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悅書香 相伴成長”親子閱讀活動現場。
“孩子們,良好的姿態能展現出你們的自信與風采……”日前,惠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了一場青少年禮儀培訓,這是惠城區“大地流彩”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系列活動的精彩一課。課堂上,禮儀導師親自示范,孩子們一起跟隨學習如何以端正的姿態和得體的舉止展現個人的內在修養。
據悉,為積極響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對夜間文化生活的需求,今年8月份起,惠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開啟“夜模式”,實現文明實踐“延時服務”。每周不定期于惠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多領域、多形式的“夜曉新風”“文明夜話”“悅享夜讀”“健康夜動”等文明實踐特色活動,持續拓展文明實踐的空間與廣度,推動文明實踐“活”起來、“熱”起來、“亮”起來。
多元活動豐富文化夜生活
夜色降臨,惠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變得熱鬧非凡。在一間洋溢著墨香的教室里,一群水墨畫愛好者正專注地揮毫潑墨,筆尖在宣紙上舞動,勾勒出一幅幅意境深遠的花木畫作。靜謐中只聽見筆觸紙面的細微聲響,學員們專注而滿足,沉浸在自己的藝術世界里。
轉角來到另一間教室,惠城區鵝城星光藝校的第一期課程正在進行,學員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各種舞蹈動作,臉上洋溢著快樂和自信。
青年禮儀培訓課結束后,初二學生高藝軒和記者分享道:“青年禮儀培訓讓我學到了很多實用的禮儀技巧,比如如何正確地問候、交談和表達感謝。我會把這些知識分享給身邊的同學,讓大家一起提升禮儀素養。”
據悉,有100余名市民朋友參加了當天活動,共同享受著文化夜生活帶來的獨特魅力,這一幕幕生動的情景,正是惠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夜模式”下的真實寫照,展現了惠城夜間文化生活的無限魅力。
記者了解到,為推動文明實踐優質活動資源走進基層、走進群眾,有效賦能惠城“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縱深推進,惠城區在全區范圍內實施“大地流彩——新時代文明實踐賦能‘百千萬工程’專項活動”。
“夜模式”作為“大地流彩”系列文明實踐活動的一個分支,將進一步豐富市民群眾夜間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促進文化交流與融合,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
“大地流彩”專項活動圍繞5方面開展
此外,惠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通過“夜模式”為市民帶來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從藝術培訓到文化體驗,從環保行動到傳統手工藝,滿足不同市民的文化需求。其中包括“惠城區鵝城星光藝校第一期”的連續課程,以“大地流彩”為主題的多項文明實踐活動,如“垃圾可變寶·分類更環保”親子撿跑活動、編繩五彩手鏈制作、青少年禮儀培訓、魔術表演以及“不辭長做嶺南人——東坡寓惠詩意少兒書畫印聯展”和“音樂隨身聽——國樂正當紅(七夕專場)”等特色文化活動。
活動不僅涵蓋了藝術、環保、教育和傳統文化等多個領域,還特別考慮到了不同年齡段,不同興趣愛好群體的不同需求,充分展現了惠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推動文明建設方面的努力與創新。
“‘大地流彩’專項活動圍繞推動創新理論下基層、主流價值下基層、暖心服務下基層、優質文化下基層和綠色理念下基層五大方面開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具體內容包括“宣講精彩”行動、“新風喝彩”行動、“惠民出彩”行動、“文藝炫彩”行動、“綠美增彩”行動等,以此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提供優質志愿服務、豐富基層文化供給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豐富惠城人民精神文化世界。
接下來,惠城區將繼續深化“大地流彩”專項行動,通過整合更多文明實踐資源,進一步下沉至基層一線,以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惠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惠城區文化館等相關部門將不斷探索創新活動形式,如夜間文化活動,同時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廣綠色理念,讓綠色發展成為社區共識;并以此為經驗,總結有效做法和經驗,形成長效工作機制,確保文明實踐活動的質量和效果,為“百千萬工程”增添更加豐富的文明內涵。
記者葉文青 通訊員吳凌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