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TTK家庭電器有限公司成立。 本組圖片TCL供圖
部分TCL電話機產品。
從1981年出發至2021年,從美麗惠州出發至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TCL蓬勃而發,走過了波瀾壯闊的四十年。
四十年前,TCL從一家生產錄音磁帶的小企業起步,投身中國制造業。經過四十年來持續變革創新、轉型升級,目前已形成智能終端、半導體顯示、半導體光伏及半導體材料三大核心產業群,擁有全球化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完整布局,成長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產業集團,完成了產業版圖的華美巨變。
如果把TCL的發展歷程分為四個十年,那么第一個十年無疑是其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TCL的成長深深印上時代烙印,它的成長史也是惠州工業發展史的縮影,它的每次飛躍也牽動著惠州這座城市的發展。
起步
瞄準磁帶市場賺來第一桶金
上世紀80年代初,惠州電子信息制造業幾近空白,至1980年,惠州僅有惠州無線電廠等三家國有企業,年產值只有61萬元,主要生產小批量收音機和電子零配件。
此時,毗鄰香港的惠州憑借天然地理優勢,正迎來改革開放新氣息。當時惠州提出“辦實業、打基礎”發展思路,利用國際電子加工制造業的產業轉移時機,在招商引資辦實業過程中,著力引進電子信息制造業項目,先后與國際知名大企業合資合作興辦了一批電子企業。
正是在這樣的時代機遇下,1981年,在惠陽地區機械局電子科的基礎上,一批創業者,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懷揣創業夢想,成立了惠陽地區電子工業公司。
1981年,TTK家庭電器有限公司成立。伴隨著改革開放,錄音機作為最早的一批現代化家電產品開始大量進入家庭市場,但磁帶基本還是依靠進口,為了解決資金及技術問題,惠陽地區電子工業公司決定與港商合資,成立TTK家庭電器有限公司(TCL的前身),共同拓展磁帶市場。而對這一市場機遇的準確把握,成為未來的TCL恢弘基業的一個成功起點。
磁帶事業正式起航,TTK不斷充實人才隊伍,迅速從幾十人發展到上百人,李東生就是其中一位。1982年,作為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學生,李東生從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無線電專業畢業后加入TTK,憑借過硬的專業技術能力成為車間主任。在往后的數十年時光里,作為TCL掌舵人的李東生帶領TCL人一路乘風破浪,奮勇往前。
發展
率先推出中國第一部免提按鍵式電話
時針再次撥回到改革開放初期。彼時,市場經濟還是一種新生事物,TCL率先打破了計劃經濟的思維模式,敢闖敢拼,在市場經濟中蓬勃發展。
利用“中國首屆中外合資合作企業成果展”的機會,作為當時展會負責人,李東生把TTK展臺打扮得流光溢彩,讓人眼前一亮,一展成名。之后,TTK通過各種渠道開拓市場,1984年,TTK磁帶銷量達到1200萬盒。
在磁帶產業發展如火如荼時,敏銳的TTK嗅覺到了新的市場機遇。這一時期,電話開始進入普通家庭,中國通信市場進入一個大爆發時期。面對通信市場的巨大潛力,TTK又開啟了新一輪的市場拓展。
1985年,“TCL通訊設備有限公司”成立。主導這項業務的李東生被任命為TCL通訊設備公司總經理,TCL品牌也就此起步。
在惠州市場普遍都是搖把式電話機時,TCL卻發揮創新意識率先推出中國第一部免提按鍵式電話。從上世紀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TCL電話曾占據中國電信市場份額的65%,并出口30多個國家,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中國電話大王”,并榮獲“國優產品”的稱號。1989年TCL電話機產銷量躍居全國同行業第一名,之后也一直名列前茅。
在這個十年的發展過程中,TCL提出“市場是企業的生命,營銷是企業的先導”,并開始著重于樹立自己的品牌和建立自己的營銷網絡。1991年,TCL在上海成立第一個銷售分公司,隨后又在哈爾濱、西安、武漢、成都等地建立銷售分支機構,以惠州為基點,初步形成了TCL全國性銷售網絡的雛形。
影響
帶動惠州通信業蓬勃發展
一個品牌有時就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一家企業的發展歷程也是一座城市的發展“縮影”。發展至今,TCL已成為民族品牌、世界品牌,但在惠州人民心里,TCL是源自惠州的品牌,是惠州的驕傲,更是支撐起惠州工業骨架的脊梁。
因為TCL等一批企業的崛起,到上世紀80年代末,惠州已成為中國最早具備較大規模、較高技術管理水平、以外商投資為主的電子工業重鎮。1987年,全國工業經濟會議安排在惠州舉行,充分表明了對當時惠州電子工業發展的認可。
1989年,TCL電話機榮獲“國優產品”稱號,實現了惠州市電子產品獲國家級質量獎零的突破。1990年秋季全國通信產品訂貨會上,TCL通訊訂單總量達500萬臺,成交額超過7億元,占了訂貨會總成交量的半數以上。
TCL通訊的成功,帶動了惠州當地通信業的發展。上世紀90年代初,整個惠州市的電話機產銷量超過五六千萬臺,一躍成為全國電話機產業最重要的基地之一,也為日后惠州發展成為國內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記者黃岸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