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市7縣區上半年經濟數據相繼“出爐”。
記者觀察發現,在疫情沖擊下,各縣區在經歷了一季度的“負重深蹲”后,二季度開始“起勢反彈”,上半年多項經濟指標降幅收窄,部分指標轉負為正。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長是一大亮點,成為拉動縣區經濟強勢復蘇的重要助力。
如今,“半年考”已過,更大的考驗還在下半場。對于各縣區來說,穩住基本盤,重點要看下半年成績。只有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修路抓項目,提效抓隊伍”工作重點,準確把握經濟形勢,集中力量謀發展,才能打好“翻身仗”。
仲愷區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居全市第一
今年上半年,我市主要經濟指標延續持續回升向好態勢,經濟運行穩步復蘇。
與一季度相比,各縣區經濟呈現復蘇勢頭,從公布的GDP(地區生產總值)數據來看,雖然同比增速全部下降,但降幅比一季度明顯收窄,有4個縣區GDP增速高于全市增速,其中大亞灣排名第一,惠陽、博羅、仲愷分列二到四位。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仲愷高新區GDP總量排名全市第三,與去年同期和今年一季度相比,排名均上升兩位。作為惠州打造電子信息萬億級產業集群的主陣地,今年以來,仲愷高新區全力推動產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1~6月,仲愷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0.1%,增速全市第一。完成工業投資同比增長37.5%,總量全市第一,其中6月份單月完成工業投資是近年來單月最高值。二季度,仲愷GDP、規上工業總產值、規上工業增加值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1、11.3、9.8個百分點。
全力推進產業發展是仲愷實現趕超的制勝“法寶”。上半年,仲愷新增建設用地指標85%用于產業發展,推進入區工業投資項目全流程預審,充分依托工業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統加強項目進度監測管理。1~6月,該區專用設備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和電氣機械器材制造業等行業,分別完成產值同比增長45.5%、22.2%和4.3%,分別拉動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0.6、0.6、1.2個百分點。
GDP總量居全市第一的惠城區同樣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上半年,該區完成工業投資31.54億元,增長43.9%,排名全市第3,其中工業技改投資8.51億元,增長71.1%,排名全市第1。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4.65億元,增長19.5%,比市下達目標高出6.5個百分點。
目前,惠城區已有9宗項目摘牌落地,總投資77.4億元,其中工業項目6宗、產業項目3宗,特別是信利康、哈工大兩個年產值超百億的項目實現“即摘牌即動工”;待掛牌項目20宗,其中工業項目13宗、產業項目7宗,預計總投資433.6億元,在談項目有國星宇航惠州產業園、聯創智能家電創新產業園等110宗。手握一大批產業項目,惠城區經濟發展積蓄了動能,增添了后勁,激發了潛力。
一大批大項目簽約落戶或動工建設
總投資約100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總投資超200億元的星河(惠州)人工智能產業園,總投資額約56億美元的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總投資超2000億元的惠州灣產業新城項目……今年以來,我市迎來一大批項目簽約落戶或動工建設。在大項目帶動下,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的投資快速上升。
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起到關鍵性帶動作用。各縣區都把“穩投資”作為重中之重,多渠道擴大有效投資,推動重點項目施工進度加快,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力度加大。
上半年,除惠東以外,6個縣區固定資產投資均實現正增長,4個縣區的增速高于全市增速(10.4%)。其中,仲愷以30.1%的增速排名全市第一,惠城以19.5%、大亞灣以11.5%分列第二、三位。
博羅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實現由負轉正,從一季度下降28.6%,到二季度一口氣回追30個百分點,最終增長2%,實現年內首次正增長。博羅上半年項目投資增長1.3%,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20.1%,增速比一季度分別提高17.5、53.3個百分點,拉動項目投資增長28.4個百分點,拉動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個百分點。
工業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工業投資方面,上半年各縣區均交出一份不錯的成績單。除博羅以外,6個縣區工業投資均實現正增長,其中龍門以49.6%的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大亞灣以44.2%的增速排名第二。
今年2~6月份,大亞灣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呈現連續提升態勢。上半年該區工業用電量35.5億千瓦時,增長2.7%,比一季度提升1個百分點。主要產品產量保持快速增長,原油煉化量增長28.2%、PX產量增長58.1%。該區6月份石化產業實現利潤10億元,規上工業企業盈利25.9億元,今年首次實現盈利。
隨著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恒力PTA項目的落戶,大亞灣正朝著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的目標揚帆起航。在疫情沖擊下,大亞灣下半年的發展,對于穩定惠州經濟基本盤和石化產業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各縣區謀劃發揮優勢在變局中開新局
今年5月以來,各縣區先后召開兩會,集中復盤去年成績,定調布局下半年工作,明確全年發展目標。
惠城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GDP增長4%,人均GDP增長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外貿進出口實現正增長等。下半年,惠城區將全力推進東江灣千億產業園和金山新城兩大平臺建設,重點抓好投資額超270億元的17宗產業項目掛牌工作,確保項目順利摘牌、盡快動工。推動13宗新投產項目加快達產,形成新增產值。
惠陽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GDP增長6%左右,人均GDP增長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等。當前,惠陽正大力推進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建設,重點發展5G、智慧安防、智慧物聯、智能硬件和新一代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推動一批優質項目動工,著力培育全區首個千億級產業園區。
惠東縣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暫不提出今年的經濟增速具體目標,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5%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等。7月3日,首期投資約60億元的潤澤(惠東)國際信息港項目簽約落戶惠東。這是繼計劃總投資約50億元的中國移動粵港澳大灣區(惠州)數據中心項目、計劃總投資45億元的云宏數據中心項目之后,惠東引進的又一超大型數據中心項目。今年,惠東將著力培育發展相關的硬件制造、云計算服務、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產業,高品質打造現代化、高標準、功能完善的數據中心產業園。
博羅縣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GDP增長6%,人均增長GDP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等。今年5月以來,博羅11宗重點產業項目動工,項目全面建成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594億元,年納稅預計達13.75億元。大項目支撐大產業,大平臺承載大發展。博羅將搶抓發展機遇,努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現代魅力強縣。
龍門縣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GDP增長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外貿出口總額力爭正增長等。上半年,龍門縣固定資產投資和工業投資分別增長11.5%、49.6%,多項指標已跟上全年目標進度。下半年繼續在特色產業發展上挖掘潛力,龍門未來可期。
大亞灣區提出,今年GDP增長5%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等。大亞灣將堅持大項目帶動大發展,繼續實施專班制度,提高重大項目推進效率,推動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恒力PTA項目加快建設。
仲愷高新區提出,今年GDP增長2%,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持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等。受疫情和外部環境影響,一季度仲愷工業增加值、外貿進出口、財政收入等多項指標下滑嚴重,“六穩”“六保”面臨較大壓力。但隨著以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技術為支撐的新經濟迎來爆發式增長,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基建賦能更多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該區有效化解疫情危機開啟了新窗口、提供了新動力。二季度,仲愷工業固投、用電量、技改投資等多項指標逆勢上揚,將為今年穩增長提供強大動能。
記者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