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特別是特殊困難老年人,作為社會弱勢群體,需要我們給予特別的關心和重點服務。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他們在生理、心理以及社會生活等多個層面都會面臨各種變化和挑戰,這些變化和挑戰可能會讓他們感到迷茫和無助。針對這一現狀,惠州市“雙百”社工積極投身于關愛與服務特殊困難老年人工作中,通過溫情相伴,為老年人織密織牢防護網,用實際行動深刻詮釋對老年人的深切關懷與尊重。
一、重生希望——老年危機干預
龍門縣龍城街道社工站:一位特困老年人突感身體不適,致電社工求助,社工立即進行緊急危機介入,迅速送老人前往醫院就醫,并及時上報情況。經醫生診斷,老人初步確診為“腦梗塞”,把握住了早期干預的最佳時機,使老人轉危為安。

惠東縣九龍峰管理委員會社工站:吳伯因摔倒導致股骨骨折,癱瘓在床且缺乏照料,進而產生了自殺念頭,并有割腕未遂的經歷。對此,社工為吳伯提供了心理支持和情緒輔導,并構建了一個支持網絡。鑒于吳伯的實際需求,社工目前正計劃協助他申請入住養老院,以保障他后續的生活能得到妥善照料。
二、預防勝于治療——老年風險防范
(一)寒暑相伴,風雨無憂
惠城區橋西街道社工站:在日常巡查中,發現服務對象盧叔居住的房屋年久失修,墻體開裂且整體傾斜。為保障盧叔人身安全,社工在下雨天將其轉移至旅館,并隨后為其申請了公租房,目前盧叔已搬離危房。

無論嚴寒酷暑,社工始終堅守崗位,保障特殊困難群體的安全。他們通過入戶走訪、電話、微信等多種方式,與服務對象保持緊密聯系,及時提醒防風、防雨、防寒,并對存在風險的對象的有關情況進行上報及轉移安置。
(二)防跌倒
惠陽區三和街道社工站:針對經濟困難、病重、失能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社工組織發起“積小善·成大愛”善暖三和項目,該項目借助義賣活動,有效整合社區閑置物資、熱心人力、愛心企業、公益組織及場地等資源,為至少30位長者提供預防跌倒服務。服務內容包括:“科技護老”,即為15位長者安裝防跌倒檢測報警設備;“志愿樂老”,即為30位長者提供志愿暖心營養包服務,并普及防跌、應急知識,進行心理關懷及上門義診等主題活動。
(三)居家安全
大亞灣西區街道社工站:重陽節前夕,為解決獨居和空巢老人居家安全問題,提升生活質量,特舉辦“愛滿重陽,獨居老人安全'翼'行”安全護航行動。社工為社區20戶獨居和空巢老人準備了安全護航包,并聯同社區志愿者入戶,耐心宣講居家安全知識,講解安全護航包內物品使用方法,為老人們送上貼心守護。

?。ㄗⅲ喊踩o航包內包括多項實用的物品,有社工專為特殊老人錄制的語音出門提醒器、家庭便攜應急包、小夜燈、防滑坐墊、放大鏡和指甲鉗等一系列貼心物品)
(四)防詐騙
博羅縣龍溪街道社工站:“守護晚年·點亮防詐燈塔”老年人防詐騙宣傳活動現場,社工通過介紹詐騙騙局、分享經驗、發放宣傳資料、以案說法及協助老人下載反詐軟件等多種形式,全面介紹養老詐騙與電信詐騙的作案特點、常見手法、危害性及有效防范措施。此次活動提升了老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識,使他們能夠辨識詐騙手段并學會應對,捂好自己的“錢袋子”,守住自己的養老錢。
三、在熟悉的環境里樂享晚年——老年社區照顧和支持網絡 (一)心理慰藉 惠東縣白花鎮社工站:母親節前夕,社工特地舉辦老年人茶話會,邀請子女不在身邊的老年母親參加,讓她們感受到社區“兒女們”的溫暖關懷?;顒又校绻ひ龑寢寕冇H手用扭扭棒編織花朵,并建議她們將這份滿載心意的作品贈送給在場的其他“母親”,以此傳遞溫情與愛意。 (二)社區互助
惠陽區沙田鎮社工站:社工站設立舊物回收點,引導捐贈閑置物品給特殊群體以物盡其用,未匹配的物品轉化為公益金,用于組織陪老年人做飯、改善居家環境,為行動不便老人理發等公益服務。
(三)多方資源聯動
惠陽區鎮隆鎮社工站:“關愛到家·福滿安宅——特殊困難老年人服務”項目構建資源與需求對接平臺,社工站聯系黨組織、志愿者、企業、商會、機關單位等資源,形成社區資源清單;同時,社工入戶走訪精準識別老年人服務需求,形成問題需求清單。項目依據資源,針對不同類型的特殊困難老年人精準施策,倡導企業黨支部、商會等公益資源“結對幫扶”,保障特殊困難老年人真正享受“關愛到家,福滿安宅”的服務。
(四)護老者支持
惠陽區淡水街道社工站:社工站組織開展“愛在身邊,護理有方”重殘照顧者及志愿者護理培訓活動,旨在通過專業培訓基礎護理知識,提升照顧者和志愿者的護理技能,并增強他們的同理心與責任感,為重殘低保人群提供更貼心、專業的服務。

社工站為滿足特殊困難老年人的服務需求,不僅重視其鄰居、朋友、親戚、家人等個人照顧網絡,還積極組建青年、中年、老年志愿者隊伍進行幫扶,并整合政府機構、市場組織、社會團體等資源,持續擴展特殊困難老年人的社區照顧網絡。
四、群體中的人——老年小組工作 龍門縣永漢鎮社工站:社工站成立“希望+”朝夕守護計劃之智慧助老智能手機學習小組,詳細講解并互動教學長者掌握下載軟件、使用微信、拍照、設置緊急聯系人及識別手機詐騙等基本操作,拓展老年人社交渠道,促進與親朋好友的互動交流,分享生活趣事及愛好。
五、我參與,我快樂——老年人社區參與
惠城區馬安鎮社工站:社工站在群樂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為期一周的“守望相助 溫暖你我”低齡老年人志愿服務能力建設小組活動,通過“啟能——培能——傳能——展能”路徑,提高低齡老年人志愿服務意識和能力,實現“老有所為”,共同構建睦鄰友好互助的和諧社區。

龍門縣藍田瑤族鄉社工站:3月農耕好季,上東村服務點社工與老年群體在農田播種希望。經施肥、拔草等勞作,6月中旬收獲蔬菜、玉米。7月,花生、黃豆成熟,社工組織分享收獲喜悅。
全市“雙百”社工站充分發揮橋梁與紐帶作用,打通為老服務“最后一米”,重視并滿足特殊困難老年人的需求,積極助力他們融入社區生活,豐富其晚年活動,使他們深切體會到黨和政府的溫暖與關懷。同時,營造尊老敬老的良好社會氛圍,切實增強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