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都制衣生產車間一片忙碌。
在產業鏈對接活動中,與會企業在產品展示區洽談。
攜手巨頭,鏈向全球。日前,在羅浮山嘉寶田羅浮洞天會議中心,博羅縣聯合時尚跨境B2C出海龍頭企業?——廣州希音國際進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希音公司”)舉辦紡織服裝行業產業鏈對接活動,與博羅的紡織服裝企業共謀發展,共話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之道,為博羅的紡織服裝和制鞋企業鏈接資源,讓博羅的紡織服裝產業走出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紡織服裝業是博羅傳統優勢產業,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市場潛力。推動傳統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是博羅在“百千萬工程”中,堅持制造業當家,做強實體經濟,做大縣域經濟的具體抓手之一。今年,博羅將時尚(家具、服裝)產業鏈列為全縣重點發展的九大產業鏈之一,致力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鏈的建設與發展。以建鏈強鏈為突破口,博羅縣紡織服裝業正加快升級、加速蛻變,綻放新活力。
攜手共贏
牽手跨境電商巨頭,鏈接市場新資源
當天,偌大的會場座無虛席,來自博羅、惠城、東莞及周邊地區的近300家紡織服裝行業的企業負責人認真聆聽招商政策宣講。在產品展示區,與會企業展示著各自的樣品,推介著自身的優勢;在商務洽談區,與會企業負責人在仔細詢問著加盟問題……與會企業鉚足勁拓展新市場,尋求更好的合作商機。
廣東大紅馬紡織新材料有限公司位于博羅縣園洲鎮,是一家專注于高端色織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對接活動還沒正式開始,該公司總經理鄭曉航就在樣品展區推薦起公司產品,吸引了不少客商前來圍觀。“有兩家意向企業負責人主動加了我的聯系方式。他們都是潛在客戶。”
“希音公司的跨境電商目前直接服務全球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消費者,覆蓋全品類產品。能與其牽手將是一次很大的商機。”廣東壕鑫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申義清說,活動給大家搭建了一個精準、高質的對接平臺,提供了很好的交流機會。
希音公司?專注于跨境電子商務,數字化?柔性供應鏈優勢非常突出。今年,希音公司加大投入,加快在博羅的發展步伐,將為博羅縣紡織服裝行業產業鏈的建設注入強大活力。這是博羅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鏈的建設與發展,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努力加強紡織服裝產業上下游企業的合作,助力上下游供應鏈、產業鏈的整體發展的有力舉措。
銷售是企業經營的末端環節,也是重要一環。此次對接會攜手跨境電商巨頭,打通了對接渠道,鏈接了有效的信息與資源,完成了產業鏈銷售環節的拼圖,讓與會企業看到了海外市場的廣闊前景。時尚(家具、服裝)產業鏈的建設與拓展,在此刻展現出了實際成效。這不僅為企業帶來商機,更向企業釋放了一連串積極信號,帶來更多的發展信心。
博羅縣科工信局有關負責人說,此次對接會促進了本地企業與知名企業的直接對話,為該縣的紡織服裝行業引入了新的市場資源。通過這次活動,展示了博羅紡織服裝行業的實力和潛力,提升了知名度和影響力,有助于吸引更多優質客戶和合作伙伴;促進時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交流,為后續企業間的合作提供了可能。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攜手希音這樣的領軍企業,能為紡織服裝企業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踐中,創造出新的典型經驗。
突破轉型
以“四化”助推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
博羅縣紡織服裝行業歷史悠久,產業基礎堅實,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市場潛力。園洲、石灣、龍溪等地是博羅縣紡織服裝行業的重點鎮街,其中園洲鎮還是“中國休閑服裝名鎮”。
縱觀博羅,目前,全縣共有制衣及服裝面料、新型材料、印染、繡花等服裝生產及配套企業800余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60家。從數量上看,紡織服裝及其相關企業數量并不少,但規上企業占比不大。2023年,全縣規上紡織服裝企業工業總產值50.7億元,按照博羅現有紡織服裝行業的規上企業數量計算,個體企業的平均年產值總體而言都不算大,龍頭效應并不明顯。另外,紡織服裝行業的規上企業在全縣規上工業企業的數量占比也不大。這些都意味著博羅紡織服裝行業有著巨大的成長空間。
隨著新型工業化浪潮的興起,與廣東乃至全國其他地區的傳統服裝行業一樣,博羅縣的紡織服裝行業亟待轉型升級,無論在品牌塑造、生產提效,還是在生產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等方面,都需要尋求新突破。受國際貿易形勢的影響,外貿型的紡織服裝企業受到了較大沖擊。廣東壕鑫實業有限公司在園洲鎮發展多年,是專業從事高檔化纖彈性面料設計、研發、生產、銷售的現代化紡織印染企業,其產品基本都是出口外銷。申義清說,目前,公司在繼續做好外貿訂單的同時,還在開拓國內市場,全力扭轉銷售的形勢。
如何把紡織服裝這一傳統優勢產業做優做強?近年來,博羅不斷加強對紡織服裝綠色轉型的引導和支持,全縣紡織服裝企業也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加強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博羅縣委十四屆七次全會上,該縣提出以“四化”助推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用好工業技改有效手段,開展“百企千項”示范行動,加快推動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現代家具等傳統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煥發新活力。“突出建鏈強鏈”也被提上了議程。博羅正牢牢抓住龍頭企業“一個點”,聯結產業鏈“一條線”,激活產業集群“一大片”。
于是,博羅實施“鏈長制”,制定重點產業鏈培育機制,協調解決產業鏈建設中的重要事項及“斷點”“痛點”“堵點”。今年4月,博羅正式印發《博羅縣構建“鏈長制”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按照“重點攻破、協調推進、科學布局”的原則,進一步鍛長板、補短板、固底板,推進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時尚(家具、服裝)產業鏈被列為博羅重點發展的九大產業鏈之一。
提質增效
強化自主品牌建設,加快產業集群發展
時尚(家具、服裝)產業鏈由縣人大常委會、縣科工信局、縣林業局牽頭負責,制定產業鏈培育機制,列出重點任務清單,將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責任時效化,切實推動資源要素向產業鏈集聚、政策措施向產業鏈群傾斜、工作力量向產業鏈群加強。
通過紡織服裝產業鏈的建強,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形勢持續向暖向好。在博羅縣石灣鎮,佳都(惠州)制衣有限公司(簡稱“佳都制衣”)已落戶10多年,是集研發、設計、生產和服務為一體的大型數字化紡織服裝生產企業,每年有300萬件成衣從這里出廠遠銷國內外。目前,佳都制衣已與12個國內外運動品牌建立合作,在國內同類企業中市場占有率達到近25%,也是華南地區最大的梭織類服裝生產企業。2023年11月29日,佳都制衣位于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起步區的新廠區奠基動工,計劃總投資約2億元,將建設集服裝設計、生產、銷售一體化的高端智能服飾制造產業園,建成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銷售總額約3.6億元。今年上半年,全縣紡織服裝產業鏈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23.6億元,增長12.2%,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建強產業鏈,鏈出明顯成效。今年7月,博羅縣制定出臺了《博羅縣加快推進時尚產業鏈(服裝產業鏈)發展實施方案》,建立了一個專班,以“一鏈一策”的精準施策方式,強化產業鏈招商,完善產業鏈培育機制,支持“鏈主”企業發展,推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以鏈引育產業,全力推進項目落地動工,為產業發展持續增添新動能。今年以來,全縣招商選資聯席會議審議通過紡織服裝產業項目7宗,計劃總投資44.6億元,達產后年產值達78億元。
紡織服裝業是傳統支柱產業、重要民生產業和國際優勢產業,國家和我省堅定推動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發展不動搖。省委、省政府把紡織服裝產業列為全省四大戰略性支柱產業之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以國家標準提升引領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支持企業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支持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提質增效,實現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紡織服裝也是我市的優勢傳統制造業,市場空間巨大。惠州市工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紡織服裝業這一優勢傳統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目前,我市紡織服裝產業正乘著國家和省的政策扶持東風,乘風破浪大步向前。
博羅有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該縣將加強產業發展規劃,充分利用園洲鎮產業發展優勢,強化自主品牌建設,持續擦亮“中國休閑服裝名鎮”的招牌。加快產業集群發展,規劃建設專業服裝產業園區,構建集生產、研發、產品展示、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園區,打造產業集聚發展平臺。加強招商引資,力爭3年內招引年產值超1億元以上的紡織服裝及配套企業10家以上。完善產業配套,籌建園洲服裝數據庫中心平臺,完善技術服務、商務中介服務、進出口服務等公共服務體系。在園洲紡織服裝行業協會的基礎上,籌備成立博羅縣紡織服裝協會,整合行業資源,發揮聚集優勢,實現產業抱團式發展。加快創新發展,引導紡織服裝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加快設備更新,實現智能化、智慧化、數字化變革。
起筆繪夢想,歷史續新篇。博羅將政行企協同,敢作善為抓落實,推動紡織服裝業持續高質量發展,以紡織服裝賦能潮流時尚產業,使其成為著力構筑支撐產業強縣的“4+2+N”產業體系的重要一環,以錦繡華服之美,贏得百花園。
記者李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