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隨著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惠州研學旅行持續升溫。在市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期間,市人大代表劉玲芳提交了《關于將我市研學旅行基地建設與旅游開發整合發展的建議》,建議將我市研學旅行基地建設與旅游開發整合發展,加強研學旅行基地建設,發展利用好原有的旅游景點和教育基地,將鄉村游項目建設與研學基地建設相結合。
◎現狀
僅20%左右中小學生參加過研學旅行活動
“目前我市成熟的研學基地不多,較成熟的只有三兩個。”劉玲芳調查發現,由于研學旅行活動基地不足,研學旅行活動過程安全難以保障,研學旅行活動經費沒辦法落實,導致我市除惠城區外的大部分學校都不能很好地開展研學旅行活動。我市只有20%左右的中小學生參加了研學旅行活動。
“許多山區學校、農村學校根本沒有開展研學旅行活動,甚至連以前的春游和秋游都取消了。也有的學校把研學旅行的任務全交給了家長,讓家長在節假日、雙休日帶自己的孩子去研學旅行,這樣就會導致出現‘只旅不學’的現象。”劉玲芳說,這種表面上的研學旅行也只有家庭條件好的學生去,家庭條件不好的根本不可能去研學旅行。
◎建議
多渠道籌措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經費
“我建議加強研學旅行基地建設。督促各縣(區)盡快建設一個規模較大的研學基地。建成的研學旅行基地同時也可成為旅游景區。”劉玲芳認為,教育、文化、旅游等部門應密切合作,依托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紅色教育資源和綜合實踐基地等,建設一批研學旅行基地,開發一批示范性研學旅行精品線路。各基地要將研學旅行作為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情教育的重要載體,突出祖國大好風光、民族悠久歷史、優良革命傳統和現代化建設成就,根據不同學段的研學旅行目標,有針對性地開發多種類型的活動課程。
“要采取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籌措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經費,探索建立政府、學校、社會、家庭共同承擔的多元化經費籌措機制。”劉玲芳建議,交通、文化、旅游等部門通過執行兒童票價、減免門票等方式支持研學旅行開展;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會同教育行政部門推動將研學旅行納入校方責任險范圍,鼓勵保險企業開發有針對性的產品,對投保費用實施優惠措施;鼓勵通過社會捐贈、公益性活動等形式支持開展研學旅行活動。
記者張 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