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務公開 >> 惠州動向
政策解讀

“最強大腦”聚惠 共探“低碳”未來

發布時間:2024-11-22 10:27:49 來源:惠州日報
瀏覽字號:
分享到:

  “惠州的大亞灣區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集群研究項目是目前全球規劃建設最大的海上規?;疌CS/CCUS集群項目,可以為惠州未來30年高質量發展鋪平道路?!薄盎葜菀ㄔO一個世界一流的中試基地,構建協同攻關新范式,建成粵港澳大灣區關鍵技術攻堅基地、成果集成轉化基地和創新人才匯聚基地?!薄?/p>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低碳革命。11月18日至19日,2024大灣區科學論壇碳中和分論壇暨惠州能源材料創新發展大會在惠州舉行。白春禮、張鎖江、彭孝軍、孫麗麗、張久俊、唐軍旺等國內外院士,以及來自科研機構、高校、企業等的近30名“最強大腦”齊聚惠州。他們以“低碳科技革命促進新質生產力”為主題,分享促進低碳技術發展的新理論、新方法,前沿科研成果及最新技術產業化情況,共探“低碳”科技革命發展下的未來產業。


  建世界一流中試平臺,打造大灣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首選地

  惠州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產值已突破3479億元,大亞灣石化區連續六年蟬聯“中國化工園區30強”第一。在“雙碳”目標深入推進的當下,傳統煉化產業轉型升級成為必答題,以石化產業為核心支柱產業的惠州如何向低碳發展轉型也因此備受關注。

  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鎖江介紹“綠色能源與新材料”科技示范工程和發展戰略時表示,碳中和對惠州是挑戰更是機遇。

  他認為,石化產業持續向下游新材料產業延伸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葜莸靥幋鬄硡^,擁有廣闊的海域,具備統籌發展風、光、核、氫等新能源的基礎優勢,同時也具備發展儲能產業的良好條件。這兩條路徑都利于惠州構建化工與新能源耦合的儲能新型產業體系,從而形成巨大的增量市場,培育新質生產力。

  此外,惠州產業政策利好,產業基礎雄厚,適宜在低碳轉型中大力開展重大技術攻關,推動新科研成果和新技術的產業化,積極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首選地,為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建設貢獻力量。

  記者在論壇上了解到,在惠州市政府及大亞灣區管委會支持下建立的惠州市綠色能源與新材料研究院,正立足惠州,面向綠色低碳產業發展需求,開展了“136”科研方向布局。即聚焦化石能源材料產業轉型一個核心,在石油裂解及高值利用、氣體分離與CO2利用、新能源新材料3大領域,部署了CO2捕集及轉化合成碳酸酯/聚碳技術、芯片高端材料研發等6大任務。目前部分成果已實現產業化,部分技術正在推進產業化。

  張鎖江還提出,盡管我國基礎研究成果豐碩,但“科研之花”結出“產業之果”的過程仍面臨轉化瓶頸,關鍵在于缺少用于新成果、新技術可行性、穩定性、經濟性驗證的中試平臺。

  今年10月,國家出臺國標《化工園區中試基地建設導則》,將于明年5月起正式實施。工信部與國家發改委聯合發文提出,計劃到2027年,在有條件的地方培育建設一批省部級制造業中試平臺,遴選認定若干個輻射范圍大、轉化能力強、發展機制好、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家制造業中試平臺,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惠州正大力推動石化及新材料產業研發中試基地建設,并計劃將其納入國家“十五五”規劃。“這個平臺要按照世界一流的水準來建設,要突破傳統的科研院校到中試到企業的單線接力研發轉化模式,構建起立體協同攻關的轉化新范式,真正打造成大灣區關鍵技術攻堅基地、成果集成轉化基地、創新人才匯聚基地。”張鎖江表示,如此才能真正高效支撐新質生產力培育和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論壇上,惠州市綠色能源與新材料研究院院長董海峰表示,除石化新材料領域外,研究院未來將建設電子信息材料技術研發中心,突破電子材料和電子化學品“卡脖子”技術,助力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和電子信息產業協同聯動發展。


  惠州將建全球最大海上規?;疌CS/CCUS集群項目

  石化領域是一個龐大的工業體系,支撐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但它同時也是高碳排放的行業。如何推動石化領域降碳是參加論壇的專家和嘉賓們普遍關注的議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麗麗作《石化過程減碳與CCUS技術融合創新發展》主題報告時稱,石化行業燃料燃燒不僅是CO2的排放源,工藝過程也是主要的排放源,煉油和化工領域現有技術和裝備很難實現碳排放的大幅度下降,石化行業實現“雙碳”目標面臨巨大挑戰。因此,她認為,既要創新石化過程減碳技術,也要構建末端治理路徑,推動石化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孫麗麗表示,在這一背景下,我國已加快CCUS技術研發和示范項目布局,全國已有30多個CCUS示范應用項目具備CO2大規模捕集、利用與封存的工程能力,形成了CO2捕集、利用和封存的全流程技術體系,正在積極籌備全流程CCUS產業集群。

  CCUS是指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即將CO2從工業過程、能源利用或大氣中分離出來,直接加以利用或注入地層或海洋封存,以實現CO2永久減排的過程。相比CCS(碳捕集與封存),CCUS可以將CO2資源化,產生經濟效益,更具有實操性。

  孫麗麗表示,過程減碳與CCUS技術發展同步融合創新,系統攻關關鍵技術,不但可以提升融合創新的整體效能,使石化行業加快減少碳排放,還有助我國打造現代化能源體系。

  中海油海洋油氣勘探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米立軍專注于海洋CCUS技術領域。在作《中國海域CCUS技術進展及發展前景》報告時,他表示,全球科學界普遍認為CCUS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實現凈零排放的必然選擇。“當前,全球范圍內CCUS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荷蘭、美國、挪威等多國均在推動CCUS項目建設。據國際能源署推估,2060年CCUS減碳量將達到49億噸。”

  米立軍表示,根據目前各國的CCUS項目布局,到2030年,海洋CCUS將超過陸地埋存,成為CO2封存的主戰場和新增長點。主要原因是全球經濟發達地區大多位于沿海,也是碳排放的集中地,海洋封存距離短,成本和經濟性比陸地CCUS優,且海洋封存安全性高,還不占用工業用地?!拔覈鴸|部沿海碳排放強度占全國的45%,海上潛在封存盆地緊鄰珠三角等經濟中心,源匯匹配程度高,海洋封存潛力巨大,有廣闊的發展前景?!?/p>

  但海域CCUS還需要攻關一些關鍵技術,目前我國正大力打造海域CCUS示范工程,著力構建從基礎理論到技術方法到裝備產品的全鏈條海洋CCUS技術系統。例如渤中區域百萬噸級驅封一體化CCUS中心,首個海上CCS示范項目恩平(15-1)示范項目等。

  而大亞灣千萬噸級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S/CCUS)項目將是全球首個千萬噸級海洋CCUS項目。2022年,中海油、省發改委、殼牌和??松梨诠餐炇鹆隧椖空徑鈧渫?。米立軍表示,目前該項目正在穩步推動,處于研究基本設計階段。該項目將分期建設,總建設周期將達10年以上,建成后不但能解決惠州石化產業碳減排問題,為惠州石化產業未來30年的發展鋪平降碳道路,還能促進我國海洋CCS/CCUS全產業鏈技術體系建設。

  “未來我國海洋CCUS示范將向集群化、全鏈條產業化方向發展?!彼硎?,中海油正立足“雙碳”目標,加快自主創新構建海上特色CCUS技術體系,推動全鏈條技術發展。展望未來,中海油將推動海洋CCUS技術向精細化發展,推動示范向集群化、全產業鏈發展,推動海洋CCUS向智能化、多能協同方向發展。

記者馮麗均 林麗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乱码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视频国产| a级毛片在线免费| 欧洲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eeuss影院免费92242部|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电影|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爽| 永久在线免费观看| 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 亚洲精品白色在线发布| 黑色丝袜小舞被躁翻了3d| 岳又湿又紧粗又长进去好舒服|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 91高清免费国产自产拍2021| 日本娇小xxxⅹhd成人用品| 人人爽天天爽夜夜爽曰| 麻豆91免费视频|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偷偷亚洲女人天堂观看欧| 国产麻豆剧看黄在线观看| 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欧美色图综合网| 啊灬啊灬啊灬快好深在线观看 | 欧美videosdesexo肥婆| 动漫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欧美日在线观看| 太粗太长岳受不了了| 久久在精品线影院精品国产| 特黄特黄一级高清免费大片|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2022国产精品视频| 日韩美女va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视频网| 老司机成人影院| 国产热の有码热の无码视频| eeuss影院www在线观看免费| 散步乳栓项圈尾巴乳环小说|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