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大亞灣海域一角。 惠州東江圖片社供圖
禁止進入大亞灣水產資源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禁止在自然保護區的緩沖區開展旅游和生產經營活動……日前,記者從惠州市自然資源局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獲悉,為切實做好海島及周邊海域保護工作,大亞灣開發區發布《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關于加強海島管理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加強行政區域內無居民海島及周邊海洋環境的管理,保護海域、海島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
惠州是廣東省海洋大市,海域面積452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度281.4公里,豐富的海洋資源稟賦給了城市發展無限的藍色空間,成為引領經濟發展的“藍色引擎”。其中,大亞灣海域面積達1300平方公里,黃金海岸線達63.1公里,海水清澈干凈,沙灘綿延曲折,沙質柔軟細膩,近海擁有近百個千姿百態的島嶼,呈彎月狀分布,被譽為“海上小桂林”。
隨著濱海產業的不斷發展,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海洋資源,成為發展海洋經濟、推動綠色發展和提升海洋生態系統質量的內生需求,海域、海島的管理也成為當務之急。
記者看到,《通告》明確,對于未經批準利用的無居民海島,應當維持現狀;禁止采石、挖海砂、采伐林木以及進行生產、建設、旅游等活動;嚴格限制在無居民海島采集生物和非生物樣本;因教學、科學研究確需采集的,應當報經海島所在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門批準。
在水產資源方面,位于大亞灣的廣東大亞灣水產資源省級自然保護區是我省最大的海洋自然保護區,也是我國南海的水產資源種質資源庫,有“南海海洋生物博物館”之稱。
自然保護區成為保護的重中之重。《通告》要求,未經批準,禁止進入大亞灣水產資源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禁止在大亞灣水產資源自然保護區的緩沖區開展旅游和生產經營活動;若要在大亞灣水產資源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開展參觀、旅游活動的,須由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提出方案并經省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批準,必須按照批準的方案進行,并加強管理;進入自然保護區參觀、旅游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服從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的管理。同時明確,嚴禁開設與自然保護區保護方向不一致的參觀、旅游項目。
對于違規行為,《通告》明確了懲罰措施:對于船舶擅自進入、停靠國家禁止、限制進入的水域或者島嶼的,對船舶負責人及有關責任人員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下拘留,并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對拒絕、阻礙執法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海警、公安部門將依法處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目前,《通告》已正式執行。針對條款未盡事宜則明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對造成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系統破壞的,依法追究當事人的民事責任。非法登島發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員生命財產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通告》旨在號召社會大眾積極參與海島保護工作,自覺遵守海域、海島保護的規定。”市自然資源局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遵守海島保護法律的義務,并有權向海洋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舉報違反海島保護法律、破壞海島生態的行為。
記者邱若蓉 通訊員鄒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