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水東街煥然一新。惠州日報記者楊建業 攝
年輕人的潮玩地帶。
市民游客打卡水東街。
水東街引爆夜經濟生活。
水東街鳥瞰圖。
宋紹圣四年(1097)二月十四日,蘇東坡新居落成,正式遷入白鶴峰新居。因其《遷居》詩中有“前年家水東”“去年家水西”詩句,水東街自此揚名。
千年水東,年年煥新。作為我市歷史文化名城和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水東街街區“顏值”不斷變靚、街區流量不斷“變現”,陸續拿下了省級、國家級金字招牌。
3月1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名單,惠州水東街榜上有名,為全省四個獲評街區之一(包括第一批和第二批),也是我市首個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同時,這也是水東街繼去年拿下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后,又喜獲的第二個國家級“金字招牌”。
近年來,惠城區橋東街道堅持“市區街道一體”,聯動推動實施活化更新、“品牌立街”等工程,不斷推動水東街“進階”,以演、讀、游、展、購、宴、市、宿等“八位一體”的文旅新業態,激活513家文旅小店。“文旅小店經濟”去年帶動450萬人次的游客量,文旅消費收入逾9億元。千年東江商埠載古煥新,繼續作為新時代文旅“流量擔當”。
城市文化地標
品牌立街,打造“四條文化游徑”
今年春節至元宵節,從白天到黑夜,涌動的人流讓水東街變得熱鬧熙攘起來。“煙火年味,潮兔吉市”、國韻潮玩“惠”新年、“惠州有禮”漢服市集、東坡秧馬文創等系列迎春活動輪番開展,強力引流60萬人次,帶來文旅消費超8000萬元。
“旅游休閑街區相比其他文旅模式,它承載著一個城市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底蘊,不僅展示當地‘煙火氣’,更是城市文旅融合的典范之地。”橋東街道有關負責人說,新冠疫情政策調整后,水東街迅速恢復“迎春過大年”的熱鬧場景,其繁榮背后的“底色”是文化交融發展,也是持續引流的底氣所在。
“兩江淌出一條街”,水東街位于東江與西枝江交匯處。西聯循州府城(今橋西)、東接歸善縣城(今橋東),“一街挑兩城”,古城格局因其聯通成型。臨水近江的獨特地理位置,讓始筑于北宋的水東街,從古至今都是商業旺地,素有“東江首埠”之美譽。
千年風雨,水東街的“古色”歷久而“彌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水東街并江而行、南北延伸,“一軸三街九巷”魚骨狀街巷空間格局,吸納包容了東坡文化、商埠文化、騎樓文化、陶瓷文化及抗日救國紅色文化。
現存11處文保單位和42處歷史建筑。合江樓、東湖旅店、蘇東坡祠等,重建修繕后如明珠點綴其間,成為近年最具人氣的3個景點。
——合江樓,作為蘇東坡寓惠首居之所,因東坡名滿天下,與廣州的鎮海樓、肇慶的閱江樓合稱“嶺南三大名樓”。
——東湖旅店,是1941年秘密營救香港文化界名人和愛國人士的惠州接送站,現為“營救中國文化名人陳列館”。2020年,東湖旅店以全票通過、排名第一的優異成績入選當年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
——蘇東坡祠,所在地白鶴峰是唯一可以明確考證蘇東坡親自籌建的故居所在地,是東坡“規作終老計”之地,重建以來已成為我市重要的文化地標。
春節期間,東坡祠景區迎來了“宋朝集市”,青年男女穿著漢服游園,現場體驗北宋四大雅事——焚香、點茶、掛畫、插花。“古風變新潮,雅事是樂事。穿著漢服行走在東坡祠,三五知己吟唱著東坡詩詞,賞的是今時的風景,追尋的是坡公的足跡。”前來打卡體驗集市的市民曾玉婷說,景區活動有體驗感,也讓人有打卡的分享欲。
“街區因豐厚的文史底蘊,成功入選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游徑。”橋東街道有關負責人說,接下來,將以品牌立街,有效地將水東街歷史文化遺產和文旅資源串珠成鏈,精心打造歸善縣衙文化游徑、蘇東坡寓惠文化游徑、水東騎樓商埠文化游徑、東湖愛國主義文化游徑等“四條文化游徑”,讓水東街成為大灣區叫得響的文旅名街。
全域化業態運營
文創加持,激活旅游休閑經濟
水東街作為旅游休閑街區,功能是休閑,文化是靈魂,是城市的“生活場”,是古今文化迸發地,是全域旅游示范樣板。
街區不是全然獨立的旅游景區,其“煙火氣”一方面形成悠然自得的休閑生態,氤氳著地道寫意的惠州味。在街區漫步觀光、購物飲食、走街探巷,融入當地生活,共品一份老街鄉愁,這種主客共享的無邊界旅游空間,是當下旅游休閑注重的“體驗感”和“獲得感”。
而從另一方面講,老街區記載著地域發展變遷,是當地文化的承載地、創新地和展示地,讓古街區與新消費連接起來,形成演、讀、游、展、購、宴、市、宿等八類文旅新業態,“文化社區”“文旅小店”蓬勃生起,是城市更新也是業態升級。
與蘇東坡祠一墻之隔,位于黃家塘39號的野島文化生活社區,為休閑旅游和文化創意的完美結合“打了個樣”。
2019年,野島文化生活社區從荒廢的老酒廠開始了“重生之旅”。運營方投資逾億元對18棟建筑進行活化改造,12000平方米廢舊廠區變成獨樹一格的工業遺風文創勝地。
野島文化社區內,工業與詩意不時穿插、相得益彰,木石花草皆可成景。見證了惠州輕工業繁榮歷程的水塔和煙囪成為地標,鍋爐房也改造成上野書屋,工業遺存風格點綴著餐飲、民宿、酒廊、咖啡店等店面。濃郁的工業文創“氛圍感”撲面而來,曾經廢舊荒蕪的“工業野島”,修舊如舊、文創加持,變成生意蔥蘢的“文創野島”。
白鶴峰下唱山歌、微醺音樂會、東坡秧馬文創市集、展覽觀影等各種主題文創活動,野島讓青年文創人實現了創新創業夢想,讓市民游客有了可逛可玩可打卡的文藝新地。
野島文化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的重點是積極融入水東街的整體發展,從中給創業青年賦能,為文創品牌創造更多價值。
“信心比黃金寶貴”。水東街,將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和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雙金牌”收于囊中,進一步激活了市場一池春水。其間513家文旅小店,80%以上商戶每日營業時間均超過21個小時。
為進一步激活文旅體消費市場,推動文化流量“變現”惠民。今年1月11日晚,惠州文旅體惠民消費季活動在水東街·合江樓廣場舉行,活動圍繞主題旅行、酒店民宿、景區商圈、文娛影院、惠州手信、體育場館等6個消費領域,發放了200萬元惠民消費券,數量高達6萬張。
政策支持,市場給力。作為水東街一期運營商——奧動文化旅游投資(惠州)有限公司,其負責人梁聰說:“為迎接文旅市場的‘滿血復活’,我們準備投入約200萬元,設置水東街一期8大網紅打卡點,策劃25場以上文旅活動來引流變現增收,著力打造集消費體驗、網紅打卡、文化旅游、休閑娛樂等于一體的‘沉浸式二次元街區’。”
記者謝菁菁 通訊員高峰雨 程理均
旅游休閑攻略
演
非遺市集等夜色惠精彩主題活動輪番上演,多種游玩空間總有一款適合你。
讀
水東街充分優化文化服務供給,現有上野書屋、城市書吧、漢文書院等多類型創新閱讀書屋。
游
逛24小時不打烊的市集享美食風情,坐東江游船賞城市夜景……
展
合江樓上的惠東漁歌文化展覽館,野島不時舉辦的各類展覽,點亮商圈文化之星。
購
東平窯陶瓷、贏記古法鹽焗雞等惠州地道手信、文創,滿足“買買買”欲望。
宴
東江菜、廣府菜、潮汕菜等菜系在這里匯聚,還有“最惠州”的特色小食。
市
舉辦騎樓地方夜市、野島創意新春市集等,充分展現市集創新力。
宿
來舍、朗曼等品牌酒店及特色民宿,滿足多元化的住宿度假體驗。
本版圖片 (除署名外)記者謝菁菁
通訊員高峰雨 程理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