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是嶺南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深入挖掘惠州歷史文化資源,助力惠州文明探源,6月6日,惠州日報社“惠州文明探源行”大型調研采訪活動啟動。接下來,惠州日報社將組織優秀骨干記者力量,邀請專家學者加入調研采訪團,讓文物發聲、讓歷史說話、讓文化發力,生動呈現多姿多彩的惠州文明脈絡,推動優秀文化在惠州的傳承和弘揚,不斷提升惠州文明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山西運城考察時強調,要深入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市委十二屆七次全會報告指出:“實施名城文化提升行動,深入開展縛婁古國、梁化舊邦等探源工程,講好蘇東坡寓惠、葛洪懸壺濟世、東征東縱等歷史文化故事,煥發時代新魅力。”2024年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開展以縛婁古國、梁化古郡為代表的早期文明探源工程,加強橫嶺山、銀崗窯等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推進以白馬窯址為中心的‘海絲’史跡保護利用”。
惠州日報社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惠州文明探源行”活動,將秉持文化自信、城市自信、黨媒自信“三個自信”的原則,通過石器文明、青銅文明、陶瓷文明、古城文明、海洋文明等十余個報道主題,傾力打造系列精品項目。通過深入探源惠州文明,厘清其發展脈絡,貫通古今智慧,從而汲取深厚的文化自信力量,為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注入新的強大精神力量;通過深入探源惠州文明,致力于深耕城市文化之根,強化黨媒的引領與擔當,肩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并將其融入新聞實踐。在大型調研采訪結束之后,惠州日報社將推出一系列深度報道、一部高質量惠州文明紀錄片、撰寫一份有高價值的調研報告,以及系列精品項目等,履行社會責任,提升報社文化能見度,塑造城市文化品牌。
在“惠州文明探源行”大型調研采訪活動座談會上,惠州市博物館負責人鐘雪平、惠州學院政法系包國滔副教授、惠州市東平窯陶瓷藝術研究院院長余小倫等作為專家代表參加活動。專家代表紛紛點贊“惠州文明探源行”大型調研采訪活動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并對活動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
記者龔妍 譚琳 侯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