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羅石灣二小的學生在明亮寬敞的教室里上課。 博羅縣石灣鎮鐵場衛生院新落成啟用的醫技樓。 龍門龍城六小新校區。 游客在羅浮山風景名勝區體驗驚險刺激的叢林漂流。 惠州日報記者李燕文 攝 金龍快速路是我市首條連接城市中心區與高速公路的城市快速化大通道,是一條凝聚著廣大市民熱切期盼的幸福路。記者王建橋 攝 網絡招聘會現場,主播“直播帶崗”吸引英才聚“惠”。 記者駱國紅 攝 志愿者為獨居老人送溫暖。 記者駱國紅 攝
“找到稱心的工作了。”“家門口新建了學校,孩子上學更方便了。”“在鎮上也能找大醫院的專家看病。”“臨時救助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過去一年,惠州在促進就業、辦好教育、守護健康、兜牢底線等各項民生事業上穩步推進,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民生關乎萬戶千家的幸福。2022年,惠州聚焦改善民生質量,集中辦好一批民生實事,持續擦亮惠民之州品牌,增強公共服務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在高質量發展中用心用情繪就民生溫暖底色。 就業擴量提質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過去一年,我市繼續實施“降、緩、返、擴、補、促”6個方面保主體穩就業扶持政策,全市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1至11月全市城鎮新增就業7.26萬人,同比增長2%。拓寬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受益范圍,截至12月中旬,全市已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2674.35萬元,惠及企業5849戶、17829名青年。積極開展“惠就業·職等您”大型云招聘會、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等十大行動、就業援助暖心活動等,大力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據統計,2022年惠州市生源高校畢業生約3.3萬人,整體就業率約為98.6%。 教育“質”“量”雙提升 2022年,惠州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全市新增公辦學前教育學位5200多個;通過新建、改擴建,民轉公、挖潛擴能,共新增7萬個公辦義務教育學位;新建普通高中1所,新增公辦普通高中學位2250個。大力推進集團化辦學和組團式幫扶,惠州市第一中學再托管田家炳中學和惠港中學,形成“一校五區”的全新發展格局,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落實義務教育“雙減”政策,減負不減質,全市需開展課后服務的學校已全部開展,實現了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和有需要的學生全覆蓋;61.33%的學校提供校內午餐午休服務,受惠學生36.83萬人。 看病就醫更方便 2022年4月26日,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診療中心、急救創傷中心等“八大中心”揭牌,為患者打造多學科協作診療的標準化、精準化一站式服務平臺;6月26日,龍門縣總醫院(縣人民醫院)新院區啟用,進一步提升了縣域綜合醫療服務能力;10月20日,惠州市中醫醫院東江新城院區二期建設項目開工建設,標志著惠州建設國家中醫特色重點醫院邁出重要一步;12月10日,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創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金山院區)開工,將更好提升惠州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和區域內疑難重癥的治療水平……過去一年,通過加快構建醫療衛生高地、推進臨床專科能力建設、提高基層就醫的便利性可及性以及組建醫聯體等方式,我市整體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群眾看病就醫更方便。 救助體系更完善 為更好織密織牢兜底保障網,我市建立了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實現低保特困人員、城市“夾心層”低保邊緣和支出型困難家庭人口、突發急難需臨時救助人群等困難群體救助全覆蓋。2022年1~11月累計發放低保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保障金、臨時救助金等各類困難群眾救助金約5.4億元。大力推進社保數字化轉型,目前全市社保公共服務事項100%實現網辦(辦理深度達Ⅰ級或以上),90%以上業務事項可通過“政務服務網”“粵省事”“粵商通”等平臺實現全流程網辦,61個社保服務事項實現線下“全市通辦”。推進43個鎮(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建設,為社區老年人提供全托、日托、上門服務等普惠性養老服務。 (記者香金群 湯渝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