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十四五”全國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工作方案》、《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環境治理 嚴密防控環境風險的指導意見》(環固體〔2025〕10號)等文件要求,提升我市危險廢物信息化管理水平,近日,惠州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承辦了2025年危險廢物全過程信息化管理以及工業固體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培訓。惠州市生態環境局及各分局相關管理人員、全市危險廢物重點監管單位、大亞灣開發區產廢單位代表等近700人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加了培訓。

會議邀請了廣東省固體廢物和化學品環境中心專家黃潘賢科長到場授課,一是通過回顧國家、省固體廢物信息化管理發展歷程,剖析信息化管理對促進固體廢物環境管理的積極作用,強調推進危險廢物產生單位“五即”(危險廢物即產生、即包裝、即稱重、即打碼、即入庫)規范化建設的意義,指導危險廢物重點監管單位按要求精準建設,2025年12月底前實現全過程信息化管理。二是結合《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管理臺賬制定指南》、《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和管理臺賬制定技術導則》等法律、技術規范,講解如何利用廣東省固體廢物環境監管信息平臺建立健全環境管理臺賬,規范制作危險廢物識別標志、貯存場所管理,解讀危險廢物規范化非現場評估APP操作流程,督促指導企業高標準開展2025年度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自查整改工作。三是以案釋法,督促企業環保負責人建立健全獎懲分明、行之有效的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責任制度,落實主體責任,通過系統開展固體廢物自評自查自改,發揮企業自我糾錯作用,切實提高規范化環境管理水平。

會議要求
一是各縣區分局要提高思想站位,按照國家、省、市固體廢物信息化建設工作部署,強化業務培訓指導,精準幫扶轄區內危險廢物環境重點監管單位,建立分類分級推進計劃,按要求于2025年12月底前高質量完成危險廢物“五即”規范化建設與二維碼“一碼貫通”管理,切實提升危險廢物全過程監控和信息化溯源能力。
二是全市危險廢物重點監管單位要充分理解“五即”信息化建設意義,嚴格按省、市相關工作部署,加快按照電子管理臺賬數據采集與對接有關要求,安裝智能稱重計量設備、智能終端、掃碼設備、視頻監控等物聯網智能設備(鼓勵在現有物聯設備實施利舊改造),確保2025年底前完成智能設備安裝并與省固廢平臺聯網。
三是在進一步提升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水平基礎上,全市產廢單位要全面加強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貯存、轉移、利用及處置的全流程環境管理,進一步強化源頭減量與分類管控,強化監管與責任落實,逐步建成“源頭可控、過程可溯、利用高效、處置安全”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管理體系,有效防范環境風險,助力“無廢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