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隨著TCL集團在深交所官網掛出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惠州12家A股上市公司前三季運營成績單已全部發布。因TCL集團在今年4月完成重大資產重組交割,對部分業務板塊進行了剝離,前三季業績將以備考口徑計。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惠州12家A股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總和為738.43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股東凈利潤”)為52.9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2.88億元增長23.51%。從單個公司表現來看,12家公司有9家實現營收上漲,10家公司實現股東凈利潤上漲,其中8家公司實現“雙漲”。
TCL重組上陣跑出“加速度”
記者梳理各大公司公布的第三季度報告發現,今年前三季度,惠州實現營收上漲的上市公司包括TCL集團、德賽電池、勝宏科技、光弘科技、中京電子、億緯鋰能、碩貝德、中潛股份、廣東駿亞等9家公司,德賽西威、華陽集團、紅墻股份的營收有小幅下跌。其中,營收漲幅位列前五的分別是光弘科技、億緯鋰能、中京電子、TCL集團和中潛股份,漲幅分別為81.61%、52.12%、21.91%、19.23%、15.03%。
據悉,今年以來,光弘科技的業績幾乎呈現一路快跑之勢,在今年一季度及上半年這兩個關鍵節點,其營收均有顯著上漲。比如上半年,光弘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0.57億元,同比增長50.28%;實現股東凈利潤1.93億元,同比增長121%。分析指出,光弘科技業績的快速上漲,主要來源于大客戶需求旺盛,以及印度工廠產能開始釋放。此外,光弘科技正在積極導入中高端手機組裝業務,持續擴張產能。
TCL集團作為惠州上市公司領頭羊,今年前三季度以備考口徑計,完成重大資產重組交割后實現營業收入411.56億元,同比增長19.23%;實現股東凈利潤25.77億元,同比上漲19.28%。分析指出,今年4月份,TCL集團完成重組,剝離終端和配套業務,轉型成為以TCL華星半導體顯示及材料為核心主業的科技產業集團,輕裝上陣跑出了“加速度”,得到了不少投資機構的高估值和買入評級,股價自重組發布以來上漲35%,業績持續增長和板塊估值修復受到市場認同,并實現營收、凈利“雙增”,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2家公司股東凈利潤漲幅超100%
股東凈利潤方面,今年前三季度,TCL集團、德賽電池、勝宏科技、光弘科技、華陽集團、中京電子、億緯鋰能、碩貝德、中潛股份、紅墻股份等10家公司實現股東凈利潤上漲;其中,上漲幅度最大的5家公司是億緯鋰能、碩貝德、中京電子、華陽集團和光弘科技,漲幅分別為205.94%、106.54%、82.31%、78.1%、72.84%,2家公司股東凈利潤漲幅超過100%。
億緯鋰能的表現無疑是一大亮點,其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實現股東凈利潤11.59億元,同比上漲205.94%,相比去年的3.79億元增加7.8億元。
而從碩貝德來看,其增長則與5G市場息息相關。碩貝德披露,隨著海外5G業務發力,華為產業鏈公司開始持續受益,而承接華為5G手機天線業務的碩貝德正是其中之一。據悉,碩貝德已成功導入華為手機供應鏈,并為Mate20X5G版本提供手機天線,預計將給公司帶來較大業務增量。此外,由于碩貝德在5G基站側、終端側均有布局,將充分受益上游5G基站建設進程和下游5G手機滲透率提升,下半年業績增速也有望持續。
中潛股份榮登前三季牛股榜單
記者梳理發現,截至2019年11月1日收盤,惠州12家A股上市公司的總市值已突破1600億元,達到1607.68億元。這也是近三年來,在年報、半年報、季度報等關鍵報表發布完后,各大公司市值總和創下的最高紀錄。
據悉,今年8月30日,在各大公司發布完2019年半年報后,12家公司的累計市值為1502.18億元,而短短兩個月之后,總市值大漲100億元,這也是惠州上市公司快速升值發展的一個縮影。比如勝宏科技,今年10月28日盤中最高價達到16.53元,股價創近一年新高,截至當日收盤,勝宏科技最新價為16.4元,上漲4.66%,全日成交金額達到3.47億元,換手率2.84%。根據最新收盤價進行計算,勝宏科技總市值為127.78億元,即使到了11月1日,其市值仍有119.37億元,而在今年8月30日,其市值還是100.67億元。
值得一提的還有中潛股份,更是榮登前三季度牛股榜單。據悉,剔除今年上市個股,有127家公司的股價在前三季度漲幅翻倍;其中,中潛股份漲幅居首,以大漲373.63%成為兩市當之無愧的大牛股。此外,增值的典型還包括億緯鋰能,在2017年A股收盤時的12月29日,其市值為160億元,而在2019年11月1日,其市值達到371.18億元,一年零10個月時間,市值增加了211.18億元。
(記者劉煒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