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自然環境優美,空氣質量優良。這是高榜山掛榜閣。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
6月6日上午,惠州新聞發布廳舉行“守護綠水青山 護航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24年惠州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通報2024年惠州市生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并就生態環境質量、環境執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等情況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從會上獲悉,2024年惠州市環境空氣質量總體優良,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主要河流湖泊水質穩定,生態質量指數達71.89,生態質量為一類,連續五年在全省環保責任考核中獲得“優秀”等次。
7個縣區空氣質量總體優良
2024年,惠州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2.48,同比改善3.1%,六項污染物年評價濃度全部達標。其中,細顆粒物PM2.5濃度下降5.3%,可吸入顆粒物PM10改善11.1%,二氧化氮降低12.5%。全市空氣質量指數(AQI)達標率為95.9%,優級天數達224天。盡管臭氧濃度上升6.2%,成為主要超標污染物,但通過精準防控措施,全年未發生中度及以上污染。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各縣區空氣質量總體優良,較2023年有所改善,改善幅度范圍為0.8%至8.7%,且六項污染物年評價濃度均達標。各縣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范圍為1.88(龍門縣)~2.57(惠陽區),AQI達標率96.2%(惠陽區)~100%(龍門縣),超標污染物均為臭氧。市生態環境局表示,接下來將依托省級專項資金,健全污染天氣預警機制,提升臭氧污染防控水平,確保藍天白云常態化。
在水環境治理方面,去年12個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和60個農村水源地水質均為優(Ⅰ~Ⅱ類),達標率100%。19個地表水國省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94.7%,無劣Ⅴ類水質,優于省級目標。9條主要河流中,66.7%水質優,包括東江干流等;湖泊水庫優良率100%,惠州西湖水質穩定為Ⅲ類。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面積比例達99.7%。2024年,惠州市以美麗河湖建設為導向,推進全流域系統治理,重點實施入河排污口整治和污水處理工程。未來,將鞏固黑臭水體整治成效,推動水環境“穩中向好”,確保碧水常流。
聲環境質量方面,2024年惠州城市區域聲環境晝間平均等效聲級55.5分貝,質量等級為三級,屬于一般。與2023年相比,城市區域聲環境晝間平均等效聲級上升1.5分貝,晝間區域聲質量狀況略有下降。城市道路交通聲環境晝間加權平均等效聲級66.9分貝,強度等級為一級,屬于好。
通報4宗生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
在生態執法方面,我市始終堅持嚴的主基調,持續提升生態環境執法效能,堅決打擊惡意環境違法行為。2024年1月至2025年4月,全市生態系統作出行政處罰384宗,罰沒5522.366萬元;輕微違法不予處罰138宗,不予處罰金額1967.897萬元;處罰案件符合“公開道歉承諾從輕處罰”185宗,減輕處罰1805.268萬元。
為做到優服務嚴執法二者并重,我市創新執法方式,以科技賦能等手段,精準篩選問題線索,推動執法方式從“人海戰術”向“智慧執法”轉變,從“人防為主”向“技防優先”升級。與此同時,通過宣教結合、寬嚴相濟地推行“執法+服務”雙軌模式,讓企業從被動合規轉向主動守法。
會上還通報了2024年惠州市生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包括仲愷高新區查處危險廢物非法傾倒案件、博羅縣查處電鍍廠自動監測設備應聯未聯案件、大亞灣區查處出具虛假機動車排放檢驗報告案件、博羅縣查處自動監控設施管理運營單位弄虛作假案件等4宗案例。
分區管控助力80多個項目快速審批
在回答記者提問環節,市生態環境局介紹了我市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工作情況。自2019年,惠州依據國家和省部署啟動相關工作,2021年6月正式印發實施方案,并于去年完成動態更新。全市劃定陸域環境管控單元54個,其中優先保護單元20個,占陸域面積34.62%;重點管控單元24個;一般管控單元10個。海域環境管控單元25個,優先保護單元9個,占海域面積30.99%;重點管控單元6個;一般管控單元10個。如今已形成全市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一張圖”、一份生態環境準入清單、一套生態環境空間管控數據庫,實現“一圖盡覽”“一表盡查”,提升了生態環境源頭預防體系服務效能。
分區管控的實施取得了突出成效,尤其在服務重大項目落地方面,結合分區管控要求,提前介入、主動服務重大項目,研判環境制約因素,從多方面給予指導,已助力80多個項目快速審批。在優化營商環境進程中,推動3個產業園區實施環評審批改革,采取簡化建設項目環評內容等措施。在支撐區域高質量發展時,將分區管控作為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的“綠色標尺”,規劃布局階段銜接分區管控成果,優化項目選址選線。促進產業綠色低碳升級層面,與國土空間規劃深度銜接,推動分區管控在產業布局等領域應用,引導企業集聚發展。
市生態環境局透露,下一步,我市將按國家、省部署開展五年跟蹤評估工作,加強與國土空間規劃銜接,完善與其他環境管理制度的協調聯動機制,持續發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源頭預防和前瞻引導作用。
記者游璇鈺 通訊員惠環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