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操作鍛造公共資源交易“惠州模式”
省內外兄弟單位到我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考察。
▲小汽車號牌拍賣會現場。
▲整潔的交易大廳。 本組圖片均為惠州日報采集
6月28日,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以下簡稱市交易中心)迎來成立兩周年的大喜日子。
兩年前,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正式掛牌成立。作為廣東省內首批成立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市交易中心的改革旨在為全省探路。通過加速推進公共資源配置改革力度,推行“管理科學、規范透明、方法先進、監管嚴格”的改革新模式,重構合理“游戲規則”,徹底實現“管辦分離”,而網上交易的大力推行,使得市交易中心真正實現公共資源在陽光下規范交易,實現“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要求。
據了解,市交易中心成立2周年來,完成交易項目4894宗,成交金額172.02億元,增收節支27.12億元。市公共資源交易改革榮獲第二屆廣東治理創新獎之行政改革獎,《人民日報》、《中國紀檢監察報》、《南方日報》、《惠州日報》等相繼進行專題報道,公共資源交易“惠州模式”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破舊立新 體制改革先行
公共資源招標投標是腐敗易發多發的“深水區”。惠州市公共資源交易改革在體制改革上勇涉深水區,打破既得利益,消除了“管辦不分”的制度隱患,防止“權力之手”插手公共資源交易。
舊體制下,原來的行政監管部門既管公共資源配置審批,又負責具體交易操作,既做“裁判員”,又做“運動員”。新體制下,惠州市緊緊抓住“管辦分離”這一核心,由市長任主任的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委員會負責宏觀決策、設在市發改局的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負責日常協調、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負責具體操作的 “一委一辦一中心” 模式正式運行,實現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相互制約、協調運行。原分別隸屬于住建局、國土局、市府辦、財政局的交易機構與其脫離了隸屬關系,實現了行政監管與交易辦理“徹底分離”。
大刀闊斧的機制改革,將公共資源交易的操作權從相關行政監督部門剝離出來,從機制層面消除了“管辦不分”所帶來的隱患,為公共資源交易的公平公正公開提供了體制機制保障。
與此同時,為了防止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由過去的“分散腐敗”轉變為“集中腐敗”,一個全方位的監督體系逐步形成:原有各行政監管部門更集中精力和更超脫地對公共資源交易進行監督管理;紀檢監察、財政、審計強化聯合監督;社會公眾通過投訴舉報、網絡問政、電話回訪進行有效監督;電子交易平臺須由市紀委監察局、行政監管部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3方共同插入密鑰,方可打開業務系統后臺,且永久保留操作痕跡,有效防范“內部人”違規問題等。全方位的監督體系,有力保證了公共資源交易活動公平公正、依法有序開展。
制度、科技并舉,建立“不易腐”防水墻
走進市交易中心,即刻感受到這里的規范和陽光。
中心辦公面積約2700㎡,設有服務大廳,9個評標、開標室及監控室,設施齊全;各種電子設備、軟件系統設備先進,可以滿足不同類型、多個項目同時進場交易。同時,新設立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統一安排與行政服務中心在同一區域集中辦公,群眾辦事更方便。
日前,市民鐘女士所在的企業通過網上競標,以2000多萬元的價格競買到惠州一家機電廠80%的股份。“參加網上競標,競買人不用到現場即可報價,與傳統的現場競價相比,不僅方便,更重要的是減少了現場的人為干擾。”鐘女士對惠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新推行的網上競標方式贊不絕口。
交易中心組建后,制度、科技并舉。一方面,該中心全力推進統一的電子交易平臺建設,于2013年3月5日實現平臺全面上線運行,實現監管部門網上審核、監察部門網上監察、交易中心網上操作,交易方式由原先的“面對面”全部改為“背靠背”,既方便廣大群眾、大幅提高辦事效率,又有效防范“圍標串標、暗箱操作、人為干擾”現象發生,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另一方面,我市相繼制訂頒發了公共資源交易管理體制暫行規定、公共資源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公共資源交易違規行為問責辦法、公共資源交易(產權范圍)進場管理實施辦法,同時市交易中心相繼制定并公布了4大業務交易流程,報名投標注意事項及競價操作指引等10項具體操作指南,開評標管理及服務承諾、廉政紀律等12項業務管理制度等,全力推進業務規范統一,建立起了“不易腐”的公共資源交易制度“防火墻”。
據市交易中心數據統計顯示,2013年,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共網絡掛牌出讓土地15宗,起始價6.73億元,實際成交總額15.71億元,溢價8.94億元,溢價率133%,未收到1宗投訴。
公共資源的交易范圍也在不斷拓寬,市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進場交易業務,從組建之初的28類拓展至目前的41類,有效解決了“習慣于直接配置資源”、“想方設法規避招標”等問題。
“五辦工作法”便民利民得民心
據悉,惠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優化辦事流程,創新服務方式,大力推行“五辦工作法”,即“網上辦、馬上辦、上門辦、主動辦、公開辦”,建立便民利民服務新機制,有效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
浙江寧波某公司業務員到中心辦理政府采購CA證書時,到該中心后才發現注冊的相關格式不對、所需的社保資料也不齊全,“好在小楊(中心工作人員)提供數據線又幫我以最快速度上傳資料辦理登記注冊,對社保資料不齊全的問題開啟綠色通道,才讓相關資料得以后補。”該業務員回憶道,在辦理完CA證書業務后,他順利趕上已預訂的飛機。后來,該業務員代表公司給市交易中心送來了錦旗和感謝信。據悉,該中心還堅持實施全流程網上辦、靠前服務上門辦、跟蹤服務主動辦、陽光透明公開辦等 “五辦”工作法,便民利民服務取得新成效。
該中心負責人表示,該單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已初顯成效。據統計,市交易中心已制定整改措施132項,修訂完善長效化制度30余項;該中心提出了創建“一流服務窗口”活動方案,針對停車難、操作難等問題開展了創建活動大討論;明確提出了15項進一步深化公共資源交易改革的具體舉措,并力爭盡快出臺《惠州市公共資源交易電子交易規則》,為公平公正、陽光透明開展交易提供制度保證。記者余雪芹 實習生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