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驛站’里面有休息桌椅、冷熱飲水機、充電設備等,方便了我們。”日前,快遞“小哥”阿權從市區江北街道黨群服務中心一樓“惠民驛站”出來后便踏上送件路途。這是《惠州市關愛外賣快遞從業人員的十條服務措施》(以下簡稱“《服務措施》”)落地成效之一。
今年10月19日,市發展和改革局印發《服務措施》,從10個方面一攬子推出解決外賣快遞“小哥”從業認證、車輛停放、通行安全、保險等方面問題的具體措施,并明確具體的負責部門單位,努力破解“小哥”“騎手”面臨的勞動權益保障、職業發展“天花板”等困境。
這是惠州推出的首個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政策禮包,也是惠州貫徹落實八部委聯合制定的《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的具體舉措。
“這十條措施涉及外賣、快遞‘小哥’權益保障的難點和痛點,其中從業認證和強化職業傷害保障是核心措施。”市政協常委、市律師行業協會會長楊擇郡解讀稱,前者通過認證解決外賣快遞從業人員尤其是無雇工主體從業人員的勞動身份問題,后者突破了傳統勞動合同關系理論和工傷認定模式,保障了平臺參與者的勞動保障權益,體現了惠州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創新提出保障民生的具體路徑和舉措。
年內完成外賣快遞從業人員實名認證服務平臺建設并試運行
近年來,平臺經濟迅速發展,依托互聯網平臺就業的勞動者數量大幅增加,大量“小哥”“騎手”沒有與平臺簽訂勞動合同,發生糾紛時面臨維護權益難題。
為了解決“小哥”“騎手”的名分問題,《服務措施》提出,依托惠州市政務大數據中心和電子政務云,在“粵系列”平臺增設“惠州新業態勞動者”服務欄目,為外賣快遞從業人員提供認證服務。
市發展和改革局相關科室負責人介紹,外賣快遞從業人員通過“粵省事”和線下二維碼等方式錄入數據信息,自動生成個人專屬二維碼標識,掃碼后可享受技能培訓、專業保險等相關服務,并解決外賣快遞從業人員進出小區難的問題。
按計劃,我市將在今年內完成實名認證服務平臺建設并試運行,為有用工主體的外賣快遞從業人員提供認證服務,2022年實現為無用工主體的外賣快遞從業人員提供認證服務。
工傷認定“快認快結”,特定人員單項參保政策落地
為強化職業傷害權益保障,《服務措施》提出,指導企業積極為靈活就業的外賣快遞從業人員參加單險種工傷保險,購買人身意外、雇主責任等商業保險,提升外賣快遞從業人員保障水平;簡化工傷保險業務辦理程序,外賣快遞從業人員工傷保險業務實行隨報隨辦、簡化程序、限時辦結,盡快落實工傷保險待遇;對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當事雙方無爭議的外賣快遞工傷認定案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給予“快認快結”處理,原則上工傷認定在收件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完成辦結,勞動能力鑒定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工傷保險待遇當月申報、次月支付到賬等。
記者從市人社局工傷保險科獲悉,我省《關于單位從業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勞動者等特定人員參加工傷保險的辦法(試行)》已在惠州落地,8大類特定人員可以單獨購買工傷保險,依托互聯網平臺從業的網約車司機、快遞和外賣“小哥”就是其中一類。
根據該政策,特定人員單項工傷保險原則上不進行“勞動關系”審查,不作出“勞動關系”判斷,但應審核其工傷保險參保繳費及生效情況,以工傷保險關系替代勞動關系證明材料。在待遇支付方面,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范圍內的(醫療費、傷殘津貼等)待遇與職工社保中的工傷保險一樣,基金支付范圍外的待遇費用,由雙方按照民事關系和民事規則予以處理,即雙方協商協議解決,或通過提起民事訴訟等法律途徑解決。
《服務措施》還提出,支持保險公司開設專業險種,保障外賣快遞從業人員在工作中受到自傷或他傷后可獲得理賠。
依托“惠民驛站”設置服務專區一站式滿足“小哥”日常需求
近段時間以來,“惠民驛站”的出現溫暖了不少“小哥”“騎手”,“惠民驛站”休息桌椅、冷熱飲水機、充電設備、無線網絡、洗手間等一應俱全。《服務措施》提出,依托“惠民驛站”配置外賣快遞從業人員服務專區,提供用餐、休息、飲水、充電、上網、上廁所等服務,有條件的驛站增加配備黨建圖書、應急藥箱、應急雨傘(衣)等服務內容,力求一站式滿足外賣快遞從業人員的日常需求。在服務專區周邊配套設置外賣快遞車輛停放點,并在有條件的居民小區、大型購物商場、食肆集中的合適位置設置外賣快遞車輛停車專區,解決外賣快遞從業人員停車難的問題。按計劃,今年內將設置首批50個外賣快遞停車服務專區,并以此作為試點在全市范圍推廣。
此外,相關部門要在車輛駕管、交通安全保障設施等方面為“小哥”提供關愛服務,包括設置駕證考試專場服務,開設外賣快遞車輛上牌“綠色通道”,提供車輛專用標識服務,增加車輛反光標識等;增加非機動車輛專用道,優化道路斷面和交叉口渠化,增設等候區、待行區路口,在非機動車事故高發點段增設中央隔離設施和路側防護設施等等。
《服務措施》還明確,公安部門要建立外賣快遞車輛管理信息共享、信用評價機制,并定期向社會公布外賣快遞從業人員的交通守法率,從而提高“小哥”的交通安全意識。
強化培訓破解“小哥”職業發展“天花板”困境
根據《服務措施》,市總工會將成立惠州市新業態行業工會工作委員會,對全市新就業形態基層工會進行統籌管理和工作指導。依托快遞行業協會、互聯網協會,推動成立快遞行業工聯會、外賣配送行業工聯會,積極吸納外賣快遞從業人員通過“粵工惠”實名制登記入會,以組織新就業形態群體入會為重點,不斷推進外賣快遞行業工會工作創新發展。
另一方面,惠州將加快推進快遞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納入省級職業技能培訓目錄,制定出臺惠州市快遞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方案,分批次分專業組織本市快遞從業人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等工作;積極推進快遞工程技術人才職稱評審工作,對快遞員初、中、高級職稱以及操作員、收攬員職稱進行評定,加快提高外賣快遞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促進新業態勞動者走向專業化,破解“小哥”職業發展“天花板”等困境。
同時,惠州還將加強行業黨的建設,包括在全市快遞企業網點、驛站、車輛中設置“黨員先鋒快遞服務站”“黨員先鋒快遞車”等標識,在外賣快遞行業企業設立“黨員示范崗”,建立由相關部門參與的外賣快遞行業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推進外賣快遞行業黨建工作等。
據介紹,惠州將建立多部門聯動機制,加強對外賣快遞用工企業和平臺的聯合監管,切實維護和保障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
(記者馮麗均 通訊員曾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