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開近一年無發生安全事故證明,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答:企業需開具近一年無發生安全事故證明,應向屬地應急管理部門提交申請書,申請書上列明企業基本情況及申請事由。
二、道路交通事故是安全事故中占比最大的,我市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接下來會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答:您好!道路交通安全生產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社會發展穩定大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道路交通安全工作。2018年以來,各級各部門強化組織領導,采取超常力度治超,加大源頭監管力度、加強協調聯動、嚴格路面執法、廣泛開展宣傳教育,道路交通和運輸市場秩序明顯好轉,事故得到有效壓降。截至2019年8月9日,全市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73宗,死亡59人,同比減少事故44宗,減少死亡35人,分別下降37.6%、37.2%,未發生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
下一步,要完善治超常態化聯動工作機制,持之以恒抓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一是嚴格"兩客一危"重點車輛安全管理,督促企業全面落實主體責任,強化異地危運車輛路面執法管控,提升安全意識。二是狠抓治超主體責任,堅持駐點值班、定期巡查;推進治超聯合執法常態化、制度化,嚴格"一超四罰";推進科技治超,在全市國省道等重要路段推廣安裝非現場執法監測點。三是加大跟蹤審計力度,推動各監管單位切實履行職責。四是深入開展道路交通"五治"行動和農村"兩站兩員"建設,嚴查變型拖拉機、三輪汽車違規載客行為,加強事故多發和危險路段、病險橋梁排查整治,夯實道路交通基礎安全。五是強化典型案例警示,引導企業法人、管理人員和車輛駕駛人增強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
三、作為沿海城市,我市在臺風三防方面,有哪些應急措施,如何預報預警?
答:據我們組織氣象、水文等部門召開的會商會議研判分析,2019年登陸或影響我市的熱帶氣旋(臺風)可能有3至4個,至少有1至2個強臺風量級的熱帶氣旋登陸或影響我市。今年第4號臺風"木恩"、第5號臺風"丹娜絲"、第7號臺風"韋帕"三次臺風對我市影響雖然不大,但我市還是嚴陣以待,嚴防死守,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經過多年的防臺風實踐,我們的工作機制還是比較完善和健全的,去年我市遭受了強臺風"山竹"的正面襲擊,盡管臺風很大,但是我們始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科學防御,盡最大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一是堅持以人為本,及時轉移安置群眾。在臺風和暴雨來臨前,加強對山洪地質災害防御的薄弱環節檢查和危險規避,對臨時工棚、簡易危舊廠房、戶外廣告牌、道路景觀樹木、玻璃幕墻等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同時,認真落實防臺風"五個百分之百"要求,就是各類船只百分百回港避風,海上作業人員百分百上岸,危房戶、五保戶、簡易工棚人員百分百轉移安置,低洼和易發生地質災害的危險地帶人員百分百安全轉移,濱海旅游、海上觀光要百分百確保游客人身安全。
二是落實防臺風責任制。始終把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作為防汛和防臺風的核心工作來抓,把人員轉移和安置責任落實到人,建立健全有效的責任監督機制,對因瀆職、失職造成重大損失的防汛防風責任人將嚴肅追究責任。
三是發動群眾積極做好防風避險工作。加大信息發布和宣傳力度,通過電臺和電視臺等新聞媒體滾動播出臺風信息,通過手機短信及時向用戶發出預警短信,我們還通過報紙、門戶網、公共宣傳電子屏等多種途徑宣傳防臺風工作,積極發動群眾做好防風避險,盡可能使廣大人民群眾掌握臺風動態和相關防御知識,扎實做好應對工作。
四是加強部門聯動,形成防風合力。各級各有關單位按照防風應急響應的要求,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落實公共設施巡查和防護、排水設施管理維護、高空構筑物安全監管等措施,全力以赴消除安全隱患,力求各項工作萬無一失。
總之,只要我們按照防臺風預案的要求,認真履行職責,充分發動群眾、依靠群眾,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可能發生的臺風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