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是否公開,收支有沒有部門監管
市殘聯回復意見:有公開。每年定期在市殘聯網站公開上一年度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收入、支出明細情況,審計部門不定期進行專項審計。同時紀檢、監察、財政部門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等也以不同的方式檢查監督。
2、我市的貧困殘疾人有哪些補助,補助標準是多少?
市殘聯回復意見:①我市貧困殘疾人有殘疾人生活補帖,補貼標準:每人每月150元;②符合低保條件的,可納入低保范圍統籌;③如果貧困殘疾人是一、二級的重度殘疾人,還可獲得每月200元的重度殘疾人護理津貼。
3、孩子上護苗學校,政府有沒有補貼?7
市殘聯回復意見:護苗學校是我市的定點康復機構之一,所有滿足以下條件的殘疾兒童可享受對應資助:1、在惠州市定點康復機構里康復訓練的,省內戶籍,0-6歲(當年9月1日不超過7周歲),診斷明確或有殘疾證,申報期(每年大約6月,實際按省下達通知時間)內統計申報,即可享受項目救助資金(全日制1.2萬/年,非全日制6千/年)。2、惠州市戶籍兒童在定點民辦康復機構訓練的,可同時享受8千元/年的惠州市救助。
4、外地殘疾人有哪些扶持政策?
市殘聯回復意見:戶籍不在我市的殘疾人可享受以下幾個扶持政策:1、公安部門對殘疾人及其配偶、子女申請戶口遷移,符合遷移條件的,應當優先辦理,并免收有關費用。2殘疾人憑殘疾人證可以免費或者優惠乘坐市內公共汽車、地鐵、輕軌、輪渡等交通工具,免費或優惠進入對公眾開放的公園、動物園、植物園、紀念館、美術館、展覽館、博物館、體育場(館、中心)、文化館(室、中心)、文物古跡遺址、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參觀游覽。對盲人和重度肢體、智力、精神殘疾人,允許一名陪護人員免費或優惠進入上述場所。3、有條件的公辦醫療機構應當安排具備執業資格的盲人專業按摩人員就業;對個體開業的盲人按摩所,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規定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的行政事業性收費。4、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殘疾人申請從事個體經營或者申辦私營企業的,應當優先給予辦理。對提交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當場準予登記,具備條件的可以當場核發營業執照。5、對殘疾人從事個體經營或者申辦私營企業的,有關部門應當在經營場地等方面給予照顧,并按照規定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的行政事業性收費。6、法律服務機構對殘疾人申請追索贍養費、撫養費、勞動報酬、工傷賠償、撫恤金,辦理司法鑒定、公證等法律事務,應當優先受理。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優先給予法律援助;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其他法律服務機構應適當減收有關費用。
5、殘疾人就業有哪些扶助政策?
市殘聯回復意見:1殘聯對有就業需求的殘疾人開展免費職業指導,優先提供職業培訓、職業技能鑒定、檔案保管和推薦就業等服務。2、有條件的公辦醫療機構應當安排具備執業資格的盲人專業按摩人員就業;對個體開業的盲人按摩所,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規定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的行政事業性收費。3、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殘疾人申請從事個體經營或者申辦私營企業的,應當優先給予辦理。對提交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當場準予登記,具備條件的可以當場核發營業執照。4、對殘疾人從事個體經營或者申辦私營企業的,有關部門應當在經營場地等方面給予照顧,并按照規定免收行政事業性收費。5、對申請個體行醫的殘疾人,符合辦醫條件的,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優先核發證照。6、對貧困殘疾人首次從事個體經營的,各級政府應給予適當的啟動資金扶持,扶持資金從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中開支。7、本市行政、事業單位在招聘工作人員時,同等條件下應優先照顧安排殘疾人就業。
6殘疾人上大中專有無資助?
市殘聯回復意見:有資助。對考入大中專殘疾學生給予資助,資助標準為:本科5000元,大專3000元,高中(中職)1000元。
7、人工耳蝸植入有哪些扶持政策? 陳女士 6206280
市殘聯回復意見:0-6歲自費植入人工耳-蝸的可申請市級救助,最高限額2萬元。符合人工耳蝸申請條件的殘疾人到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填寫相關表格提交申請,申請受理后報市殘聯和省殘聯相關部門審批。
8、用人單位安排外省市殘疾人上班,可否定為已安排殘疾人就業指標?
市殘聯回復意見:只要參加年審單位能夠提供該單位所錄用的殘疾職工的二代《殘疾人證》、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或《服務協議》、企業為殘疾人職工繳納的《社會保險繳納明細》等證明材料,不論該殘疾人是本省的還是外省的均可認定為上一年度已安排的殘疾職工數。
9、請問在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在訓兒童交通補助的標準是多少?
市殘聯回復意見:為了減輕在訓兒童家庭負擔,2016年起,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康復的在訓兒童均可以享受每月400元的交通補助,這筆經費已列入年度財政預算。
10、我朋友因為車禍留下殘疾,也因此耽擱一直找不到對象,請問對殘疾人的婚戀的幫助,屬于扶殘助殘的范圍嗎?有什么措施?
市殘聯回復意見:殘疾人找對象應遵循婚姻自主、戀愛自由的原則,并非依靠組織解決。只要殘疾人能自強、自立、發財致富,在經濟上、物質上強有力的保障后,才能吸引對方。我市肢殘協會不定期的舉行殘疾人相親活動,歡迎報名參加。聯系人:林小敏,電話:13902659817。
11、現在街邊靠乞討為生的大多數是殘障人員,對這些人有沒有扶殘助殘措施?
市殘聯回復意見:街邊乞討為生的殘障人員都是外地戶口流動人員,長期流浪以乞討為生,并非我市戶籍人員。我市沒有對街邊乞討為生殘障人員的扶助措施,只進行一次性臨時救助。如果實行扶殘助殘措施的話,會吸引全國各地殘疾人進駐惠州乞討的現象,我們認為應由治安民警管理,并將乞討殘疾人送往救助站,遣送返鄉。維護惠州市文明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