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陽消防指戰員剛下抗洪前線,立即轉戰惠陽區淡水、秋長清淤。記者譚琳 通訊員惠消宣 攝
8月6日,我市惠陽、仲愷等遭受洪澇侵襲的區域,積水已明顯下降。全市各縣區在持續緊抓防汛工作不放松的同時,積極組織黨員干部群眾投身到街道清淤、環境消殺等災后重建工作,全力恢復家園整潔,有序復工復產。
黨群攜手清理家園 共筑整潔防線
8月6日清晨,雨后的惠陽區淡水街道恢復清朗,前一天受淹的區域一片忙碌,黨員干部和群眾一起忙著清理家園:在壩尾街,環衛人員正拿著掃帚和高壓水槍清理地板;在淡水墟文化特色街區,炸串店曹先生夫婦一邊清理積水淤泥,一邊毫不猶豫地將在洪水中變質的食材丟棄,“做餐飲的,寧可自己虧,也不能讓顧客吃壞肚子”;在淡水河北岸的橋背永興路,來淡水打拼十余年的梅州人戴先生與老鄉在清理泡壞的門窗,雖心疼卻堅信“生活總要繼續”。
記者從惠陽區市容環境衛生事務中心獲悉,經過一天的集中作業,城區主要路段積水已基本排除,道路淤泥、垃圾清理完畢,部分路段環境衛生狀況恢復至暴雨前水平。
清淤戰場,消防“火焰藍”在行動。惠州市消防救援力量迅速集結,全力投入災后清淤排澇攻堅戰。惠陽區消防救援大隊剛下抗洪前線,立即轉戰惠陽區淡水、秋長清淤戰場;惠城區消防救援大隊33名增援人員火速馳援。泥濘中,“火焰藍”身影奮力揮舞鐵鍬,深一腳淺一腳清運泥塊雜物,用高壓水槍沖刷路面。
地下車庫積水成為影響居民返家和設施安全的關鍵難題。惠陽牧云左岸公館、源豐樓等小區地下車庫淪為“蓄水池”,淡水、永湖消防救援站迅速調用消防車排水作業;在惠東平海,某小區地下車庫浸水,平海消防救援站立即調派救援力量全力排水。
積水退去后,在清理家園的同時,消殺工作至關重要。8月6日,仲愷雨勢減弱,積水逐漸退去。為避免遭受雨水浸泡后病蟲害孳生,結合愛國衛生運動,陳江、惠環、潼僑組織黨員干部、物業工作人員、保潔人員、消殺隊、志愿者等多方力量開展暴雨后環境整治行動,重點清理積水、衛生死角,并對易孳生蚊蟲的重點區域進行了全面、細致的噴灑消毒,切實管控蚊媒孳生。
記者從惠陽區疾控中心獲悉,惠陽計劃于8月7日9時開始依次對淡水橋背、老街、壩尾社區、秋長白石片區等重災區使用車載大型消殺器材和背負式電動噴霧器材,對重災區域街道路面、村間小道進行全覆蓋消殺,防止水災后蚊蟲的孳生和霍亂、痢疾等介水傳染病的暴發。
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生活秩序逐步恢復
隨著強降雨影響逐漸減弱,我市各縣區在筑牢防汛安全底線的同時,緊鑼密鼓推進復工復產與生活秩序恢復。
惠城區三防指揮部于8月6日16時30分起終止“五停”指令,實施“五復”(復課、復工、復產、復運、復業)措施。連日強降雨導致土壤含水量大,發生次生災害風險高,請廣大市民要注意遠離山邊、水邊、低洼等危險區域,惠城各級各部門將繼續保持高度警惕,有序開展“五復”工作,確保安全。
龍門縣于8月6日中午將防汛應急響應調整為Ⅱ級,并同步終止“五停”指令。縣城沿街商鋪陸續開門營業,餐廳飯館開門迎接食客。
鄉村地區同樣加快復工復產。地派鎮合子村的駐村工作隊員、村干部與環衛工人并肩作戰,手持鐵鍬清理道路淤泥,確保車輛行人安全通行;農業部門技術人員來到田間地頭,指導農戶排查積水、疏通溝渠,為接下來的復耕復產打好基礎。
自8月6日9時起,大亞灣開發區有序恢復常態管控,嚴把安全關口。全區危化品運輸車輛、客運車輛轉入常態管控;沿河、沿海、庫區周邊等臨水區域、臨山區域及涉及高空作業的在建工程仍繼續停工,其余在建工地恢復正常作業,轉入常態管控;全區濱海浴場岸上區域轉入常態管控,水上活動區域仍嚴禁游客下海游玩;開放全區各海上船舶服務點,漁船有序出入。同時,加強對海上垂釣、海上訓練、潛水、無人島登島等活動的管控;全區中小學校、幼兒園、培訓機構有序復課,轉入常態管控。
雨緩防線不松,織密雨后安全防護網
雨勢雖緩,防線不松。我市各縣區黨員干部仍堅守在防汛一線,做好防御工作,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8月6日上午,博羅縣石灣鎮降雨持續,石灣村部分道路受淹。石灣村黨員干部兵分幾路,在轄區內的易澇點設置警示標志,引導車輛和行人繞行,努力保障群眾的出行安全。
受持續強降雨影響,龍溪街道轄區內河流水位快速上漲,街道統籌調度各方力量對江邊、水庫、易澇點等重點區域進行巡查排查,對山體滑坡易發點、積水隱患點等拉設安全警戒線隔離;同時,對重點人群(獨居老人、殘疾人等)逐戶進行排查,做到應轉盡轉,全力織密織牢防汛安全防護網。
8月6日14時20分,龍門縣氣象臺解除暴雨橙色預警信號,但特別強調“連日強降雨導致土壤含水量飽和,地質災害存在滯后性”,提醒各地持續做好防御。全縣迅速行動,織密雨后安全網:地派鎮在水流湍急的地派河兩岸拉起醒目的警戒線,安排專人輪班巡查勸導,嚴防群眾靠近危險水域;龍華鎮公路事務中心工作人員冒雨清理國道355線排水渠內的樹枝、碎石,確保雨水排放暢通無阻;永漢鎮組織專業隊伍對公共廁所、下水道、垃圾桶等重點區域開展集中消殺,從源頭阻斷病菌孳生傳播。
針對強降雨引發的險情,搶險救援持續發力。日前,龍門縣地派鎮合子村因邊坡坍塌導致自來水管斷裂,多戶村民用水中斷。鎮政府迅速組織施工隊伍進場搶修。“此次險情為上游桂峰山積水持續沖刷邊坡路段至塌方所致。為盡快恢復村民正常用水,施工人員正爭分奪秒更換受損管道,爭取盡快恢復供水。”地派鎮相關負責人說。
受持續強降雨影響,仲愷高新區惠環街道部分區域出現山體滑坡、道路積水等險情。8月6日,街道組織專項工作組對轄區山體邊坡、地質災害隱患點、削坡建房等重點區域開展拉網式排查,并統計受災情況,全力做好雨后恢復工作。陳江街道工作人員對轄區內房屋,特別是存在風險隱患的房屋進行了仔細排查。目前巡查情況顯示,相關房屋狀況正常,未發生坍塌等險情,居民安全得到保障。
自5日起,潼湖鎮受水位上漲及局部漫溢影響,累計轉移群眾1231人,同步啟用12個應急避難場所。面對險情,當地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截至目前,東岸涌上游的潼湖平塘水位已呈逐步回落態勢。此次漫溢事件未造成人員傷亡,相關后續處置工作正有序推進。
記者謝菁菁 黃尉宏 許文昌 李燕文 黃宇翔 匡湘鄂 鐘瑋 劉豪偉 譚琳
通訊員徐小鳳 劉纖纖 惠消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