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如何辦好?人大代表出題,部門和縣區負責人面對面作答
辦好學前教育,不僅關系幼兒身心健康、習慣養成和智力發展,也關系千家萬戶幸福和諧,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昨日下午,以“大力推動公辦幼兒園建設,加快我市學前教育發展”為主題的市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與人大代表面對面”節目舉行,13位市人大代表就如何加快我市學前教育發展與7個市直部門和7個縣(區)有關負責人面對面交流。
現 狀
全市480所幼兒園在園人數16.3萬
“目前,全市共有幼兒園480所,其中公辦性質幼兒園159所,民辦幼兒園321所;全市學前三年在園人數16.3萬人;全市規范化幼兒園比例達到94.1%。”節目一開始,市教育局局長陳可輝針對人大代表們關注的我市學前教育發展現狀予以介紹。
“近年來,惠州教育高速發展,但相對于快速發展的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而言,我市學前教育起步慢、起點低、基礎差、底子薄,在整個教育體系中還是弱項,相對滯后。”陳可輝坦言,但是面對現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切實把發展學前教育作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點環節。2011年以來,我市以全省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為契機,不斷加大經費投入,不斷擴充學前教育優質資源,大力推進公辦幼兒園建設,堅持優化硬件建設和強化軟件管理同步、堅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并舉,學前教育實現了“迅速發展,后來居上”的新發展態勢,正在由過去的教育短板演變成我市教育事業新的亮點和品牌。
交 鋒
學位資金辦證成關注焦點
節目中,學前教育學位緊缺、教師編制緊、資金緊缺、幼兒園建設辦證難、民辦幼兒園收費高等問題成為代表關心話題。
難題1 學位緊缺
回應:推進惠城中心區新建小區配建幼兒園
“目前市區中心區公辦園學位相對緊缺,政府是如何考慮加快公辦幼兒園建設來惠及百姓的?”市人大代表劉學燕問道。
對此,陳可輝表示,學位相對緊缺問題也是今后2~3年惠州學前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惠城中心區有30所公辦幼兒園,46所民辦幼兒園,能提供近9500個公辦學位,但是惠城區中心區學前教育學位需求約2.5萬個,公辦學位占學位需求總數的38%,總體上來說,公辦幼兒園學位還相對緊缺。
接下來,我市將大力推進惠城區中心區新建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建成后的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無償交給教育部門設立公辦幼兒園,或者由開發單位聯合教育部門公開招標,辦成民辦普惠性幼兒園。進一步加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綜合試點項目對學前教育的獎補力度,繼續實施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入讀幼兒園資助和入讀普惠性幼兒園資助,今年計劃投入2504萬元,給學前兒童提供更多優質、普惠的學位。
針對公辦幼兒園學位緊張的問題,惠城區政府辦副主任何宏峰也表示將采取有力措施,努力緩解供需矛盾。一是規范新建小區幼兒園辦園模式。要求新建小區配套幼兒園建好后,無償交給教育部門開設公辦幼兒園,作為公共教育資源由縣(區)政府統籌安排,歸口所屬轄區教育部門統一管理。二是全力推進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建設。汝湖、橫瀝、河南岸三所新建公辦中心幼兒園將于今年9月開辦,原有4所被承包的也要收回由各鎮(街)自辦。三是利用撤并小學富余資源舉辦公辦幼兒園或中心幼兒園教學點。四是鼓勵社會力量舉辦普惠性公益性幼兒園,讓孩子讀得起幼兒園,讀得起有特色有品質的優質園,滿足群眾對優質園需求。
難題2 教師編制緊
回應:大力支持公辦幼兒園機構編制
市人大代表劉國花提出,在中央近期出臺規定暫停事業單位及事業編制審批情況下,是否有什么措施解決公辦幼兒園教師編制問題呢?
市編辦主任朱毅凡表示,對公辦幼兒園的機構編制應給予大力支持。對于因為工作需要增加編制的,將通過兩方面措施來解決:一是采取盤活用好現有編制資源、內部調劑的方式,通過撤并整合相關事業單位,空出部分編制,同時,針對部分單位因工作任務減少,可收回部分編制。經本級編委批準,在不突破現有編制總數的前提下,可調劑部分編制到急需的公辦幼兒園。二是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解決。
難題3 資金緊缺
回應:財政補助將向貧困地區相對傾斜
“按市政府的要求,全市每個鎮(街)都要建一所公辦中心幼兒園,市政府對建好的公辦幼兒園每所補助20萬元。”市人大代表莊漢庭說,由于鎮(街)資金緊缺,影響建設進度,市財政是否有對鎮(街)公辦幼兒園建設增加補助資金的計劃,是否可以做到每建設一所公辦幼兒園市財政能給予200萬~300萬元的資金補助。
市財政局局長游水生表示,目前市財政對鎮(街)公辦幼兒園建設的補助標準是參照省的補助標準制訂的,新建的給予20萬元補助,擴建的給予10萬元補助。市財政對鎮(街)公辦幼兒園建設的支持將主要通過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來實現。在過渡期間,市財政部門將會同市教育部門對鎮(街)公辦幼兒園的建設情況進行摸底調研。
“這幾年,教育的財政資金主要投入到了從小學到高中階段。接下來,我們將把財政資金向學前教育傾斜。”游水生說。接下來,我市將結合市情財力適當提高補助標準,并根據幼兒園建設規模和當地財力情況實行差異化補助。也就是說,補助會向對貧困地區相對傾斜,富的少補,窮的多補。
難題4 辦證難
回應:符合土地利用總規將優先辦理
市人大代表朱蘭芳問,由于歷史原因,在沒有用地指標的情況下,鎮政府、村集體和企業等通過規劃用地興建的幼兒園已投入使用多年,但一直拿不到國土證,可以通過什么途徑領取國土證?
“如果幼兒園建設用地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可安排用地指標先辦理農轉用手續后,再到國土部門辦理國土證,我們也會優先列入辦理程序。”市國土資源局局長曾慶全回應,如果用地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則無法辦理國土證,只能維持現狀。
難題5 收費高
回應:讓市場調節民辦園收費標準
市人大代表文小紅說,目前,公辦園普遍收費低,而民辦園收費高,物價部門對公辦園及民辦園收費定價有何審批標準,能否把公辦園與民辦園的收費標準相對拉近,解決“入園貴”問題。
市物價局局長葉啟靈解釋,公辦幼兒園的收費標準是實行政府定價管理,由政府價格、教育、財政部門制定管理原則和具體標準。民辦幼兒園收費則是實行備案制管理,由經營者制定具體的收費標準,報價格和教育主管部門備案。物價部門在民辦幼兒園報備收費標準時,可以對其成本進行審核,但只要成本合理就應受理備案,不能用行政手段硬性壓低其合理的收費標準。
“目前公辦園和民辦園的收費標準確實存在差距,這一現象在市區中心區較為明顯。”葉啟靈坦言,人大代表提出的適當拉近公辦園和民辦園收費標準的問題,根本出路是增加公辦學前教育資源,在合理制定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的基礎上,讓市場之手自發調節民辦園的收費標準。
聚 焦
獎補資金能否直接發到幼兒園
在“與人大代表面對面”節目現場,市人大代表朱蘭芳向有關部門尖銳發問,引起了全場聚焦。“中央、省、市發放的獎補資金,有關部門有時候會采取統一采購的辦法,變成物品再下發到幼兒園。但通常通過采購以后,獎補資金大打折扣。比如說,原本我100元可以買100件幼兒玩具,但是通過政府采購,可能只能買到60件,那剩下的40件去哪里了呢?為什么不能將獎補資金直接撥付到幼兒園,再由財政部門或者教育部門監督使用呢?”
朱蘭芳認為,將獎補資金通過政府采購變成物品下發,會造成獎補資金的流失,而將獎補資金直接發放到幼兒園顯然更能提高資金的實用性。
對此,游水生作出了回應。“財政下撥資金都有其專門的渠道和用途。”游水生說,如果該筆資金是指定給幼兒園用于購買設備的專項資金,根據政府采購法,它就必須走規范的程序,由政府來進行采購。如果是一般性的補助,則可以直接撥付到幼兒園。“對于政府采購造成資金流失的情況,我們會組建調研組,對這個問題進行專題調研,視調查情況再采取措施。”
代表聲音
■公辦幼兒園建設在報建、環評、立項等政府審批環節,可否簡化程序以便提高建設效率? ——— 謝國環
■目前,在城市開發和建設中,存在一些小區幼兒園配套建設不到位的問題,有的小區沒有配套建設幼兒園,有的小區雖然預留了配套建設幼兒園用地或樓房,但達不到辦園的基本要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是否應加強監管、促使小區配套建設幼兒園?——— 劉玲芳
■政府部門對民辦幼兒園的發展扶持有何措施?已下放的扶持資金中,民辦幼兒園的扶持資金真正到位了嗎?——— 劉昭汝
■和中心城區公辦幼兒園相比,農村幼兒園存在很多問題,如教學水平低等問題,能不能在技術上對農村幼兒園進行支持? ——— 王子廷
統籌 記者周 覓
采寫 記者周 覓 龔 妍通訊員馬學青 臧 博 毛少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