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走進惠州 >> 歷史人文

惠州“名人亭” 名人“紀念碑”

發布時間:2017-11-29 15:47:25 來源:東江時報
瀏覽字號:
分享到:

中山路鼎臣亭。

豐渚園江孝子亭。

橋東東坡亭。

羅浮山東坡亭。

 

  策劃君說:惠州歷來是文人墨客名吏重臣薈萃之地,除了他們留下的足跡,現在的惠州,還有不少以名人名、字、號命名的建筑、橋梁亭臺以及山水道路。為了更好地挖掘惠州歷史文化,《東江時報》推出“地名惠州”系列報道。在首期探尋以名人名字命名的道路后,這期探尋名人亭。為紀念名人,惠州名人亭不少,分布在各處。它們都有什么來頭和故事?

  仲元亭、東坡亭、江孝子亭、鼎臣亭……細細盤點,東時君發現,僅僅在惠城老城區,或在西湖邊上,或藏身老街,或在東江邊上就有數座以名人名或字命名的有歷史意義的亭子。今天,東時君就帶你去看看惠城和周邊5座有代表性的“名人亭”,一探背后有何故事。

  中山路鼎臣亭

  銘記文化名人徐鉉

  要尋找鼎臣亭,沒有熟人指引,估計很難找到。

  在惠城區中山北路西側的一個角落里,兩把銹跡斑斑的鎖鎖住了通向鼎臣亭的入口。鼎臣亭為兩層樓亭,中西結合,造型典雅,具有典型的嶺南民國風格,至今整體基本保持完好。不過,鼎臣亭早已不見了建造時的恢宏,在歷史遺跡隨處可覓的腢山上,比起望野亭、中山紀念堂、文筆塔,鼎臣亭猶如落寞的劍客,孤身一人。

  鼎臣亭建于民國時期

  據民國《惠州西湖志》記載,鼎臣亭在梌山上,民國二十三年(1934),(徐姓)族人徐景棠、徐兆松等,以族譜載宋初其祖徐鉉(字鼎臣)夫婦骸骨由江西移葬于此,特為建亭。

  這個建于民國的亭子,與其說是血脈的延續,毋寧說是精神的延續。鼎臣是一個文人的字,五代宋初的文學家、書法家、《說文解字》修訂者徐鉉(916-991),廣陵 (今江蘇揚州)人,與弟徐鍇均有文名,精文字學,號稱“二徐”。徐鉉初事南唐,官至吏部尚書。開寶七年(974),宋滅南唐,徐鉉隨后主李煜入覲宋太祖,被命為率更令,累官至散騎常侍。淳化二年(991),因事貶為靜難行軍司馬,不久卒于貶所。生平事跡見載《宋史》,有《徐騎省集》及《大徐說文本》傳世。

  后人為紀念其祖徐鉉而建

  徐鉉卒后,其子徐肇基遷廣東,居南雄珠璣巷。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徐鉉孫徐德明(1012-1090)任廣南東路防御使,“子孫繁衍,皆家于粵”,“散處廣、惠間?!睋焓献遄V載:徐德明于任職期間,將徐鉉及配妣趙夫人由江西南昌西山鸞崗遷至惠州,葬于梌山。自后,徐氏子孫每年都前來梌山掃墓。明洪武四年(1371),惠州建造府署,墓地被圈入后園,徐氏子孫不得擅入,只能在琴臺前遙祭。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知府王煐查悉此事,準予徐氏子孫春秋入衙祭祀。清末府署被焚廢,辟為公園,徐鉉靈穴亦復平毀,徐氏后人“恐先壟湮沒,文獻無征”,于民國十一年(1922)及二十三年(1934)先后兩次上書惠陽縣政府,請求于梌山建立墓碑亭以為紀念,終得允許。碑亭于1934年動工,約六月而建成,以徐鉉字“鼎臣”名亭。經事者徐兆松作《鼎臣亭記》,勒石立碑于亭中。民國廣東嶺南大學教授、原惠陽縣長楊壽昌亦撰《宋徐鼎臣先生墓碑亭記》詳敘其始末。

  鼎臣亭,不但紀念著中國文化史上的一位重要名人,也為梌山留下了一段佳話,形象地詮釋包容四海的惠州精神。

  豐渚園江孝子亭

  留鎮湖山孝子阡

  歷史上與惠州西湖有關聯的名人,相對來說,都有自己的精神影響領域,蘇堤、孤山無疑是屬于蘇東坡的,宋湘的故事在豐湖書院,鄧承修的治湖功績可在百花洲找到印記……

  今天,人們走進豐渚園,駐足荷花亭,無疑走進了一個文人和孝子的傳說中,因為,荷花亭又稱江孝子亭——— “江孝子”江逢辰,是那個吟出“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的晚清惠州著名才子。

  江逢辰詩詞書畫樣樣精通

  江逢辰,字雨人,又字孝通,號密庵,清歸善縣城花園圍(今惠州惠城區橋東)人,作為一名進士,江逢辰是晚清惠州最著名的詩人和書畫家之一,其詩詞文、書畫印樣樣精通,是清代惠州復合型人才的典型代表。

  江逢辰早年讀書豐湖書院,深受豐湖書院山長梁鼎芬賞愛,嘗謂“歸善江生逢辰執業甚恭,考其行文,佳士也!”因此特別寫了一首詩相贈,詩的頭四句說:“水木清深講舍開,得人勝獲百瓊瑰。義猶兄弟真投分,行盡江山見此才?!弊掷镄虚g充滿了“得人”的喜悅。年余,梁鼎芬調長端溪書院和廣雅書院,江逢辰都追隨其后,是有名的“豐湖十子”之一。清光緒十八年(1892)中進士,江逢辰考進士時,有人建議他暗通關節謀一優差,江逢辰將此事如實報告梁鼎芬。梁鼎芬回應說:此路為我當年所不取,這就更堅定了江以真才實學應考的決心。結果雖然只當上戶部主事的窮京官,他并不后悔。

  甲午戰爭爆發,官僚們風聲鶴唳,紛紛棄職逃遁,江巋然不動,盡忠職守,憂憤咯血。戰后見清廷割地求和,喪權辱國,又憤然辭官歸里。

  民國時在豐渚募筑江孝子亭

  江逢辰性至孝,“侍母疾,號泣露禱,形神俱瘁”。不久,他母親病逝,他上山在草棚住了3年,才回到家中。長年的風餐露宿,自我折磨,江逢辰染上了絕癥,回家后不久便一病不起。光緒二十六年(1900)閏八月七日,江逢辰不治而卒,時年41歲。

  兩廣總督張之洞聽聞噩耗,發出“孝通之才不能應世而用”的感慨。梁啟超在日本時寫《飲冰室詩話》時收錄了何翙高的七絕 《送江孝通戶部出都》,他在文后的附記里說:“孝通名逢辰,吾鄉畸士,今既死矣!”

  江逢辰死時家境貧寒,在親朋好友資助下,草葬在鱷湖西紫薇山南面的山坡上,立孝子阡。愛國詩人丘逢甲游湖詩:“攜履尋碑遍洞天,錦囊零落鬼才篇。排云長爪呼啊奶,留鎮湖山孝子阡?!?/p>

  民國《惠州西湖志》記載,民國五年(1916),南海人盛景熙、梁志文,邑人李岱青等為紀念江孝子,在豐渚募筑“江孝子亭”,后改建“孤桐館”,沿渚遍蒔荷花。仲夏酷暑,荷花盛開,香遠溢清,遂稱“荷花亭”?,F在所看到的琉璃碧瓦、飛檐翹角酷似荷花的亭宇,則是近年來建設豐渚園時重建的江孝子亭。

  橋東東坡亭

  始建于乾隆年間

  900多年前南貶惠州的蘇東坡在留下了不少“蘇跡”,東坡祠(亦稱東坡故居)、朝云墓、蘇堤、西新橋等等,后人為緬懷和紀念蘇東坡,還創造了很多與東坡有關的東西,如東坡路、東坡亭、東坡公園、東坡酒樓。其中,東坡亭比較引人矚目,因為它所處的位置,就在橋東白鶴峰上,這也是東坡祠所在地?,F在的亭子為1960年所筑

  東坡祠,是惠州的人文地標。900多年前,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在惠州水東白鶴峰頂購地數畝,筑屋20間?;葜萑撕髞韺⑵涓慕ǔ杉o念這位文化巨人的東坡祠。

  后人為紀念蘇東坡,在白鶴峰上筑東坡亭。陸飛在《歸善縣志》“跋”中記述:“今白鶴峰有東坡祠,即當日故居,祠之右,沿江有亭。為東坡亭,皆乾隆四十四年歸善知縣馮履謙所修筑。亭左右,有兩池,一為朱(用朱砂制成的墨)池,一為墨沼,皆淺涸?!?/p>

  毀于抗戰烽火的東坡亭原建在白鶴峰北面沿江處,已坍圯,現在的亭子為1960年所筑。

  2015年12月,重修東坡祠項目正式動工。如今,東坡祠地塊工程主要建筑主體工程已完成,近期組織陳列布展,年底前將向公眾開放,一座讓人仰慕的精神地標即將重立。

  東坡祠重修時亭子并未動遷

  在重修東坡祠的過程中,東坡亭和東坡雕像沒有被拆除,而是矗立原地,將與新的東坡祠一道,迎接世人游覽目光。該亭子為六角亭,飛檐猶如白鶴展翅,典雅端莊,與一旁的東坡雕像相得益彰。

  在2012年惠州衛生學校搬離白鶴峰、異地辦學之前,東坡祠地塊有數十年都作為該校的教學用地,東坡亭也在該校的管理范圍內。

  上世紀90年代,市民郭鳴曾是惠州衛生學校的學生,在他的記憶中,東坡亭是學生們納涼、小聚和閱讀的好去處。“我們知道學校所在地為東坡故居,但東坡故居除了東坡井就沒有其他物件了?!惫Q說,這個東坡亭,也算是東坡故居的一個遺物了,每當看到亭子和旁邊的東坡雕像,就能想起蘇東坡,為他雖處逆境卻樂觀闊達的個性而感染,并從中吸取學習和生活的正能量。

  郭鳴期待著東坡祠重修后整個白鶴峰的環境能有大變化?!暗葨|坡祠重修好開放后,我再回去尋覓一下舊時光?!?/p>

  羅浮山東坡亭

  紀念東坡游羅浮

  羅浮山東坡亭位于羅浮山沖虛觀右側洗藥池上端,建于清道光年間(1821-1850)。蘇軾謫惠州時曾游羅浮山,傳說蘇東坡當年在此搭建山房,擬學葛洪修道煉丹。后東坡山房被毀,后人就在山房舊址建“東坡亭”紀念。

  東坡被貶來惠途中登臨羅浮山

  在北宋紹圣元年(1094),蘇東坡被貶惠州。在來惠州的途中,當船行至博羅時,他不顧長途跋涉的疲勞,便登臨羅浮山,年近六旬的他忘卻了仕途的坎坷和旅途的顛沛,興趣盎然地盡情游覽,后有感而發的寫出了:“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币源吮砻魉麑α_浮山由衷的贊美之情。

  羅浮山東坡亭為四角亭,每角由青石方柱撐起,柱距為4.35米,亭頂為懸山頂,梁架為抬梁式木構架。其中兩條高2.2米的石柱上刻有楹聯:“丹灶藥池留勝跡,鳥聲花影得仙機”上聯點明此亭所處的空間位置,下聯則道出羅浮仙山的美景和蘇東坡遠離浮塵俗世,渴望恬淡生活的心境。

  亭子曾于1990年重新修整

  亭內梁上牌匾有惠陽人儲世隆在乾隆癸丑年冬(1793)題寫的“花香靜處寒天月”七個行書字。此句頗有文采,即可作回文單句,又可逆轉讀為“月天寒處靜香花”,點明了在梅花月夜,依亭遠眺,神仙洞府是如此的清靜深幽,而景色又是如此的秀麗迷人。

  羅浮山東坡亭屬于博羅縣文物保護單位,由于年久失修,東坡亭曾于公元一九九零年九月進行了重新修整。東坡亭形式簡單,四面綠云拱圍,風起時令人肺腑沁涼。據了解,蘇東坡曾在此開藥圃,以人參、地黃等中草藥為題,寫下了《小圃五詠》,還為他崇拜的葛洪題寫了“稚川丹灶”四字。

本組文字 記者劉豪偉

  豐湖仲元亭

  現重新矗立于荔浦風清公園

  這是一座改來改去的亭子。

  前些年,因為莞惠城軌西湖站的施工,荔浦風清公園拆除,仲元亭也一塊一塊地卸下封存,如今隨著荔浦風清公園建設接近尾聲,仲元亭又重新矗立。

  鄧鏗為民主革命英勇獻身

  鄧鏗,名士元,字仲元。1886年1月31日生于廣東梅縣,7歲時隨父親鄧金生經商落戶淡水。1906年,鄧鏗加入中國同盟會,1911年4月參加廣州起義,失敗后去香港。武昌起義爆發后,同盟會在東江組建第一軍,鄧鏗任參謀長。在惠州戰役中,身先士卒,率眾擊潰守城清軍,提督秦炳直投降。廣州光復后,廣東軍政府成立,鄧鏗任陸軍司長及稽勛局長。1914年協助孫中山組織中華革命黨,不久返粵討袁(世凱)。

  1917年,孫中山在廣州成立軍政府,鄧鏗出任援閩粵軍參謀長。1918年5月,鄧鏗率粵軍向福建全線進攻,連克閩西南二十余縣,為鞏固廣東革命政權作出貢獻。鄧鏗積極支持孫中山領導的北伐戰爭,與阻撓北伐的陳炯明作堅決斗爭。

  1922年3月21日傍晚,鄧鏗在廣九站遭到暴徒槍擊,負傷搶救無效逝世,年僅37歲。孫中山以大總統名義下令追贈鄧鏗為陸軍上將,葬于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側,并為他親書墓碣。人們稱鄧鏗為“粵軍靈魂”。

  紀念“粵軍靈魂”鄧鏗

  為紀念鄧鏗為民主革命所作的貢獻和英勇獻身的精神,1930年,邑人梁葆真捐地,請師長李務滋募萬金,在惠州荔浦建“紀鄧山莊”。紀鄧山莊占地約2000平方米,座西向東,房前有一游泳池,莊內種植了榕樹、鐵樹、木棉和花草等,整個山莊非常秀麗(毀1985年)。

  1937年,軍長李揚敬特請當時國內著名的建筑師劉既源設計,筑仲元亭于紀鄧山莊南面。亭的底座六角形,內中空,每邊有六個半圓形洞門,半沒于銀波漣漪的西湖水中。亭面覆以綠色的玻璃瓦,六角寶珠頂,飛檐微翹。內外各有六條紅色的圓柱拱托,亭四周灰白色的護欄飾以回紋圖案,素雅簡樸。肅穆的氣氛令謁亭者而生緬懷情思。

  據老惠州藍天柱回憶,抗戰期間,惠州守軍曾在仲元亭里安排了兩挺機關槍,利用地貌重創了入侵日軍。抗戰后期,仲元亭遭嚴重破壞,直到1987年才按原貌重修。

本版文字(除署名外) 記者侯縣軍 統籌 侯縣軍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 記者姚木森 攝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 69p69国产精品| 一区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久噜久噜久久gif动图| 久久午夜无码免费| 午夜福利试看120秒体验区| 国产精品一区电影| 国产小呦泬泬99精品| 动漫人物桶动漫人物免费观看|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99精品无人区乱码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电影| 亚洲va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人与禽交zozo| 四虎影院2019|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 精品国产美女福利到在线不卡| 中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黄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综合|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又黄又爽的视频|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免费| 乱中年女人伦av三区|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日本黄线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日本在线理论片|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黄色永久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福利你懂|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网伦射乱中文|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日本|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成人亚洲欧美激情在线电影| 国产精品自产拍高潮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网站|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精品視頻| 国产国语对白露脸| 啊轻点灬大ji巴黑人太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