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被寫進了深圳市第七次黨代會報告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軌道交通建設是其中的重要內容。根據深圳市“十四五”規劃,深圳要打造3個“1000公里”(1000公里地鐵、1000公里輕軌和城際鐵路、1000公里高快速路),促進國家鐵路、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對接融合,與周邊城市構建半小時交通圈。
但是,作為深圳東部中心的龍崗,軌道交通建設短板明顯,不能滿足東部發展和市民出行的需求。有市人大代表建議加大軌道交通在東部地區的規劃和建設力度,支撐東部中心發展,助力深圳都市圈建設。
5個城際鐵路項目工程陸續開工
深圳市人大代表張春杰表示,他一直高度關注東部軌道交通建設,近日深圳地鐵16號線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正式獲得市發改委批復,他感到十分興奮:“16號線二期是服務東部龍崗、坪山組團內部交通走廊的軌道干線,對于支持阿波羅未來產業城發展,建設東部城市新客廳,滿足龍崗南居民出行,帶動沿線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這條線路獲批,意味著龍崗軌道交通建設開啟了新征程。”
記者了解到,軌道交通東進的“龍崗新版圖”去年已經出爐:深汕高鐵、深惠城際、深大城際、龍大城際、穗莞深城際等5個城際鐵路項目工程陸續開工,項目總長約410公里,對于提升東部發展能級有重大意義。
地鐵建設方面,深圳市軌道交通四期建設項目4條線路中,涉及龍崗的14號線、16號線、3號線東延、16號線南延段均已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去年,10號線順利通車,結束了坂雪崗科技城、平湖不通地鐵的歷史;14號線預計2022年通車,16號線預計2023年通車。尤其是14號線作為深圳東進的主干交通線,將支撐起整個深圳東部發展軸,實現龍崗中心城與福田中心區半小時通達。
交通東進,勢在必行。深圳市新城市規劃建筑設計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波表示,從空間上來看,深圳向東空間無限,“東進的未來,就是要建成更高水平的東部中心。”
建議將4條線路納入軌道五期建設
綜合目前東部軌道交通建設情況,市人大代表建議,為落實深圳“構建世界一流軌道都市”戰略定位和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結合全市軌網規劃,應將地鐵21號線、10號線東延、17號線、18號線等4條線路納入軌網五期建設,加快推進,支撐東部中心發展。
張春杰代表說,軌道21號線西起前海中心,經東部中心輻射惠州市,連接前海自貿片區、深港科技合作區、坂雪崗科技城、大運新城、國際低碳城等重要產業片區,是落實東進戰略、促進深圳重大產業區串聯的重要廊道,建議納入軌網五期首批建設。軌道18號線作為深圳市城市軌道的“快速外環線”,串聯了深圳第二、三圈層空港新城、光明鳳凰城、光明科學城、平湖樞紐片區等重要產業片區,同樣建議納入五期建設。
“此外,10號線東延段因要穿越東莞,目前尚未列入計劃。這一段相當于打通龍崗中心至市中心的‘斷頭路’,意義重大。”張春杰代表認為,10號線東延段可視為深圳都市圈建設、深莞惠大都市區軌道互聯互通的重要舉措,是深圳先行先試的范本,因此同樣建議納入五期首批中加快建設。
這與洪小紅代表的建議不謀而合。“深圳都市圈的建設離不開軌道建設,將軌道10號線東延段納入軌道五期首批建設,優化線站強化服務,是加快形成深圳都市圈的重要舉措,對龍崗實現‘一芯兩核多支點’戰略布局也非常關鍵。”
在城際軌道建設方面,代表們則提出要明確深惠城際線坪地段地下敷設方案,并在環城西路設站。同時加快開展城際鐵路與城市交通銜接研究,積極利用城際軌道建設契機加速完善東部地區軌道快線網絡體系,實現全出行鏈時間成本的優化,從而盡早實現深圳東部地區與周邊深莞惠地區快速軌道交通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