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先賢激勵后人
葉夢熊(1531~1597),字男兆,號龍塘,改龍潭,又號華云。明歸善縣萬里(今屬惠城區)人。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歷任贛州知府,安慶知府,浙江副使,永平道兵備,山東布政使,巡撫貴州、陜西、甘肅。因戰功擢左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贈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升兵部尚書,轉南京工部尚書。
萬歷二十年(1592),寧夏總后哱拜殺巡撫叛,并聯絡蒙古部起兵,陷河西四十七堡。夢熊協助兵部尚書魏學曾統督四省軍務平叛。寧夏久攻不下,魏被革職查辦,由夢熊代為統領平叛大軍,督兵奮戰,智勇又全,數月即攻破城池,哱拜自焚。夢熊居功不傲,“讓功學曾及諸將敢戰者”。
葉夢熊初以文官入道,以廉能著稱,舊史志稱其 “謙能第一”,“洗貪習,誅叛亂”,留下很好的口碑。
葉夢熊稱病五次請辭獲歸后,在惠州建回龍寺。死后賜葬于菱湖畔的游龍山 (今市第二人民醫院)。自明代起,葉墓成了惠州最有影響的古跡之一,夢熊故居地萬古坊亦為惠州有名的人文遺址。
夢熊文才武略皆通,所著甚豐,有《華云集》、《太保集》、《五鎮奏疏》、《籌邊議》、《戰車錄》、《運籌決勝綱目》等。據《惠州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