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洲島。
位于南海之濱的惠東是廣東省海洋漁業大縣,海域面積3200平方公里,綿延214.324公里的海岸線,66個大小海島星羅棋布。2021年,惠東縣發布了《關于編制惠東縣三角洲島、坪峙島和桑洲島保護和利用規劃項目的詢價公告》。公告提出,為加速推進惠東縣三角洲島、坪峙島和桑洲島等3個海島的保護和開發利用發展研究,將這3個島嶼功能定位為旅游用島。
經過近3年的系統規劃和開發,如今,海島發展步入正軌。未來,惠東縣將堅持“生態優先,海陸統籌,節約利用”原則,強化海域海島管理工作,做好重大戰略項目用海保障,開展“兩線之間”圖斑核查和海域海島日常巡查,通過優化海洋開發保護整體布局、構建具有地區競爭力的海洋產業體系,拉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藍色引擎”。
旅游開發
三角洲島差異化打造旅游產品
清澈湛藍的海水環繞著純天然的幼白沙灘,形狀各異的石頭分布其中,這就是巽寮灣海面上的三角洲島。三角洲島是惠東巽寮灣海域內的一座無居民島嶼,是旅游開發最早的島嶼,以風景秀麗優美著稱。近些年來,在惠東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推動以及經營方的努力下,三角洲島成為惠東具有代表性的濱海度假勝地,島上民宿也成了網紅民宿。
三角洲島旅游開發經營主要負責人李銘介紹,該島的海島民宿在“小紅書”成交數據和瀏覽熱度排名連續3年位居廣東第一,“今年觀滄海島宿被惠州市文廣旅體局評為15個最美民宿之一,同時通過了省文化和旅游廳和省民宿行業協會的綜合評定,成功通過惠州市唯一的丙級民宿驗收。”
近年來,三角洲島積極探索助推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在以保護修復為主的基礎上,轉變經營結構,著重差異化打造旅游產品,提供更多優質服務去吸引游客。
與此同時,還圍繞“讓更多人能夠消費得起”的目標,盡可能在保持原生態的基礎上提高自然景觀的可觀賞性,讓游客把更多注意力放到自然景觀上,從而提高海島游玩的性價比。
產業發展
為重點項目開辟用海審查審批“綠色通道”
沿著惠東214.324公里海岸線穿行,惠州LNG接收站、惠州港口海上風電場、太平嶺核電項目現場正在緊張有序施工,好招樓市級濕地公園已迎來眾多游客。近年來,惠東縣不斷強化要素保障,加大對海洋新能源、海洋與濱海旅游、海洋漁業產業等海洋重點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保障該縣海洋經濟發展重大戰略項目的合理用海需求。
惠東縣按照“主動對接、優化流程、跟蹤服務”工作要求,對列入國家、省重點產業的項目,開辟用海審查審批“綠色通道”。主動對接國家、省、市自然資源部門,積極指導重點龍頭企業,協調解決企業發展難題。優化涉海項目審批流程,搭建項目用海審批聯動機制,提高審批效率。強化項目跟蹤推進和協調服務,安排專人跟進用海申報和確權工作,加快項目落地建設投產。目前,一批重點用海項目已取得重大進展。中廣核惠州港口二PA、PB海上風電項目用海變更、惠東縣X211線鹽洲大橋危橋改造工程已取得省政府批復,惠州稔平環島高速公路項目、惠州港碧甲公共航道擴建工程已取得市政府用海批復。
用海管控
今年已開展海域海島日常巡查上百次
惠東縣深知,海洋資源在開發的同時,保護和治理工作必須跟上。近年來,為加強用海管控,對違法用海行為做到“早發現、早查處、早制止”,惠東縣自然資源局大力開展惠東縣新修測海岸線與原海岸線之間區域圖斑的劃定和梳理工作。目前,初步成果已通過市自然資源局、省自然資源廳初審,并根據國家審核反饋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
同時,惠東實行動態管控,定期開展海域海島巡查,針對涉及違法用海行為抓“小”抓“早”。通過招聘海域海島巡查協管員,每周開展大陸及有居民海島岸線巡查,及時將巡查發現情況通報縣海洋綜合執法部門和屬地鎮政府(管委會),做到“發現一宗、上報一宗”,有效遏制違法用海行為苗頭的出現,全面推進依法治海。今年以來,已開展海域海島日常巡查101次,巡查路程達6080公里,發現并通報違規用海線索10宗。
保護是為了更好地利用。據介紹,近年來,惠東縣堅持規劃引領,高質量完成《惠東縣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并于2023年9月通過縣政府批準實施,奮力為現代海洋經濟強縣建設開創新局面,為該縣海洋經濟發展擘畫新藍圖。
規劃顯示,“十四五”時期,惠東縣牢牢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歷史機遇,結合惠東縣獨特的區位與地理優勢,堅持特色發展、生態優先、創新驅動、山海統籌發展原則。未來,惠東縣將通過優化海洋開發保護整體布局、構建具有地區競爭力的海洋產業體系、奮力推進海洋經濟創新發展、持續推動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拓展海洋開放合作新格局等重要舉措,打造現代海洋經濟強縣、品牌旅游縣、能源科創物流基地以及海洋觀測預報示范縣,向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海洋經濟總量實現新增長、海洋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海洋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的目標邁進。
記者蔡偉健 賴金朗 特約通訊員葉衍達 通訊員黎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