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自動化生產車間。記者楊建業 攝
惠州,處處洋溢著產業發展的蓬勃活力。近日,全省人大助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珠三角片區)交流會在惠召開,珠三角九市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及部分全國、省人大代表齊聚一堂,通過實地調研、座談交流,共同探討人大在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的定位與路徑。
集思廣益
代表聯絡站成企業“娘家”
在仲愷高新區電子信息行業人大代表聯絡站,一塊電子屏實時顯示企業訴求的處理進度。“我們通過‘數字人大’平臺,實現民意‘一鍵直達’。”聯絡站相關負責人介紹,不久前,聯絡站推動解決了仲愷公園門口路段交通安全隱患問題,從發現問題到完成改造僅用了一個月。
聯絡站不僅是民意溝通的窗口,更是產業協同的平臺。駐站代表涵蓋TCL、德賽、億緯鋰能等企業,他們定期組織行業講座和企業走訪,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作。“聯絡站就像企業的‘娘家’,有問題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一位企業代表感慨道。
在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展廳里,研發人員向調研組展示了最新研發的儲能電池產品。“我們的研發團隊超過6000人,累計申請專利超1萬項。”公司負責人介紹,億緯鋰能鋰原電池自2016年起連續8年銷售額及出口額位列國內第一,2023年圓柱電池出貨量位列全球前四、國內第一。
走進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規劃圖上的藍圖正逐步變為現實。“目前已引進項目350宗,計劃總投資約572.6億元。”園區相關負責人說,人大持續監督推動,為園區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惠州市德賽西威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展廳,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的最新成果引人注目,2022年至2023年該公司在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域控、顯示系統、泊車系統等多個細分領域市場占有率國內第一。公司負責人表示,人大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努力,讓企業能夠心無旁騖謀發展。
法治保障
九市創新實踐護航產業發展
“辦電時間縮短30%,這得益于《惠州市供電設施管理和供電服務條例》的創新設計。”惠州市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條例首創的“用電需求提前獲取機制”和“守信激勵措施”讓企業感受到了法治的溫度。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分享了深圳人工智能產業促進條例等的實踐。“條例實施后,我們開展了執法檢查,推動解決了企業算力不足等實際問題。”深圳還建立了25個人大代表行業和產業聯系點,其中金融產業聯系點推動融資1.1億元,惠及30余家企業。
廣州市人大常委會以立法鎖定產業發展空間。“我們制定了全國超大城市第一部國土空間規劃條例,避免‘一任領導、一套規劃’。”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他們還為智能網聯汽車、低空經濟等新興領域提供法律保障,搶占產業發展先機。
佛山市人大常委會的監督工作頗具特色。“我們連續多年開展專題詢問,市長帶頭應詢,確保問出‘痛點’、問出‘辣味’、問出實效。”佛山市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說,通過這種監督方式推動了產業政策的落地落實。
東莞市人大探索建立營商環境監測點。“我們在企業設立監測點,讓人大監督直達營商環境第一線。”東莞市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監測點已收集企業訴求23項,推動“綜合只驗一次”等改革落地。
珠海市創新構建“2+2+N”工作模式,在全省率先出臺低空交通建設管理條例和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條例。“我們要用法治為產業發展清障搭臺。”珠海市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說。
中山市以“六個高”推進工作,在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基礎上開展低效用地再開發立法。“釋放產業空間,就是釋放發展潛力。”中山市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強調。
江門市連續31年開展“代表約見市長”活動,推動解決了商圈升級、產業配套等一批具體問題。“這個傳統要堅持下去,讓民意直通決策層。”江門市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
肇慶市組建6個產業工作專班,創新開展“五個一”工作,即組建一支代表專業小組、走訪聯系一批企業、開展一系列調研、每個專班舉辦一場面對面活動、推動辦理好一批代表建議。“我們要把代表履職融入產業發展全過程。”肇慶市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說。
代表建言
將稔平半島打造成海洋經濟先導區
“惠東年產女鞋近10億雙,但多數企業仍處于以量取勝、低價競爭的發展階段。”全國人大代表黃艷建議,建立“共享車間”模式,降低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門檻。她還呼吁將稔平半島打造為海洋經濟先導區:“這里區位優勢獨特,海洋資源豐富,完全有能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全國人大代表楊青春關注區域協同發展:“建議將深莞惠協同發展區納入省‘十五五’規劃,推動三城優勢互補。”她還提到惠州機場的潛力:“強化貨運功能,與深圳機場形成互補,協同建立都市圈航空樞紐體系。”
省人大代表田勝思從縣(區)實踐出發提出建議:“支持惠州打造國家級集疏運基地,推動更多園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他還呼吁出臺“工改商”政策規范:“老城區土地資源緊張,需要政策指引盤活土地資源,拓展發展空間。”
“惠東縣碧山村具備打造國家級自行車運動基地的天然條件。”省人大代表陳桂榮說,“這里即將舉辦國家級賽事,我們要把體育與產業深度融合,讓惠東戶外裝備企業借勢騰升、形成集群。”
省人大代表陳志勇從企業視角提出建議:“推行‘校企雙聘制’,讓企業工程師走進課堂,教授深入車間。”他還建議推動人工智能與產業“三化”深度融合,支持企業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化空間,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升級。
從代表聯絡站的基層實踐,到各地人大的制度創新;從立法引領的宏觀布局,到監督推動的精準發力;從企業家的真知灼見,到人大代表的務實建言,這場交流會,不僅是一次經驗分享、智慧碰撞,更是一次力量的凝聚、共識的升華。法治的引領與保障,正轉化為產業變革的強勁動能;人大代表的躬身履職,正融入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記者游璇鈺 通訊員陳瑞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