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李東生是TCL創始人、董事長,已連任5屆全國人大代表。履職20年,李東生一直高度關注科技制造業發展、全球化、技術創新和社會民生等多個領域。作為堅守實業的企業家代表之一,李東生多次提出中國科技制造業創新發展與中國制造全球化發展的相關建議。
“高質量發展在制造業方面的體現就是要實現制造業轉型升級,要把工業競爭力從一般的工業產品制造向高端制造拓展。”日前,李東生接受惠州日報等媒體采訪時表示,在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他將圍繞科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出持續加大技術創新與資本投入的建議。
李東生認為,高質量發展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目標,體現在制造業就是要實現轉型升級,向高端制造拓展,提升工業競爭力。“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
結合堅守實業40余年的實踐與思考,李東生表示,“對科技制造業來說,技術創新和資本投入是最重要的發展驅動力,但中國科技制造企業在上述兩方面均面臨挑戰。”
李東生關注到,中國制造業已在許多產業和技術領域具有領先優勢,但向高端制造業邁進的過程中,還存在部分核心裝備、器件和材料等關鍵領域面臨“卡脖子”問題。他提到,“解決技術難點沒有捷徑可走,要靠持續的投入與積累提高技術競爭力。”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李東生主要從技術創新與資本投入兩方面提出建議,包括加大對科技制造企業研發投入支持力度;改善科技制造業融資環境,延長貸款期限、放寬融資門檻等。
“目前對于多數中國制造企業來說,真正走出去還面臨貿易摩擦、合規經營及專利訴訟等多重風險。”李東生提出,要從法律援助、政策咨詢、技術專利訴訟、境內外融資等方面為“走出去”企業提供支持,推動中國制造業全球化發展。
提及制造業全球化發展的現狀,李東生認為,近年來,“逆全球化”持續發酵,國內受勞動力成本、環保等因素影響,產品出口成本優勢縮小。中國制造業全球化必須從輸出產品轉變為輸出工業能力,規避貿易壁壘。數據顯示,2022年TCL電視銷量已躍居全球第二。
據了解,TCL持續推進全球化經營能力,完善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布局,在全球擁有43個研發中心和32個制造基地,成長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智能科技產業集團。
記者黃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