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文藝志愿者走進觀音閣慶“七一”惠民演出舉行。記者鐘暢新 攝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向童書館及農家書屋捐贈圖書、攜手推進“點亮星空行動”關愛未成年人、改造升級南村村公園留住鄉愁、邀請省文藝志愿者獻上文化盛宴、常態化開展鄉村環境清潔“撿跑”活動……自去年8月進駐觀音閣鎮以來,市鄉村振興駐觀音閣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以黨建為引領,扎實有效推進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其中,工作隊不斷豐富鄉村文化生活,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和培育時代新風新貌,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豐富鄉村文化生活提升文明鄉風 為廣大村民提供高質量的精神食糧,是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題中應有之義。位于觀音閣圩鎮中心的觀音閣鎮“愛學習”童書館,是觀音閣鄉村“復興少年宮”其中一個站點,離觀音閣中學和觀音閣中心小學約300米,于去年“六一”前夕建成開放。該館設有青年創客空間、閱讀區、繪畫區、書法區和舞臺等,面積約100平方米,布置清新、舒適,為附近學生和群眾營造了良好的讀書環境。去年9月,剛剛進駐觀音閣不久,駐觀音閣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便向童書館捐贈圖書656冊,為觀音閣群眾送上“精神食糧”。此后,工作隊相繼向南村村等村捐贈書籍,滿足村民高質量閱讀需求,讓村民獲得越來越多的優質文化資源,共同打造書香惠州。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六一”前夕,觀音閣鎮委、鎮政府發起關愛未成年人“點亮星空行動”,65名困境兒童得到學習、成長等方面的物質及精神關愛,駐觀音閣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積極參與、精準幫扶,積極發動市工商聯、市女企業家協會等社會各界團體、熱心人士參與,受到受助兒童和家長的歡迎及好評。 今年7月1日,“與黨同心 與人民同行——廣東省文藝志愿者走進觀音閣慶‘七一’”惠民演出在觀音閣文化廣場舉行,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家門口的文化盛宴。為推動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新時代文明實踐廣東“七個一百”精品項目走深走實,省文聯組織省、市、縣三級百名文藝志愿者掛點聯系粵東粵西粵北地區30個重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藝術培訓、文藝演出等文藝志愿活動。該活動原本計劃在博羅縣演出1場,在駐觀音閣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的協調下,后來臨時加演1場。這是觀音閣鎮近年來首次迎來省級文藝志愿者的高水平演出,既讓黨員群眾接受教育,又豐富了精神文化生活,讓文藝助力鄉村文化振興,助推繁榮農村文化,提升文明鄉風。 以生態文明涵養鄉村文明 生態興則文明興。駐觀音閣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立足觀音閣地處東江之畔、生態環境優美的實際,組織志愿者深入農村開展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活動,呵護生態,留住鄉愁,涵養文明鄉風。 今年夏季,連續降雨導致東江水位上漲,觀音閣鎮沿江灘涂堆積大量垃圾。6月10日,駐觀音閣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到棠下村開展鄉村環境清潔“撿跑”活動,攜手村干部、村民,美化東江環境。 今年以來,駐觀音閣鎮幫鎮扶村工作隊成立撿跑志愿服務隊,常態化開展鄉村環境清潔“撿跑”活動,并帶動觀音閣鎮15個村(社區)干部和村民積極參與。如今,越來越多的村民在空閑時穿上“紅馬甲”,清潔鄉村,美化環境。“我們村定期舉行公益撿跑,讓農村垃圾不落地,呵護東江‘母親河’,積極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家園。”觀音閣鎮塘角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葉春林表示,通過公益“撿跑”活動,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廣大群眾的環保意識。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駐觀音閣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還積極發揮各組團成員單位優勢和幫扶力量,自籌資金,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觀音閣美麗鄉村建設重點村——南村村,有一個1200平方米的公園,是附近村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此前,該公園處于荒廢狀態,雜草叢生。今年春天,工作隊將改造南村村公園列為一項民生工程,籌資14萬元,增添花草、風景樹,安裝景觀燈、網紅燈,美化公園道路,讓公園與古民居、糖寮遺址等融為一體,使公園既有清新文藝風,又有古樸鄉村味。在未來,工作隊計劃為南村村公園增設更多的景觀、文創場所等,開展各種文化活動,讓村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留住鄉村的根和魂。 推動基層黨組織強起來 文明鄉風培育離不開鄉村有效治理。駐觀音閣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以黨建為引領,推動當地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格局,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 今年4月29日,駐觀音閣鎮幫鎮扶村工作隊8個成員單位的黨支部分別與全鎮15個村(社區)黨支部簽訂黨建共建結對幫扶協議,在全市駐鎮幫鎮扶村工作中首創黨建工作模式,形成“抓黨建、帶隊伍、促發展”的整體合力,將工作隊成員單位各自的資源和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發展動能、治理效能。 詩莉莉漫戈塔·非洲假日野奢酒店、天藝藍莓基地、順南食品廠等項目在南村村投產,是觀音閣鎮經濟發展的排頭兵。駐觀音閣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員、惠州城市職業學院鄉村振興產業學院副院長李濤被派駐任南村村第一書記,積極推動基層黨組織強起來,成為村民的“主心骨”。 “天藝藍莓基地等項目都列入了工作隊鄉村振興產業孵化基地,其中項目一期800多畝藍莓今年已經采摘,除了售賣鮮果,還進行藍莓酒生產。”李濤表示,在工作隊幫扶下,該藍莓基地將進行第二期開發,以苗圃培育為主,未來還將進行第三期深加工開發。“除了將藍莓打造成觀音閣的特色品牌外,還將開發觀光旅游,帶動經濟發展。”談起未來發展,李濤干勁十足。 新時代新征程。近期,駐觀音閣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邀請惠州市鎮街黨校“百人講師團”講師吳玲婷講授專題黨課,積極組織動員鎮委委員、工作隊成員、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參加,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市委宣傳部三級調研員、駐觀音閣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張毅表示,工作隊正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打造優勢特色產業群,探索“生產在農戶、基地在鄉村、加工在鄉鎮、增收在農民”的鄉村經濟發展模式,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為鄉村振興持續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記者侯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