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提升城市環境衛生質量,鞏固國家衛生城市成果,我市相關職能部門持續加強精細管理,形成合力攻堅的良好局面,推動國家衛生城市建設和管理工作實現常態化、長效化,朝著高質量發展的方向不斷邁進。 明確職責 細化責任 “路長工作制”助力市容環境衛生整治 很多市民發現,惠城中心區各社區居委會和村委會附近均有一塊塊“路長公示牌”,公示牌上有路長的姓名、投訴監督電話以及市容市貌環境衛生舉報平臺二維碼。據悉,凡涉及道路清掃保潔、垃圾收集清運、衛生死角、“牛皮癬”、亂擺亂賣、跨門店經營、亂吊亂掛、亂涂亂寫、亂圈亂圍等市容環境衛生問題,以及與路長制工作有關問題的投訴反映均予以受理。 近年來,惠城區啟動實施“路長工作制”,印發《惠城區路長制工作手冊》3000本,安裝“路長公示牌”122塊,實現了逐街逐點落實責任到單位、到社區、到網格、到個人,全面落實環境衛生常態化管理。 衛生行業監管是另一個重要領域,為此,市衛健局牽頭抓總,針對醫療衛生機構和衛生行業監管的相關工作目標,今年以來先后3次開展市直醫療機構衛生大巡查、大評比,并在市直公共場地、醫療機構加裝下水道“四防”裝置1000余個、增設毒鼠屋2000余個。 為做好環境衛生整治,相關部門各司其職,落實精細化管理。如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鞏固國家衛生城市成果和疫情防控“一人一場”結合起來,嚴格實行“一場一策”,每周至少開展一次專項督查,今年以來共升級改造農貿市場10間,微改造老舊市場8間;市市容環境衛生事務中心投入新果皮箱3000個,各級環衛部門累計投入新垃圾收集設施超3萬個,新建、改造垃圾中轉站和公廁各3個,城市建成區環衛設施整體面貌煥然一新;市生態環境局精益求精做好環境保護工作,提標升級污水處理廠7座,新增截污管網885公里,27條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全部達到“長制久清”標準。 高壓態勢 威力初顯 “地毯式”督查城市建成區相關工作 為確保國家衛生城市建設和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實,我市采取“橫向到邊、縱向到點;立足專項、兼顧全面;重點排查、反復推進”的督查工作模式,對城市建成區相關工作進行“地毯式”督查,各級各部門負責人也經常帶隊對部分重點區域、重點部位和重點行業進行暗訪督導。 成立兩個聯合督查組,全天候進行暗訪督查,重難點問題由市督辦跟進處理,確保“檢查有反饋、問題有整改、情況有通報”。各責任單位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大事大辦、特事特辦、確保實效。 在加強管理督查方面,各職能部門涌現出不少成功經驗和做法。市城管執法局利用智慧城管平臺,加強了城市管理的多級聯動,基層共建共治共享格局逐步形成,城市管理面貌煥然一新。今年以來,共計開展各類整治行動1500多次,出動執法人員25000多人次,發出整改通知書3000多份。立案處罰建筑工地揚塵污染行為38宗,立案查處非法傾倒垃圾案件80宗,依法查扣運輸車輛91臺;聯合交警部門開展“清障行動”近60次,清理大批地鎖、石墩、雪糕筒等占道經營物件;開展夜間露天燒烤專項整治行動12次,規勸教育70檔,發出整改通知書17份;分批設立臨時疏導區(點)19個,疏導安置流動攤販1581戶2096人。 此外,市衛生監督所采取“各區分組、市區定人”的方式開展“四小”重點場所的排查整改工作,將集中巡查整治與督導檢查制度常態化,確保不留死角盲區,今年以來累計檢查“四小”行業超過1300多間次,發出責令限期整改《衛生監督意見書》51份,對逾期不整改的公共場所依法依規進行查處,共立案處罰3宗;市住建局狠抓落實,共抽查建設工地159家,下發整改通知書111份。 每月一督 每年一評 緊盯難點問題和薄弱環節落實常態化管理 鞏固國家衛生城市成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為把環境衛生整治管理工作做好做實,切實提高國家衛生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我市將建立城市衛生監督考評機制,設立以市復審辦和市愛衛辦相關人員為基礎的城市衛生監督考評辦公室,采取“每月一督、每年一評”的工作方式,以此監督各單位常態化抓好環境衛生整治管理工作的落實。 針對鞏固國家衛生城市成果方面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我市將督促相關單位和責任部門盡快拿出行之有效的舉措,對號入座把問題梳理好、解決好,切實鞏固好國家衛生城市成果。 持續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是重要的行動目標。城市環境衛生水平的提升,最終要靠全體市民群眾衛生意識的提高和衛生行動的主動參與,我市將以深入貫徹落實“三個一”環境衛生整治制度為抓手,廣泛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營造出“人人講究衛生、人人關注健康”的濃厚氛圍,不斷譜寫我市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的新篇章。 (記者李春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