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市場主體、拓就業渠道、強技能培訓……線上線下齊發力促就業;一部手機、一臺電腦就可以全流程辦理90%以上的社保業務事項,社會保障服務更好更快;全市三級醫療機構不斷增加,優質醫療資源提質擴容均衡發展,更好守護人民健康……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聚焦改善民生質量,惠州堅定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施惠民之州品牌提升工程,通過促進就業擴量提質、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建設健康惠州等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大力促進共同富裕,讓高質量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就業優先
打好穩市場主體保就業“組合拳”,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在基層工作很鍛煉人,也能學到很多東西。”去年6月畢業于珠海科技學院的葉丹妮到惠陽區沙田鎮基層工作幾個月來,感覺收獲頗豐。去年4月,《惠州市2022年擴大招募“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招募計劃》發布,老家在惠陽且想到基層工作的葉丹妮報了名,通過考試和選拔審核后,她順利成為“三支一扶”隊伍中的一員,讓青春在基層發光發熱。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2022年以來,我市打好穩市場主體保就業的“組合拳”,多措并舉落實保主體、穩就業系列扶持政策,全市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2022年,全市實有市場主體84.4萬家,增長7.9%;城鎮新增就業7.7萬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890元,增長3.6%,最大限度減少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惠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更好發揮失業保險助企穩崗擴崗作用,助力擴展青年就業空間,近日,人社部發文擴寬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受益范圍,由企業招用2022年度普通高校畢業生擴展至離校未就業兩年內普通高校畢業生(指2020屆和2021屆教育部門移交的實名制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信息數據庫中的人員)和登記失業的16~24歲青年。我市積極落實有關政策,截至去年底,全市已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2905.35萬元,惠及企業3980戶,涉及高校畢業生等青年19369名。同時,市人社部門還積極開展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等十大行動,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繼續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努力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流動的體制和政策弊端,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推動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繼續實施“降、緩、返、擴、補、促”6個方面落實保主體穩就業扶持政策,助企紓困,打好穩市場主體保就業的“組合拳”,重點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促進創業帶動就業。
社會保障
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不用出門,在手機里就可以搞定,真方便。”惠州戶籍參保人陳伯今年2月滿60周歲,他于2010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實施時開始參保,并按規定逐年繳費,下個月就能享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此前他還擔心辦理手續麻煩,沒想到通過“粵省事”小程序就可以輕松提交申請,“現在我只要等審核通過,下個月就能領到‘養老金’啦。”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一直以來,市人社部門緊緊圍繞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以“保基本、廣覆蓋、促均等、可持續”的原則,不斷完善符合市情、涵蓋全面、覆蓋城鄉、便捷高效、持續發展的社會保障體系。據統計,去年全市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累計參保648.95萬人次,社保卡累計持卡人數500萬人,社保擴面提質工作扎實推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190元。
同時,市人社局持續打造“智·惠社保”體系,通過智能化手段,優化提升社保業務經辦水平,讓企業群眾享受到更快更好的人社服務。目前全市社保公共服務事項實現100%網辦(辦理深度達Ⅰ級或以上),90%以上業務事項可通過“政務服務網”“粵省事”“粵商通”等平臺全流程網上辦理,61個社保服務事項實現線下“全市通辦”;持二代、三代社保卡到圖書館即可體驗免押辦證、借還服務等。市人社局還開設優先服務專窗,為老年人、殘疾人、退役軍人等特殊群體提供社保優先服務;開啟周六延時社保服務,讓上班族可以利用休息時間來辦事;開設“惠幫辦”專窗,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政務咨詢導辦、業務幫辦、個性化服務等。
市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充分發揮社會保障體系作為人民生活“安全網”和社會運行“穩定器”作用,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健全基本養老待遇調整機制;大力推進社保數字化轉型,進一步簡化業務經辦的流程,創新業務經辦的方式,持續拓展提升社保便民服務水平;提高企業年金覆蓋率,積極探索養老保險第三支柱、補充工傷保險等多層次保障制度,健全新業態從業人員的職業傷害參保機制等。
健康惠州
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提質擴容,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去年12月10日上午,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創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金山院區)正式開工,該項目位于惠城區金山湖,占地面積8.5萬平方米,項目編制床位數1500床,將采用“統一規劃、分期實施”的方式進行建設,其中,一期項目預計2025年投入使用。未來,該項目將建設成為面向粵港澳大灣區、覆蓋粵東片區的省級區域醫療中心。
這是惠州全面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市加快建設健康惠州,持續增強群眾健康獲得感、幸福感的縮影。近年來,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扣建設“健康惠州”主線,慎終如始抓好疫情防控,攻堅克難,開拓創新,推動“以治療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優化醫療衛生格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現優質醫療資源提質擴容,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醫療衛生事業蓬勃發展。
據了解,過去10年,全市三級醫療機構不斷增加,優質醫療資源數量在全省各地級市位居前列;人均預期壽命達79.87歲,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
“這為惠州健康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市衛生健康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聚焦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多措并舉補齊醫療人才、臨床學科、重點學科、醫療技術等短板弱項,強化創新驅動,加快智慧醫院建設,引導各級公立醫院不斷做精做優做強;聚焦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構建,加快市級重點項目建設工作,扎實推進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建設,不斷規范民營醫院發展,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發展;圍繞“一老一小”等重點群體健康需求,推進老年醫學、兒科等學科建設,助力實現“老有頤養、幼有優育”的美好愿景;聚焦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加快國家中醫特色重點醫院建設,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