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華電惠州東江燃機熱電項目建設現場。記者朱金贊 攝
仲愷高新區東江高新科技產業園東興片區,廣東華電惠州東江燃機熱電項目(以下簡稱“華電東江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各類施工機械開足馬力緊張作業,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該項目是廣東省“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保供電重點項目、省重點工程建設項目,規劃建設2臺535MW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冷聯產機組(配套建設供熱、冷管網)。
“項目至今投資額已完成約70%,已進入設備安裝及調試階段,將于今年底投產發電。”廣東華電惠州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曉東表示,項目將建成國內首個標桿高國產化率9F5型燃機數字電廠,助力提升粵港澳大灣區能源保障能力和惠州能源結構調整。
重型燃氣輪機被譽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它運行條件苛刻,涉及學科復雜,研發難度極大,是我國被“卡脖子”的關鍵設備之一。記者走訪了解到,華電東江項目規劃建設2套F級重型燃氣輪機機組,國產化率高達85%。
“這個項目建設的是目前國內同類機組中出力最大、效率最高的F級燃機M701F5型,單套聯合循環機組裝機容量535MW。”劉曉東介紹,該機型在多疊層缸體焊接、壓氣機靜葉柵裝焊、大型缸體零件加工控制變形、燃機數字化總裝等方面取得多項技術突破,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去年2月27日,華電東江項目主體工程全面開工建設,同年11月底國內首臺M701F5型燃氣輪機下半缸成功吊裝就位。今年4月9日,項目1號機組智能分散控制系統(ICS)受電復原一次成功,標志著項目由靜態安裝轉為動態調試。
目前,華電東江項目正在穩步推進設備安裝及調試,力爭今年底實現兩套機組投產。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為了匹配燃機的高參數,更有效地利用燃機余熱,華電東江項目機組使用的余熱鍋爐及配套汽輪機,建成后將實現冷熱電三聯供。“發的電直接并入220KV鹿江站,余熱產生的高品質蒸汽、冷水也將滿足東江高新科技產業園及其附近企業的生產需求,助力提升粵港澳大灣區能源保障能力和惠州能源結構調整,促進節能減排和能源高效利用。”劉曉東表示,作為清潔能源,華電東江項目將為省、市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廣東省骨干電源建設項目,華電東江項目從立項之初就積極擁抱數字化電力變革浪潮,將建成國內首座高國產化率的9F5型燃機數字電廠。
4月9日受電復原成功的智能分散控制系統(ICS)就是建成數字電廠的關鍵。劉曉東介紹,項目將集成應用首套國產化ICS系統。借助該系統,項目將應用5G、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利用智能化控制、智能巡檢機器人等實現對機組狀態的高效率掌握和提前預判,大幅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將項目打造成國內具有標桿意義的數字電廠。
“數字電廠是中國華電在電力項目上的大膽探索,也是新質生產力的具體體現。”劉曉東表示,接下來,廣東華電惠州能源有限公司將進一步深化科技創新,加強聯合攻關,建好中國華電首個ICS智能分散控制系統項目,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實現電力生產過程的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記者馮麗均 通訊員龔玲瓏 徐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