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益智能制造產業園致力打造成景觀優美、環境宜人,集科研、生產、孵化、商業、休閑、娛樂、住宿于一體的智能制造產業基地。
接下來,群益智能制造產業園將以仲愷高新區“5+1”現代產業定位為導向,聚焦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顯示、智慧能源、人工智能、新材料、醫療器械等六大產業全面開展招商引資,致力打造成景觀優美、環境宜人,集科研、生產、孵化、商業、休閑、娛樂、住宿于一體的智能制造產業基地。 儀式上,16家企業集中簽約,投資額超3.6億元,邁出了打造以大灣區數字經濟與先進制造產業為主導的智慧產業園區堅實的一步。 “群益智能制造產業園,既是一項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園區項目建設的產業工程,也是一項踐行初心使命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的民生工程。”仲愷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惠南科技園管委會主任莊煜平在開園儀式上致辭時介紹,群益智能制造產業園是該區黨工委、管委會統籌解決全區歷史留用地集中安置問題,由仲愷城發集團投資、建設和運營的重大項目。項目的建成,既統籌解決了全區歷史留用地集中安置問題,加快兌現政府承諾,打通產業項目征地和建設痛點堵點,更有力推動土地節約集約高效利用,促進產業升級和村集體經濟長遠發展。 高標準建設 打造集生產辦公生活于一體的“都市產業園” 仲愷高新區三和大道邊上,一幢幢黃白相間、綿延數百米的建筑群分外引人注目,這里便是群益智能制造產業園。 記者走訪看到,這里的廠房寬敞明亮,衛生間、茶水間環境優美,地下停車場地坪漆光可鑒人,路牌指示清晰明了。 “城發集團積極響應仲愷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關于‘聚零為整打造留用地新標桿’的重大舉措,打造了占地4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的高規格、高標準的工業園區。憑借著仲愷高新區深厚的區位優勢、產業優勢、交通優勢等,未來將打造成集生產、辦公、生活于一體的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新型綜合性‘都市產業園’。”惠州仲愷城市發展集團董事長、總經理楊青山向當日參加活動的來賓詳細介紹了群益智能制造產業園發展情況。 據介紹,群益智能制造產業園分為四大區域——生產制造區、科研辦公區、生活配套區、商業配套區。 生產制造區為113萬平方米高標廠房,其中銷售面積46萬平方米、租賃面積67萬平方米。設計廠房規整、人貨分流。單層面積1700~10000平方米自由組合,可靈活適配企業自身需求。 科研辦公區(孵化區)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單間面積100~200平方米,可拎包入駐。 生活配套區建筑面積17.5萬平方米,建有公寓7棟、地下/地面停車位超4500個,能有效解決停車難問題,為企業員工提供便捷舒適的居住環境。 商業配套區建筑面積2.7萬平方米,建有食堂、特色餐飲、精品超市、創意咖啡及休閑娛樂等業態,確保入駐企業“留得住”人才。 高效率服務 提供全生命周期產業服務助力企業“無憂生產” “我們為企業提供從落戶開始的全生命周期產業服務,助力企業‘無憂生產’。”楊青山說,群益智能制造產業園可為入園企業提供專業貼心的園區運營服務、物業管理服務、人力資源服務、科技服務、信息化數據服務、金融投資服務等六大產業服務。 事實上,群益智能制造產業園的運營和管理單位——城發集團在園區服務方面有著許多先天優勢。比如,城發集團下屬子公司惠州仲愷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目前運營著3個國家級孵化器,舉辦過許多省、市級創新創業大賽,還管理著不少基金,并且受仲愷高新區社會事務局委托運營著惠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這些渠道和資源,都能導入到群益智能制造產業園的運營和管理中。“群益智能制造產業園力爭3年內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楊青山說。 此外,城發集團旗下子公司廣東展鴻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還做著一個全市國企都尚未涉及的服務領域——金融貿易服務,主要針對電子產業、建材行業、汽車行業、大宗商品行業提供供應鏈集成服務。此項服務,一方面可以為園區企業融資的理念和技術瓶頸提供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團購”式的開發模式和風險控制手段的創新,使得有融資需求企業的融資收益與成本比得以改善,帶來突出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我們還計劃在軟硬件上投入3000萬元打造一個智慧園區。”楊青山告訴記者,群益智能制造產業園將通過搭建公共服務平臺、打造園區線上線下一體化智慧服務平臺,全方位滿足企業研發、生產、商住娛樂等各種需求,全面提升園區競爭力。 高質量發展 未來5年規劃培育2~3家企業上市 除了優美的環境、先進的配套、貼心的服務,群益智能制造產業園在區位、交通、產業方面也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近年來,仲愷高新區發展迅速,2020年實現GDP631億元,2021年實現GDP808億元、2022年實現GDP905億元,以每年百億的規模增長。群益智能制造產業園所在的潼湖生態智慧區,是省政府批復的省級發展戰略平臺,是珠江口東岸區域重要的創新平臺與區域協調發展平臺。緊鄰的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是國務院批復成立的全國三大中韓產業園之一,是惠州市“3+7”產業園區之一,截至2022年12月,共引進產業項目95宗,投資總額約722.13億元,預計達產產值1637.38億元。而今,群益智能制造產業園周邊片區已經形成以移動智能終端、智能汽車電子、超高清視頻顯示、新型LED、智慧能源為核心的五大產業集群。 在產業發展的帶動下,群益智能制造產業園內部及周邊交通日益完善,內部三橫四縱道路貫通,周邊高鐵、城際軌道、機場、高速公路環繞,無縫銜接便利交通物流,共享“五城半小時生活圈”(惠州、廣州、深圳、東莞、佛山)。 優越區位、交通、產業優勢吸引了眾多企業落戶群益智能制造產業園。目前,該園區已簽約入駐企業60家,投資額超10.7億元,達產后產值約12.3億元,稅收5900萬元,已形成以智慧能源、智能終端、新材料、設備制造、超高清視頻顯示為核心的五大產業體系。 深圳市天一泓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被群益智能制造產業園便利的交通、完善的產業配套吸引而來的。天一泓科技成立于2007年,是以通信互聯為主,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多元化發展的國家高新技術集團企業,主要為客戶提供一站式電信運營、移動互聯、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等定制化方案,產品和服務覆蓋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并與全球數百家知名電信運營商建立了深度合作。 天一泓科技此前主要做研發和銷售,近幾年才開始進軍先進智能制造業,在深圳僅有的1000多平方米廠房已無法滿足業務快速發展需求。“這里交通便利,我們過來只要1個小時。現在的高級白領都要住公寓、要有好的生活消費配套,普通的工廠滿足不了。我看這里的規劃,宿舍、商業配套都很完善,能夠滿足人才需求,留得住人,所以就來了這里。”惠州市天一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遠峰告訴記者,該公司購買了6000多平方米的廠房,初始投資3000萬元左右,下月就能投產了,年內產值將達1億元左右。 “在產業園全面投產運營后,我們力爭實現服務企業超350家,年產值達75億元、稅收達4億元,解決就業人口2萬人以上。”楊青山說,未來5年,該園區規劃培育2~3家企業上市;培養和引進3~5名科技創業領軍人才,新增1~2個國家級公共服務平臺,打造一個智能制造職業技術人才培養基地。 文/圖 記者林麗娟 魏怡蘭 通訊員黃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