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天安數碼城致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產城人文融合的新型科創產業園。這是項目建設現場。記者湯渝杭 攝
4月,春光明媚,我市重點項目——惠州天安數碼城施工現場塔吊林立、機械轟鳴、焊花四濺,自年后“張弓滿弦”,項目建設節奏不斷加快。 惠州天安數碼城是天安數碼城集團開發運營的最新一座園區,總投資約70億元,建成后年產值預計超100億元,致力于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產城人文融合的新型科創產業園。目前,一期9棟產業大廈和人才住宅已封頂,近100家科技創新型企業爭相預訂入園席位,產業園預計年底正式開園。 建設進展 一期9棟產業大廈和人才住宅封頂 惠州天安數碼城2020年12月摘牌,當月就正式開始施工建設。經過一年多建設,園區“施工圖”逐漸變身“實景圖”:科創林栽下新綠,科創公園、數字博物館花海環繞;園區“智慧大腦”——“科創號”院博樓封頂,船型建筑體展現科創園區揚帆前行姿態;產業大廈主體結構提前封頂,頂樓將建“中韓城市產業會客廳”,集城市規劃定位、產業載體資源展示、政務會客等功能于一體,將成為惠州深度融深融灣的新型產業展示窗口。 據悉,惠州天安數碼城項目總占地面積約15.7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筑面積54萬平方米,項目建成后年產值預計超100億元。目前,一期9棟產業大廈和人才住宅已封頂,產業園預計年底正式開園。項目建成后將涵蓋產業大廈、研發中心、總部基地、配套街區、人才住宅等多種產品形態,集聚數字經濟、智能制造、醫療健康等產業,可以滿足企業研發、試制(中試)、輕型生產、產品檢測、營銷、產品展示、物資流通、物資存儲以及管理辦公需求。 結合惠州實施深度融深融灣行動,惠州天安數碼城將打造“1+2+X”產業格局,即以數字經濟產業為主導,智能制造和醫療健康產業為支柱,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及總部金融產業、高端現代服務業為配套的產業發展體系,引入一批戰略性優質企業,實現產業集聚發展,助力惠州高質量發展。 科創生態 入駐企業八成以上是高新科技企業 目前,近百家科創型企業入園簽約。細數入園企業,其中80%以上是數字經濟、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科技企業,也不乏瞪羚企業等高成長性企業身影。國內領先、擁有AI算法芯片化能力的數字城市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云天勵飛,擁有全球領先自主駕駛導航技術的一清創新,以及以出色研發能力成為行業新標桿的東莞海達儀器……園區創新企業“陣容”持續壯大。 專注安防領域及民用無人機發展和應用的廣東中盾警用裝備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被吸引入駐的優質企業,等不及天安數碼城園區建成,中盾已提前預訂入駐席位。 “我們對比了惠州和東莞等地的產業園,相較之下惠州制造業的產業配套和科創服務更適合我們,入駐惠州天安數碼城也與企業的發展期許和目標定位相吻合。”廣東中盾警用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鄒達聞說,園區的全產業鏈服務吸引力十足,如規劃建設了“科創號”院博樓,引進人工智能領域的院士團隊——陳俊龍院士和相關創業導師團隊;提前組建專屬天安匯科技服務團隊,在進駐之前就開展服務。 “園區運營腹地以粵港澳大灣區為重點,惠州園區正在整合灣區11個園區的資源,承接深圳、香港、東莞等地產業轉移與企業轉型?!被葜萏彀矓荡a城負責人告訴記者,天安數碼城計劃打造惠州科創產業新磁極,激發各類創新主體的活力和動力。 比如,“工業智慧眼睛”開發應用領域的佼佼者——東莞市三瑞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被惠州天安數碼城的平臺優勢所吸引入駐的企業之一?!叭腭v后,我們將把研究機構和產業自動化生產放在惠州,預計年產值5000萬元。”該公司總經理謝家振介紹,公司致力成為國內機器視覺檢測與機器視覺定位引領者之一。 立足大灣區,目及全球化。惠州天安數碼城堅持產業國際化、創新國際化、服務國際化和信息國際化,不斷增進、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重點打造“三個基地和一個孵化鏈條”,包括中韓(惠州)產業園區創新基地、粵港澳大灣區中小企業產業創新聯盟惠州中心、粵港澳青年創業創新基地及T+Space國家級孵化平臺等。 (記者謝菁菁 通訊員鄭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