資金等方面的支持,確保羅浮山北回歸線標志塔和科普園早日建成投入使用。
(二)全力打造環羅浮山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積極完善康養基礎設施,創新康養旅游業態。挖掘羅浮山道家養生文化特色,與周邊重點村落及其他景區景點相融合,進一步提升環羅浮山地區的康養文化氛圍。發展戶外康養運動業態,構建象頭山戶外運動基地,為環羅浮山康養旅游示范基地增添活力。以羅浮山為重要市場驅動力,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有機農業和觀光農業,從中醫藥種植到健康食品培育全方面發展,有效延長羅浮山中醫康養產業鏈條。
(三)積極打造北回歸線國家森林旅游精品線路核心區。整合綠色資源配置,把鄉村生態旅游作為重點產業布局、謀劃、推進,依托生態綠地、河湖田園、鄉村文化等資源,大力發展休閑度假、旅游觀光、創意農業、鄉村手工藝等,使之成為繁榮鄉村、富裕農民的新興支柱產業,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具有北回歸線地區品牌特色的生態旅游產業發展。
(四)努力提升羅浮山北回歸線沿線文旅產業發展水平。完善羅浮山北回歸線沿線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旅客咨詢中心等現有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設施,不斷提升羅浮山北回歸線沿線文旅產業發展水平。
(五)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加大建設現有的蔬菜、柑桔、花卉等繁育基地,充分運用航天育種、重離子誘變技術等現代育種手段,開展良種聯合攻關,培育適合惠州種養優質品種,打造現代農業產業新增長點。
在省各相關部門的指導下,惠州市將發揮北回歸線地理優勢和現有產業資源積極打造環羅浮山“三生”融合平臺,主動融入“雙區”建設,與北回歸線上各地區多層次、全方位深化合作,實現協同聯動發展。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惠州市工作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市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惠州市人民政府
2021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