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惠州市中心支行在貫徹落實“穩企業 保就業”專題新聞通氣會上透露一系列金融數據與舉措,體現金融為地方紓困解難、支持經濟發展、助力精準扶貧的“輸血”功能。
支持實體經濟
制造業貸款余額882.57億元同比增長50.18%
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市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6638.22億元,同比增長21.85%,比全省快4.92個百分點。
“貸款增速快,一方面是全市金融機構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引導貨幣流動性直達實體經濟。”人行惠州中支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6月末,人行惠州中支累計發放再貸款17.45億元、再貼現資金25.42億元,是上年同期的2.7倍。同時,金融機構與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實現精準對接,上半年共有52家企業與銀行簽約授信,授信金額近473億元。
上半年,我市金融機構貸款呈現出實體行業貸款增長普遍加快、房地產貸款占比持續下降的趨勢。其中,制造業貸款余額882.57億元,同比增長50.18%,房地產貸款余額3946.56億元,同比增長15.64%,比上年同期下降8.66個百分點。
“這體現出惠州的信貸結構在不斷優化。”該負責人介紹,惠州工業中長期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和房地產貸款的同比增速均高于相對應的固定資產投資指標,上半年惠州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4%,是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中唯一正增長的,說明信貸支持對投資恢復起到了重要作用。
“滴灌”小微企業
普惠小微貸款余額超400億元同比增長34.97%
今年上半年,疫情全球蔓延對眾多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經營生產造成影響,惠州金融對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滴灌式扶持作用凸顯。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普惠口徑小微貸款余額400.44億元,同比增長34.97%。
人民銀行總行在推出3000億元疫情防控專項再貸款的基礎上,先后新增5000億元專用額度和1萬億元額度再貸款再貼現,6月新創設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人行惠州中支組織全市金融機構全面落實再貸款再貼現政策與直達貨幣政策工具,截至7月末,發放符合專用額度再貸款要求的新增貸款21.8億元,其中涉農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19.3億元;發放符合1萬億再貸款政策要求的新增貸款21.97億元,其中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6.82億元;發放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16.78億元,辦理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業務701戶,涉及延期還本貸款本金約12.37億元。
受惠于信用貸款政策激勵督導力度持續加大和大數據技術發展,全市小微企業信用貸款保持迅猛增勢,6月末余額為95.86億元,其中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信用貸款余額同比增長高達74.02%。
助力精準扶貧
主動加大對精準扶貧的金融扶持力度
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年,惠州金融機構主動發揮資源優勢,加大對鄉村振興、精準扶貧的金融扶持力度。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涉農貸款余額869.35億元,同比增長18.77%,比上年同期提高8.82個百分點;金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55.09億元,同比增長56.81%;綠色信貸余額207.16億元,同比增長122.35%。
人行惠州中支有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加強金融政策與產業、財稅、就業等政策的配合,推動金融機構充分開展線上與線下對接,加大金融對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就業、創業貸款等支持力度。與此同時,積極促進農村消費提質擴容,完善鄉鎮村金融服務網絡功能,提升村助農金融網點功效,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開發適合農民的金融產品,并圍繞文化旅游、紅色教育、鄉村經濟、精準扶貧等鄉鎮地域特色,積極推進農村地區移動支付示范鎮建設。
優化跨境投融
便利跨境電商出口業務資金結算
5月初,惠州獲批成為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7月下旬,省政府印發《中國(惠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
跨境電商金融業務將迎來新需求。人行惠州中支外匯管理科負責人透露,將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跨境電商這一新業態的發展,如簡化小微電商企業貨物貿易收支手續,允許符合條件的企業免于辦理“貿易外匯收支企業名錄”登記等。“我們將主動參與惠州跨境電商綜合示范區的建設,尤其在跨境電商平臺構建中發揮金融機構的作用。”
化解消費糾紛
成立金調委4個月內調解300多宗投訴
今年4月,在人行惠州中支、市中院的共同推動下,惠州市金融消費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通過線上調解、現場調解、電話調解等方式免費幫助惠州老百姓化解金融糾紛。“金調委”采用“調解員+坐班律師+調解助理+獨立第三方”團隊調解模式,50名調解員由金融機構、律師行業、惠州學院等單位專業人員組成,市民撥打12363熱線或到現場填寫調解申請書,“金調委”3個工作日內完成預審,符合條件的予以受理,并告知雙方遞交調解所需材料、選定調解員并根據雙方時間開展正式調解。
截至7月,“金調委”幫助金融消費者與金融機構調解簡易投訴案件314單,調解成功率達95%以上。
記者李向英 劉乙端 通訊員溫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