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熟歲稔,九州飄香。6月18日上午,惠州市2025年荔枝助農產銷對接暨第八屆羅浮山荔枝文化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舉辦。本次活動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東省供銷合作聯社指導,博羅縣人民政府、惠州市農業農村局主辦,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博羅縣委宣傳部、博羅縣農業農村局等單位承辦。
產銷對接升級 促銷活動成果豐碩
本次活動以“惠州‘東坡荔’‘荔’助‘百千萬’”為主題,旨在通過荔枝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為“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增添亮色,并以講好東坡故事,推動三產融合助力惠州荔枝走向更廣闊的市場。活動現場舉行了10組采購商與供應商進行意向采購簽約儀式,邀請了美團科技有限公司、順豐速運(惠州)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參與,為惠州荔枝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采購簽約儀式
據悉,為持續開展“南品北上、北品南下”工作,深化推廣省際合作新模式,前期由市農業農村局組織的省外促銷活動聯絡的7家采購商、東西部協作“黔西南所需+惠州所能”的產業協作框架下鏈接的3家供應鏈企業、17個省外供銷系統供應鏈企業、6家省供銷直屬運營企業參與了此次活動,商談產銷合作,為后續銷售奠定基礎。
展示區現場,各縣區特色荔枝、加工產品和文創產品等悉數展出
活動現場精彩紛呈,展示了各品種荔枝及加工產品,發布了2025年羅浮山荔枝采摘地圖,推介了三條荔枝文化旅游線路。現場既能品嘗精品荔枝加工美食、飲品、果干,又能飽覽惠州荔枝眾多品種。最引人注目的數荔枝新品種“早巨荔1號(仙桃荔)”品種權區域授權儀式,這一新品種以其早熟、巨大果型和優質口感而備受矚目,其推廣將為荔枝產業帶來新的增長點。
千年傳承積淀 鑄就“荔枝黃金產區”
惠州地處北回歸線這一荔枝黃金種植帶,是千年荔枝文明傳承地、優質荔枝集聚地、嶺南荔枝主產區。荔枝種植歷史悠久,始于秦朝,盛于唐宋。900多年前,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東坡寓居惠州,寫下“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千古名句。而今,荔枝種植面積達39萬畝,桂味、糯米糍、妃子笑等傳統名優品種占比達80%,仙進奉、冰荔等新興優良品種蓬勃發展,這些品種具有果大、核小、焦核率高、可食率高,果肉渾似凝脂,口感清甜爽脆的共同特點。現擁有“羅浮山荔枝”“鎮隆荔枝”兩個地理標志品牌,4個荔枝專業鎮、15個專業村,紅美荔、雅時園、山前等8大綠色荔枝生產基地,亨達利、龍記等18家出口備案基地及加工廠。預計今年荔枝年產量12萬噸,其中桂味約5.7萬噸,糯米糍約2.9萬噸,妃子笑約1.7萬噸。果農們堅持綠色生態種植,精心呵護每一顆果實,秉持“不成熟不上市、不合格不上市”的原則,嚴格把控每一顆荔枝的品質。
荔枝果園
多元加工賦能 夯實全年供應根基
惠州始終致力于突破荔枝精深加工瓶頸,鼓勵支持企業加強技術工藝創新,于2021年入選農業農村部優勢產業集群,現已推出荔枝紅茶、果醋、果酒、果干、蘇打水等多樣化深加工產品,進一步延長產業鏈,做強“土特產”文章,推動荔枝“小產品”做成“大產業”,銷售從“季節上市”拓展為“全年供應”。美團科技有限公司、順豐速運(惠州)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的參與,荔枝生產經營主體、電商平臺、物流平臺的深度合作,既拓展了荔枝銷售渠道,降低了流通成本,又提升荔枝產業的整體效益,助力果農增收致富。
農文旅融合發展 繪就鄉村振興畫卷
產銷活動現場,惠州羅浮山荔枝IP“羅小荔”正式亮相,系列活動期間荔枝美食品鑒、采摘體驗,荔枝文化展覽、書畫藝術交流等活動輪番登場,豐富了惠州荔枝文化內涵,促進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荔枝產業的市場競爭力。
荔枝助農促銷工作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部署要求的重要舉措。惠州將以荔枝助農產銷對接活動為契機,著力打好“組合拳”,為“百千萬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