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西湖景區的公廁設計美觀設施完善。 記者鐘暢新 攝
“‘廁所革命’帶來的新氣象,真正提高了旅游公共服務水平。”“廁所軟硬件不斷提升,推動全域旅游大發展。”昨日,全國旅游廁所革命工作推進現場會在惠州召開。當天,與會代表實地參觀了勁家莊工業園、海納現代農業生態園、西湖景區、紅花湖景區等,紛紛點贊我市推進“廁所革命”的好做法好經驗。
●亮點
旅游廁所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
惠州主動將旅游廁所與周邊環境風格、當地文化相融合,結合綠色發展理念統籌改造
在海納現代農業生態園,有的游客在欣賞民間風情歌舞表演,有的在品嘗蔬果喝米湯,有的在田園里采摘水果體驗收獲的樂趣……海納現代農業生態園被評為“廣東十佳最美農田”,這里除了提供餐飲、銷售特產外,還依托農業資源打造農耕文化展示與體驗區,讓游客了解農耕文化、有機文化、循環農業技術,愛上鄉村、留住美麗、記住鄉愁。
海納現代農業生態園的廁所同樣具有濃郁的鄉村風情,外表是色彩鮮艷的農耕文化墻繪,里面更是大有乾坤。為更好地保護農村生態環境,廁所利用科技手段減少污染,實現循環利用:污水過濾后流入魚塘,污水通過黏土礦物質過濾,排放到接種有益菌素的池塘,最終實現凈化;糞污等經過三級池后接種功能微生物發酵,進行無害化處理成有機肥料,用來種植花草果樹等。
這些引起了與會代表的濃厚興趣。大家細心參觀,向項目負責人詢問項目的建設背景和發展思路。與會代表認為,農業生態園的旅游廁所不僅有檔次、融入了鄉村文化,還因地制宜,從保護環境角度出發,這個思路很切合綠色發展理念,值得好好學習。“從農業生態園而言,就是要突出農業味道,以農為主。”梅州市旅游局局長朱瑛認為,農業生態園的開發應該立足當地特色,形成集產、供、銷于一體的產業化鏈條,促進農業生態園可持續發展。
在推進“廁所革命”過程中,惠州主動將旅游廁所與周邊環境風格、當地文化相融合,結合綠色發展理念統籌改造。大亞灣碧海灣旅游區生態木廁所、博羅那里花開景區圍屋竹木廁所、南昆山十字水彩色混凝土廁所,設計精致、取材環保,保護周邊環境,并與景區的山水風光融為一體。
●突破
“廁所革命”助力全域旅游發展
我市正在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構建大旅游發展格局,“廁所革命”成為推動全域旅游發展的一個“突破口”
“瞧,這個廁所的墻繪是3D的。”昨日,與會人員紛紛在惠城區水口街道的勁家莊工業園的廁所前拍照。該工業園不僅是工業生產基地,還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旅游廁所外觀設計成逼真的五谷種植場景3D繪畫,與現實中的草地、藍天融為一體。
目前,我市正在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構建全域景區化、處處能旅游、時時可旅游、行行加旅游、人人享旅游的大旅游發展格局。“廁所革命”已經成為惠州推動全域旅游發展的一個“突破口”。我市還以博羅、龍門、惠東、大亞灣等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旅游廁所建設管理為示范,推動A級景區等六種類型廁所建設。
我市開展A級旅游廁所評定工作,打造樣板廁所。惠州西湖以創國家5A級旅游景區為契機,打造旅游廁所升級工程,建設3A級旅游廁所3座;勁家莊工業園3D動態廁所、海納現代農業生態園仿古動漫廁所、博羅農業科技示范場南瓜廁所成為景區又一景致。
陽江市旅游局局長黃鐵堅說,陽江市進入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轉變時期,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非常重要。這次參觀深刻地感受到,惠州旅游廁所做得很好,這些好經驗十分值得借鑒。
●利好
全域旅游“公廁福利”顯著提高
惠州有公用廁所1225座,新改建旅游廁所172座。全市超過800多家單位的廁所向游客開放
“每個公廁的設計都很貼心,成為帶動旅游公共服務整體提升的切入口和引爆點。”惠州在“廁所革命”中突出細致貼心的做法,給遼寧省大連市旅游發展委員會產業處科長李丹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說,西湖、紅花湖等景區,在停車場、路邊都設置了廁所引導標志,讓人一目了然。同時,旅游廁所密度高,設施完善、建筑美觀、管理到位,在“第三衛生間”還配置了兒童坐便位、多功能嬰兒臺、無障礙坐便位,十分便民。除了旅游廁所建設到位,紅花湖景區的游客休憩亭、醫務室、紅十字救助站等設施凸顯了惠州旅游業的服務水平。惠州“廁所革命”所探索的新經驗、新路徑,不但從根本上改變了旅游廁所“臟、亂、差、少、偏”的情況,而且以廁所為先導,推進整個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使得旅游更溫馨、更便利、更安全。
吉林省長春市旅游局副局長張占鐸在參觀后感慨:“這些廁所不僅僅是硬件條件好,更折射出先進的服務理念。從一個小小的廁所就能看出惠州旅游業的發展水平。”張占鐸說,旅游業要發展,服務是不可或缺的,優質的服務是惠州旅游發展的優勢。惠州在發展旅游業中,通過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就是抓住了旅游發展的牛鼻子。“旅游廁所的建設就是例證,受益良多。”
我市以“廁所革命”為突破口提升旅游服務質量,通過新建一批、改建一批、提升一批,狠抓廁所規劃建設、環境整治、管理服務和文明如廁,提升旅游廁所建設水平,努力補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
4年來,惠州共投入資金4000多萬元,用于旅游廁所新建和改擴建。目前我市有公用廁所1225座,新改建旅游廁所172座。全市超過800多家單位的廁所向游客開放,全域旅游的“公廁福利”顯著提高。
他山之石
◎浙江 開發廁所智慧管理系統
2015年以來,浙江“廁所革命”由點及面,遍地開花,超額完成各項預定目標任務。省、市、縣三級政府把“廁所革命”列入十件民生大事。開發了廁所智慧管理系統,游客通過手機可找到附近廁所,管理部門可以隨時監測廁所臭味超標和洗手液、廁紙使用等情況。“以商養廁”成效初顯,阿里天貓打造黑科技廁所,引入天貓自動販賣機和虛擬試妝鏡,杭州阡客文創產品售賣機遍布各地廁所。
◎寧夏
旅游廁所成多功能“便民坊”
2017年,寧夏要求旅游廁所短板問題突出的中南部貧困縣(區),切實以“四化”為標準,以國省干道、臨街臨景以及游客活動密集區為重點,積極開展旅游廁所建設,并給予全額建設資金支持。在服務功能上更加注重人性化,充分滿足年輕人、老年人、小孩以及殘障人士等各類人群的服務需求。國家5A級旅游景區沙坡頭更是將廁所設計成為沙漠驛站,在完善廁所功能的同時,整合商店購物、休閑茶座等輔助功能,使旅游廁所成為多功能“便民坊”。
◎西安
全面推行旅游廁所“所長制”
西安在全市推行旅游廁所“所長制”管理模式,按照“分級負責、責任到人”原則,認真落實“總所長-副總所長-所長”三級管理機制,實行“一廁一所長”,旅游局長、干部即是廁所“所長”,分別對轄區廁所進行協調、監督、檢查和管理。與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等互聯網軟件開發公司合作,為“廁所革命”插上智能翅膀,實現廁所線上更新、在線導航。
本組文字 統籌 記者譚 琳 采寫 記者譚 琳 劉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