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金融改革發展“十四五”規劃》解讀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市第十二次黨代會要求,我局以《廣東省金融改革發展“十四五”規劃》《惠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為編制基礎,全面總結“十三五”期間惠州市金融業的發展成果,統籌“十四五”時期(2021—2025年)金融發展的謀劃。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為重點,明確“十四五”時期惠州市金融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為加快推動深化金融改革發展,增強金融服務功能,加強金融風險防控,構建業態豐富、結構合理、服務高效、運行穩健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現將有關政策解讀如下:
一、文件的制定背景和總體思路
(一)文件的制定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的基礎性制度。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目前,我市金融市場體系逐步健全,存貸款總量快速增長,經營效益不斷提升,推動金融業繁榮穩定發展,金融風險整體可控,金融業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勢頭。
“十四五”時期,我市金融發展的外部環境和自身條件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國家提出深化區域金融改革和大灣區“金融30條”的重大政策,在此背景下,我市產業、科技發展基礎扎實,為金融改革創新創造有利條件。《廣東省金融改革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在惠州打造金融高質量發展核心區,有效承接深圳金融外溢,促進金融、科技、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惠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重點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和生命健康“2+1”產業集群,培育壯大新材料新能源、先進裝備制造業等新興產業。重大產業和項目的建設需要有效的信貸投放與產業投資,需要加快金融集聚發展,統籌金融資源配置,發揮金融資源對產業發展的支撐和推動作用。
在此背景下,為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于金融改革發展的決策部署,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由我局牽頭負責起草十四五時期金融工作規劃,局草擬制定《惠州金融改革發展“十四五”規劃(送審稿)》(下簡稱《金融“十四五”規劃》)。
(二)總體思路
《金融“十四五”規劃》的制定主要遵循以下總體思路:
一是注重時效性。《金融“十四五”規劃》根據近年來我市金融發展改革的實際情況,結合省“十四五”規劃,并針對金融支持大灣區建設、擴大金融開放與合作、深化產融結合、支持鄉村振興、防范金融風險等內容,確保政策的時效性。
二是注重操作性。《金融“十四五”規劃》對未來惠州金融在整體發展,在加強與大灣區城市間的金融互通和交流合作,推動有效利用資本市場,發展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提升農村金融服務質效,強化金融監管、防控金融風險,加強金融人才隊伍建設等具體工作方面進行研究細化,增強了工作的可操作性。
二、主要內容說明
《金融“十四五”規劃》在充分吸納國家和省最新政策文件等依據的同時,參考了金融服務較為成熟的城市相關規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規劃的實效性和可操作性。《金融“十四五”規劃》共分為九章,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章為發展基礎和環境。該章主要結合“十三五”時期,我市金融業發展情況,以金融業發展指標、金融機構(組織)體系、金融市場規模、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地方金融風險防控等方面數據為支撐著手分析,著眼“十四五”時期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金融強省建設、惠州“2+1”產業集群建設等發展機遇,審視惠州金融總體規模和貢獻度、金融組織體系、金融創新能力和支持經濟發展的能力、金融科技發展水平、地方金融監管體系等方面所面臨的挑戰。
第二章為總體要求。結合國家、省、市各級的要求,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金融改革創新與對外開放、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風險等原則,探索提出打造大灣區金融高質量發展重要節點、珠江東岸產融結合先行區、珠三角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引領區等目標,并對目標予以數據量化。
第三章為全面提升金融發展能級 強化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撐。從優化金融空間布局、發展壯大銀行證券保險機構、加快培育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規范發展地方金融組織、推動金融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等五個方面研究全面提升惠州金融發展能級,為推動惠州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支撐。
第四章為擴大金融開放與合作 深度融入大灣區金融發展格局。該章主要就如何積極參與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進一步推進金融開放與合作,促進大灣區金融互聯互通,推進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為著手點。內容包括全面深化與深圳的區域金融交流合作、深入推動與大灣區城市間的金融互通、加大金融對外開放力度等三個方面研究具體措施。
第五章為全面深化產融結合 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該章主要以實施產業金融、資本市場、科技金融、普惠民生金融和綠色金融五大“金融提升工程”為關鍵點。針對如何實施產業金融融合“工程”、實施“利用資本市場提質增效工程”、實施“科技金融創新工程”、實施“普惠金融惠民工程”、實施“綠色金融提升工程”等研究具體施行措施。
第六章為加大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力度 提升農村金融服務質效。該章重點就加強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力度,拓展多元化支農融資渠道,支持農村特色產業發展,創新農村金融服務模式,優化農村金融環境,研究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具體措施,內容涵蓋拓展多元化支農融資渠道、推動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優化農村金融發展環境等具體工作抓手。
第七章為健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機制 建設優良金融生態環境。該章立足局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主業,以機制建設為切入點,重點針對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風險、提升地方金融監管能力、加強金融法治建設、建設優良金融生態環境等具體內容研究提出對策。
第八章為加強金融人才隊伍建設 全面提升金融“軟實力”。該章通過建立完善對金融人才的激勵政策、加強金融研究與金融人才培育、充分提供金融工作的智力保障等方面研究探索壯大我市金融人才隊伍的舉措,通過人才引進和培育助力金融業發展。
第九章為強化規劃實施保障。該章主要明確了堅持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加強規劃實施組織保障、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等相關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