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政府守信踐諾制度、推進信用緩解融資難、拓展“信用+”服務實體經濟新模式……昨日,記者從市發展和改革局獲悉,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決策部署,更好探索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徑,廣東省經濟體制改革專項小組辦公室近日印發《惠州市開展廣東省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試點方案》(以下簡稱“《試點方案》”),對惠州提出了四個方面共22項主要任務。
據了解,惠州市開展廣東省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試點于今年初列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省委深改委”)2021年重大改革試點,惠州也是我省唯一一個列入省委深改委今年重大改革試點的地級市。
全市中小微企業通過“粵信融”平臺融資信用貸款超200億元
信用建設關系到營商環境的優化?!对圏c方案》提出,惠州要發揮信用建設支撐優化營商環境作用,實施完善政府守信踐諾制度、全面實行信用承諾制、推進信用精準協同監管、推進信用緩解融資難、降低市場主體“雙創”成本、提升誠信企業家獲得感等工作任務。
以備受企業關注的“融資難”為例,近年來,惠州一方面大力推行“信易貸”稅銀合作項目,推出了“稅貸通”“云稅貸”“龍稅貸”等,今年截至5月底,已幫助全市791戶守信企業享受稅收信用貸款超17.3億元;另一方面,大力推動“粵信融”平臺在惠州落地,截至今年6月,我市中小微企業通過該平臺融資信用貸款209億元。
《試點方案》還明確,惠州要拓展“信用+”服務實體經濟新模式,包括實施信用+項目建設、信用+制造業管理、信用+產品追溯、信用+專項資金管理、信用+中介管理、信用+仲裁服務、信用+社會治理等。
市發展和改革局信用建設科負責人表示,2019年,惠州率先推行工程建設項目“信用快審”制度改革,實施建設工程項目告知承諾制和容缺受理承諾制,將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與惠州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實現對接,開展實施承諾制前的信用核查工作,大幅提高工程落地建設速度:銀山科技LED光學膜片工業設計項目土地摘牌當日即動工建設;敏榮投資項目土地摘牌即辦理工程規劃許可證,節省報建時間45天;惠州光弘科技三期項目開工建設比預期提前44個工作日……不斷刷新項目開工“惠州速度”,助力惠州成為投資熱土。
力爭明年底建成全國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示范城市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動能?!对圏c方案》提出,惠州推動信用服務產業特色發展,包括加大信用數據開放共享、培育發展信用服務業、開展信用示范園區建設、建設信用產業孵化平臺、創新信用載體建設等。
記者了解到,在信用服務產業發展方面,仲愷惠南高新科技產業園是建設“信用園區”的先行者。2019年10月,仲愷惠南高新科技產業園“信用惠南”平臺上線,并計劃在信用評價體系中融入科技創新指標,建立具有科技特色的信用評價體系,配套推出系列“信易+”產品,讓守信企業享受更多便利服務,并引導園區企業轉型升級。該產業園在2020年全國信用大數據應用場景征集活動中脫穎而出,憑信用園區系列應用場景獲得優秀規劃獎。
此外,《試點方案》還從優化提升信用基礎制度和平臺建設方面,提出完善信用標準規范、建設智慧信用系統3.0、提升信用數據質量、創新信用修復機制等工作任務。
據介紹,目前,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各項制度達200多項,涉及投資項目管理、稅務、交通、農業、衛生、食藥品監管、公共資源交易等方面,信用信息歸集、管理、安全、應用“四位一體”的制度體系基本建立。
2018年,惠州被列入廣東省開展信用聯合獎懲試點市,致力構建自動查詢、自動匹配、自動獎懲、自動反饋的“信用獎懲、一鍵搞定”的便捷模式。2019年,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升級改造項目,進一步完善市信用獎懲管理系統。目前,已將信用信息核查和獎懲措施嵌入11個業務系統。
據了解,下一步,惠州將積極推動落實《試點方案》的各項試點任務,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轉型升級,發揮信用建設支撐優化營商環境作用,拓展“信用+”服務實體經濟新模式,推動信用服務產業特色發展,優化提升信用基礎制度和平臺建設,到2022年底,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力爭建設成為全國信用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示范城市。
(記者馮麗均 通訊員張春芳 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