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條街文藝范十足”“還有惠州地道美食”“民宿好有韻味”……11月22日上午,由中共惠州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的“惠民辦實事 幸福來敲門”主題采訪活動來到惠城區祝屋巷,采訪團記者們對升級改造后的祝屋巷連連贊嘆。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惠城區通過老舊街區“微改造”,完善基礎設施,引入文旅業態,加強社區治理,讓祝屋巷實現華麗蛻變,成為新型文創街區和惠州網紅打卡地。這不僅讓群眾在“微改造”中得到實惠,也為惠州老舊小區改造提供了一個鮮活樣板。
改造后兼有文藝范煙火氣,居民商戶都增收
走進祝屋巷,這里有文藝范,也有“煙火氣”。滿庭芬芳的客棧小院、韻味十足的文創工坊、潮流時尚的茶館酒吧、惠州特色的美食小吃,吸引著眾多游客市民前來打卡游玩……整個街區既保留了原有風貌,又有現代氣息,可謂顏值和氣質并存。
惠城區江南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黃佳志介紹,祝屋巷整體呈一街十巷格局,面積約15萬平方米,常住居民1250戶3000多人。緊鄰惠州西湖5A級景區的祝屋巷,地理位置優越,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曾在此筑屋而居,文化底蘊深厚。但此前由于街區面積較小、屋巷破舊、設施落后等,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一度舉步維艱。
為改變過去的面貌,惠城區以打造“城市會客廳”為契機,投入3000萬元資金改造街區環境和基礎設施,撬動社會資本2億元,對商戶物業進行改造。如今祝屋巷的街區門樓、道路、燈光、導視系統、文化節點、公共空間等基礎設施已更新完善,整個街區面貌煥然一新,讓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家門口的幸福?!白鰤舳紱]想到祝屋巷能改造得這么漂亮。”在祝屋巷住了30多年的張永樺說,“以前破舊臟亂,許多人想搬出去,現在都為能住在這里感到自豪。”
惠城區還引進廣東英秀文旅有限公司,通過“以租代拆”的方式打造文旅街區。文旅公司租賃村(居)民老舊房屋,在保留原有風貌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同時積極恢復、挖掘傳統業態,并引入、整合新業態。祝屋巷文旅街區現已吸引80多家文旅企業和團隊進駐,活化利用改造舊房屋100多棟(套)。改造后祝屋巷街區內的商鋪租金收入從原來的5~8元/平方米,漲到現在的15~25元/平方米,帶動了街區內村(居)民的房租收入上漲,增強了經濟發展的生機與活力。
如今的祝屋巷成為惠州網紅打卡地,每到周末和節假日都是人流爆滿。“祝屋巷改造之前,很多人不知道我們的門店。改造后,人流量大了,回頭客也多了?!弊N菹锎竽樚账囬T店負責人李琴笑著說,“周末來還要提前預約?!?/p>
同步升級社區治理“軟件”促進自治共管
老舊小區改造,改好更要管好。祝屋巷在改造中不僅提升基礎設施“硬件”,還同步升級社區治理“軟件”,推進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隨著商戶進駐越來越多,在江南街道辦指導下,成立了祝屋巷文旅協會,加強商戶管理。協會目前共有會員70多人,通過賦能賦權,促進自治共管。
祝屋巷文旅協會會長李木勤介紹,此前商業垃圾無法得到及時清理,影響了街區環境。協會召集大家商議后,決定聘請一個專門清理商業垃圾的團隊,各商家按照產生的垃圾量計費,順利解決了這一問題。
根據祝屋巷“一街十巷”的實際情況,祝屋巷社區建立“社區網格員+黨員巷長”服務聯系模式,由在本巷居住的熱心黨員作為巷長,負責本巷的聯絡、走訪、服務工作,有效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75歲的老黨員盧耀海是祝屋四巷的巷長,非常熱心街巷事務。水管滲水、路面不平、樹木傾斜……他發現了都會第一時間反映給社區跟進處理。“我在祝屋巷住了幾十年,把這里當成真正的家,只要是對大家有益的事情,能做的我都會去做?!北R耀海說。
黃佳志介紹,惠城正在推進祝屋巷二期改造工程,擬改造下角東路城市界面、完善慈云路商業界面、提升沿湖界面,打造西湖印記、慈云煙火等文脈主題,進一步將祝屋巷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示范區。
今年全市改造174個城鎮老舊小區
老舊小區改造,改出居民美好新生活。近年來,惠州高度重視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2019年9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實施“惠民空間”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去年,全市完成2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示范點和80個“惠民空間”微改造,為居民提供更為舒適的生活環境。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對推進城市更新和開發建設方式轉型、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被葜菔凶》亢统青l建設局總工程師李子鋒介紹,根據《惠州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惠州將針對市區及縣城2000年(含)以前建成的,失養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區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住宅小區(含單棟住宅樓),以及符合要求的國有企事業單位自建或混建、軍隊所屬城鎮老舊小區進行改造。
今年我市對174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改造面積約375萬平方米,改造樓棟1587棟、約36372戶,預計投資約4.18億元,目前已全面開工。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完成約641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惠及約9萬戶居民,不斷滿足群眾對幸福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記者點評
“改”老舊小區
“造”幸福港灣
“惠州用‘繡花’功夫對老舊小區進行‘微改造’,讓老城區煥發新活力,老街坊過上新生活??梢哉f,‘改’了老舊小區,‘造’出幸福港灣。”廣東電視臺記者盧杰認為,接下來,要更加注重補齊社區治理短板,發動居民參與探索構建老舊小區長效管理機制。
(記者香金群 駱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