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當,當……”7月3日上午9時25分,伴隨著洪亮的開市鐘聲,國內聚苯乙烯行業領域的代表性企業之一——惠州仁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仁信新材”,股票代碼為“301395”)正式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
這是惠州的第18家A股上市公司,也是大亞灣開發區第一家主體在石化園區內、惠州首家專注生產石化新材料的A股上市公司。市金融工作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一直以來,惠州金融工作部門堅持服務實體經濟不動搖,堅持制造業當家,圍繞我市電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為核心的“2+1”現代產業集群,通過政銀企專場對接會、加強產品和服務創新等有效匯聚金融資源賦能實體產業,同時大力推進發展利用資本市場和企業上市工作,加強擬上市企業的培訓輔導,推動惠州企業借助資本市場力量做大做強。
惠州首家專注生產石化新材料A股上市公司
仁信新材上市后,成為惠州首家專注生產石化新材料的A股上市公司,對惠州做強“2+1”現代產業集群可謂意義重大。公開資料顯示,仁信新材位于惠州市大亞灣石化園區內,成立于2011年,主營業務為專業從事聚苯乙烯高分子新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聚苯乙烯應用廣泛,經加工成型后可應用于光學顯示、家用電器、日用品、包裝等領域。
自2014年正式投產以來,仁信新材已經逐步發展成為國內生產、銷售聚苯乙烯規模較大、技術水平較為領先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在聚苯乙烯行業具有重大市場影響力,并被工信部認定為第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其招股說明書還提到,截至報告期期末(2022年末),仁信新材總共擁有年產30萬噸聚苯乙烯高分子新材料的設計生產能力,是華南地區最大的PS(聚苯乙烯)生產企業,也是全國排名第四的PS生產企業。
在上市儀式上,惠州仁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邱漢周說,仁信新材正式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是公司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仁信新材是我國聚苯乙烯行業的代表性企業之一,通過不斷的技術積累,已系統掌握使用連續本體法生產聚苯乙烯的生產工藝,也擁有較強的產品配方研發設計能力。公司不僅有豐富產品系列,能夠有效滿足不同領域客戶應用需求,還能保持產品質量穩定,在主要技術指標上亦能達到行業相對領先水平。上市后,仁信新材將努力實現產品和資本的良性循環,以優異的經營業績回饋員工、回饋股東、回饋社會,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據悉,從2020年到2022年,仁信新材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11315.80萬元、169765.98萬元、244132.98萬元,呈現穩定增長態勢。本次上市,仁信新材共公開發行新股3623.00萬股,所募集資金將投入于“年產18萬噸聚苯乙烯新材料擴建項目”、“惠州仁信新材料三期項目”、“聚苯乙烯1號和2號生產線設備更新項目”以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上半年舉辦多場上市培訓輔導活動
仁信新材成功上市,是我市堅持發展實體經濟、堅持推動民營企業發展的又一成果體現。記者從市金融工作局了解到,一直以來,我市大力發展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寬融資渠道,2023年,將力爭推動5家企業在境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掛牌上市。截至目前,已有廣東浩博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惠州仁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兩家企業成功登陸多層次資本市場。
市金融工作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市高度重視企業上市工作,為加快推進企業上市,加強擬上市企業服務,市金融工作局充分發揮市發展利用資本市場工作領導小組作用,指導各縣(區)建立服務引導和部門協同配合機制,對擬上市企業按照“一事一議”的原則,及時解決制約企業上市的問題和困難。
同時,加強企業上市挖掘培育。市金融工作局定期對全市范圍內實體企業情況進行梳理,通過現場指導、專題培訓班、綜合培訓會等多種方式,提供針對性的政策指導和幫助。
據悉,今年以來,市金融工作局已舉辦多場相關輔導培訓活動。比如今年2月,為進一步幫助企業了解資本市場最新政策及市場動態,搶抓北交所擴容新機遇,市金融工作局就組織舉辦了2023年“匯聚金融 賦能實體”——金融支持高質量發展之北交所上市服務專題活動,并特別邀請了北交所華南區域副首席代表孫財樂參加培訓;今年3月,為進一步幫助我市金融工作系統干部、擬上市企業深入了解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和資本市場最新形勢,市金融工作局會同深交所在資本市場學院舉辦了2023年全面注冊制系列培訓惠州專場活動,培訓活動分為專題授課、參觀深圳上市公司、走進深交所等三個部分。
此外,在今年5月、6月,又分別舉辦了2023年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與股權管理講座、2023年惠州擬上市企業數字化財務管理規范交流會等相關活動。
記者劉煒煒 通訊員曹妤 蔡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