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企業67家,辦理業務596筆,核驗報告單4.82萬份,融資金額折合85.18億美元……這是國家外匯管理局惠州市中心支局最新的一份跨境金融區塊鏈試點服務“成績單”。
自2019年10月28日正式開展跨境金融區塊鏈試點服務工作以來,國家外匯管理局惠州市中心支局秉持為群眾辦實事的理念,堅持“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強化科技支撐,充分發揮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優勢,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跨境貿易投融資便利化,為惠州轄區涉外企業高質量發展賦能提效。
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惠州聯合銅箔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是惠州博羅一家電子專用材料制造企業,是鋰電銅箔行業先驅者,鋰電銅箔占據國內近35%的市場份額。
近兩年,由于受全球疫情等綜合因素影響,該公司部分境外客戶無法按照合同約定及時支付貨款,企業出現臨時性的資金短缺。國家外匯管理局惠州市中心支局在“惠民暖企行”活動走訪企業時,了解到企業短期內有一定的資金周轉壓力。經研判,第一時間聯系農行博羅支行向該公司推薦了出口商票融資產品。
近年來,國家外匯管理局惠州市中心支局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局關于強化外匯科技賦能、降低企業成本、提高外匯業務辦理效率等要求,在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獲總局同意在廣東地區推廣后,第一時間組織全轄27家外匯指定銀行加入系統。以該平臺“出口應收賬款融資”應用場景為例,企業不僅可有效減少打印紙質材料、手工報送等繁重工作,銀行核對、核驗流程也得到簡化,大大縮短了企業融資申請周期,企業融資成功率大幅提升,有效紓解中小外貿企業跨境融資難問題。
有效防范信貸業務風險
2021年,“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通過與稅務部門共享發票信息,為銀行開展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業務的真實性審核提供了更加可信、便利的渠道:將“事前審查”轉為“事后抽查”,簡化了流程提高了效率。
“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提供的貿易融資批量核驗,效率高、可信度強。通過區塊鏈上銀行間融資信息互動,可防范重復融資風險,實現用戶隱私、業務共享和穿透式監管的三重保障,便利企業實際融資需求,有效防范了信貸業務風險。
疫情期間,博羅某企業向工商銀行惠州分行提出60萬美金的融資需求。為助推企業融資,國家外匯管理局惠州市中心支局指導工商銀行惠州分行積極利用區塊鏈可信的技術特點,核實企業的進出口數據是否與客戶融資需求相匹配,核對企業關單數據的真實性,確認關單金額是否足額覆蓋融資金額。通過銀行代申請、融資受理、融資審核等流程操作,在同步完成行內信貸審批流程時,在該平臺辦理放款登記,有效解決傳統國際貿易融資中貿易背景真實性鑒定困難的工作。
據統計,截至2021年10月,國家外匯管理局惠州市中心支局指導工商銀行惠州分行成功通過區塊鏈平臺為多家出口企業發放超12億美元的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利用區塊鏈數據服務實體經濟,持續推動轄區涉外業務穩步發展。
記者劉煒煒 通訊員王祖光 陳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