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購領域的公平性和效益性是公眾監督熱點。近日,廣東省政府采購網發出《惠州市財政局關于2022年度市直采購人主體責任評估情況的通報》,通報了惠州市市容環境衛生事務中心、惠州市公安局等10個市直主管預算單位的評估,平均得分88.65分,并披露出部分單位對需求管理、履約驗收等方面缺少明確的制度安排等問題。
“這一做法值得點贊。”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系教授林江表示,對政府采購人主體責任落實情況進行評估很重要,體現出惠州市政府進一步提高公共財政使用效率和效益的決心。記者了解到,聚焦進一步優化政府采購領域的營商環境,今年惠州市財政局進一步強化政府采購全鏈條管理,著力構建結果導向的政府采購制度,形成了“政策指導-采購執行-落實評估”的閉環管理。
有采購項目需求調查程序不規范
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評估從2022年度成交的政府采購項目數量、預算金額、采購方式、質疑投訴情況等因素出發,選取了10家有代表性的主管預算單位開展重點評估,分別是惠州市市容環境衛生事務中心、惠州市公安局、惠州市市政園林事務中心、惠州市生態環境局、惠州市農業農村局、惠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惠州市衛生健康局、惠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惠州市教育局、惠州市林業局。
每個單位被隨機抽取3個(不足3個的全部選取)項目作為重點檢查項目,共計25個采購項目以及10個電子賣場項目被列入評估清單。隨后,市財政局根據《惠州市市直采購人主體責任評估指標體系表》,并結合政府采購領域妨礙公平競爭專項清理工作進行重點核查,通過書面審查、公開信息核查、現場實地調查等方式開展了評估。
記者了解到,我市市直采購人主體責任評估指標體系共含6個一級指標、25個二級指標、53個三級指標,分為基本指標、執行指標和觀察指標三類指標,“既有政府采購內控制度建設、落實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情況、信息統計、政府采購項目管理情況等指標,也有電子賣場采購、供應商信用記錄使用情況等觀察指標,評估總分為100分。”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通報顯示,10個單位的評估得分為75.34~99分,平均得分88.65分。“總體上,各單位在采購程序執行上基本符合有關法律法規,但仍存在個別不規范的問題。”例如有的項目需求調查程序不規范,有的項目采購文件設置涉及不合理條件,有的項目未按合理時限要求組織實施采購等。
加強計劃審查,破除隱蔽性采購壁壘
除了重點評估單位,市財政局還按照市直采購人主體責任評估指標體系中的“單位內部情況”,對市直各單位政府采購內控制度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大部分單位建立了政府采購內控管理制度。”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但仍存在一些共性問題,如部分單位未建立主管預算單位統籌面向中小企業預留份額的機制,部分單位對履約驗收方式、驗收標準和結果公開等方面缺少明確的制度安排。
“此次重點通報總體情況和發現的主要問題,對全市采購人、代理機構等政府采購主體可以起到警示和提醒作用。”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評估結果出來后,市財政局已書面向10個重點被評估對象反饋評估分數、總體評價和意見建議,并要求其對反饋問題舉一反三,開展全面排查和整改,并及時反饋整改結果。
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平競爭是政府采購的核心原則,其不只是采購環節的程序規范,還需要完備的需求管理、采購程序、評審制度、合同管理與權利救濟等制度的完善和落實。
針對評估中發現的需求調查程序不規范、審查程序不規范、采購文件設置涉及不合理條件等問題,市財政局一方面邀請政府采購業界專家對全體預算單位開展針對性的指導和培訓;另一方面,結合有關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相關文件要求和《政府采購需求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加強對采購需求和采購實施計劃審查,推動各單位完善政府采購內控制度,破除歧視性、隱蔽性的政府采購壁壘,依法依規開展政府采購。
“可以說,評估結果的運用倒逼了市直采購人主體責任有效落實,形成‘政策指導-采購執行-落實評估’的閉環管理。”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說,接下來,將進一步健全政府采購全鏈條管理機制,著力構建結果導向的政府采購制度。
記者馮麗均 通訊員劉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