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羅縣羅浮山景區推出原創情景劇《羅浮醫道》祈福篇,為游客帶來更豐富的體驗。記者李燕文 攝
龍門縣永漢鎮“龍門夜焰”煙花演藝樂園開門迎客。 記者黃宇翔 通訊員龍融心 攝
游客在龍門縣地派溫泉森林度假區體驗制作版印木刻年畫。 記者黃宇翔 通訊員徐小鳳 攝
游客在博羅縣橫河鎮下河灣民宿度假。記者李燕文 攝
游玩觀光,盡覽旅途美麗風景;體驗非遺,感受惠州文化魅力;泡個溫泉,享受輕松愜意時光……隨著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以下簡稱“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加快推進,引領區實施范圍內交通更便利、設施更完善、圩鎮更美麗。博羅和龍門的各景區、鎮村和民宿等也抓住發展機遇提質升級,打造特色文化IP,解鎖文旅融合新玩法,豐富游客游玩體驗。
完善基礎設施,助推文旅發展
溫泉潺潺,山澗流淌。龍門縣地派鎮地處南昆山脈溫泉度假黃金經濟圈,屬于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覆蓋范圍,距廣州、東莞市區一個半小時車程,成為眾多游客向往的溫暖之地。“中國五星級溫泉”地派溫泉森林度假區(以下簡稱“地派溫泉”)也因良好的生態環境、優質的溫泉資源,備受粵港澳大灣區游客喜愛。
春節期間,熱氣騰騰的溫泉點燃“熱經濟”,慕名到地派溫泉體驗游玩的旅客絡繹不絕,酒店客房入住率超八成。“在這里很放松、很治愈。這邊的性價比很高,很適合帶老人、孩子過來。”來自惠城區的游客梁曉進在特色溫泉區體驗一番后開心地說。
2024年以來,地派鎮錨定省“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培育目標,緊緊圍繞“生態立鎮、旅游旺鎮”發展定位,大力推進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其中美麗圩鎮示范主街升級改造工程融合了地派鎮“山水泉茶”特色資源,以山形、湖水為元素,對主街建筑外立面、店招形象、綠化亮化景觀、人行車行空間等進行美化優化,營造出富有活力的商業主街氛圍。
龍門縣地派溫泉度假區常務副總經理劉仕珍介紹,地派環境越來越優美、公共服務配套越來越完善,這給地派溫泉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今年春節,我們組織安排了非遺工藝體驗、煙花匯演、財神派利是等活動,讓游客邊泡溫泉邊感受年味。”劉仕珍介紹,接下來將抓住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發展機遇,提升度假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組織策劃更多活動,提升游客游玩體驗。
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最美旅游公路是引領區建設的一個重要項目,沿著最美旅游公路行駛,可以零距離感受沿線鎮村的魅力之變。X223線長寧鎮瀾石橋至橫河鎮羅塘橋段是最美旅游公路博羅縣先行示范段的一部分,只見一條嶄新的旅游公路蜿蜒伸展,畫上嶄新標線的瀝青路面與路旁交錯的綠化植被相映成趣,從蒼翠巍峨的羅浮山下蜿蜒穿過。
在橫河鎮老圩村,徐女士的民宿就坐落在X223線旁。她告訴記者,自從這條公路擴建后,游客數量顯著增加,周邊的民宿生意也越來越好。春節期間,到她家民宿住宿感受當地風土人情、享受鄉村生活的游客不在少數。來自東莞的游客徐偉強就是其中之一,他說:“最美旅游公路沿線風景很靚,橫河的民宿各有特色,在這里能感受到羅浮山的另一種美。”
橫河鎮是連接羅浮山與南昆山的樞紐,山清水秀,鄉土氣息濃郁,在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和打造精品民宿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隨著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的加快推進,橫河鎮的“民宿+”效應進一步凸顯。目前,橫河鎮有40多家民宿,它們或依山而建、隱于林間,或傍水而居、映于湖光。這些民宿不僅注重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生,內部空間布局也各有亮點。此外,該區域民宿注重結合游客需求,推出農耕文化體驗、花海觀賞打卡、戶外拓展、親子研學等活動,不斷豐富游客的居住體驗,以農文旅融合讓“流量”變“留量”。
借文旅融合東風打造特色文化IP
醒獅表演、潮汕英歌舞、舞春牛、《羅浮醫道》情景劇……作為博羅旅游的龍頭,羅浮山景區打造的春節非遺文化盛宴,不僅年味十足、喜慶氛圍滿滿,更是打造景區IP、深化文旅融合的一次有益嘗試。最值得一提的是大年初一驚艷亮相的原創情景劇《羅浮醫道》祈福篇。葛洪和中醫藥是羅浮山的重要文化標志。2024年國慶期間,羅浮山景區推出原創情景劇《道醫濟世》致敬葛洪。2025年春節假期,羅浮山景區在《道醫濟世》的基礎上融入濃郁的春節元素,推出原創情景劇《羅浮醫道》祈福篇,為游客帶來更豐富的體驗。
《羅浮醫道》祈福篇打破傳統舞臺的局限,采用移動表演形式,讓觀眾在游覽過程中隨時偶遇精彩片段,仿佛置身于一個大型實景劇場中。演員入場時,“天外飛紗”從遠處飛馳而來,整場表演瞬間仙氣十足,美得縹緲。情景劇通過音樂、舞蹈、表演生動演繹再現“葛洪傳說”,并結合花瓣、干冰、飛紗等舞臺設計,營造出如夢如幻的仙境氛圍,給游客帶來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雙重享受。
“很好看!很唯美!”來自深圳的游客李先生說,“通過這個情景劇能進一步了解羅浮山文化、了解葛洪,很有韻味。”情景劇演出過程中還設置了互動環節,邀請游客參與祈福儀式。
夜幕降臨,龍門縣永漢鎮上演“龍門夜焰”。“砰砰砰!”隨著聲聲巨響,一簇簇煙花沖天而起,五彩斑斕的光芒交織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幅璀璨的圖景,將整個夜空裝點得格外絢麗。春節期間,位于永漢鎮大埔村的“龍門夜焰”煙花演藝樂園正式開門迎客,除精彩的煙花秀外,園區內還開展了音樂派對、篝火晚會、歌舞表演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游客沉浸式體驗獨特的夜游文化,享受新春美好時光。
永漢鎮相關負責人介紹,“龍門夜焰”項目的成功落地,將有效推動鄉村振興與促進產業升級,是永漢鎮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的生動實踐。同時,永漢鎮抓住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機遇,進一步提升圩鎮“顏值”、豐富圩鎮內涵,提升游客游玩體驗。
永漢鎮對入口通道、示范主街、綠美生態小公園等關鍵節點進行了一體化設計與提升改造,使得圩鎮面貌煥然一新。同時,從南昆山現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汲取形象靈感,打造名為“漢寶”的豹貓IP形象,并將其融入圩鎮場景,在店鋪房頂放置豹貓雕塑,讓圩鎮別有一番趣味。如今,到永漢逛街“尋貓”已成熱門打卡活動,而永漢也通過提升體驗吸引了眾多游客,激活了圩鎮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服務品質上臺階,鄉村旅游添活力
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帶來的新體驗還體現在鄉村旅游的提質上,博羅縣福田鎮鄉村旅游火熱是其中的縮影。
乘著“百千萬工程”與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的東風,位于羅浮山下的徐田古村以山水為幕、鄉愁為引,抓住多重利好政策帶來的發展機遇,迎來了秀美蝶變,成為大灣區游客節假日的熱門打卡點。
徐田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徐廣權介紹,目前村里有農家樂13家、民宿6家,隨著游客日益增多,村里鼓勵農家樂升級改造,開發特色生態餐飲,打造農家樂美食品牌,提升鄉村旅游質量。
今年春節前夕,徐田村的游浮閣、明月居等多家農家樂對場所進行了升級改造,讓經營場所變得更加寬敞、環境更加美麗。“春節假期天天爆滿,店里的生意比以往增加了25%。”游浮閣農家樂負責人黎麗紅說,游浮閣緊跟徐田村的蝶變腳步,歷經多次擴建,從開業之初的幾張桌子到如今增至30桌,接待能力持續提升。
針對節假日大量游客和車輛涌入徐田村的情況,徐田村修建了可容納近200輛車的停車場,并在村內建成10個點狀停車場。春節期間,徐田村還發動村“兩委”干部與熱心村民成立志愿服務小分隊,及時疏導交通、響應游客需求、提供貼心服務,讓廣大游客在徐田村有良好的游玩體驗。
位于龍門縣永漢鎮牛牯嶂山東麓的低冚村是革命老區,近年來,該村抓住發展機遇,依托紅色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優勢,從偏僻小山村變身紅色旅游打卡地。春節期間,廣州、東莞、深圳等地的眾多游客來到這里追尋紅色足跡,享受自然風光。村里的10家民宿入住率都很高,有的還爆滿。
記者了解到,春節前夕,低冚村在許多大樹上掛上了紅燈籠、插上大紅花等,營造了紅紅火火的喜慶氛圍,同時還增設了一個停車場,方便游客停車。春節期間,村“兩委”干部加強巡邏,保障游客出行安全,還有環衛工人每天定時清理垃圾、打掃衛生,讓游客有更好的游玩體驗。“這里山清水秀,空氣好,環境好,有旅游度假的基礎設施,還可以露營,感覺很舒服很自在。”來自廣州的游客秦女士說。
記者李燕文 黃宇翔 香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