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陽正在區域協同發展中不斷提升自身實力,城市發展更加宜居宜業宜游,成為投資興業熱土。
勝宏科技生產車間。
人勤春來早,萬事日相催。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里,總投資3.5億元的沃爾惠陽新材料產業園建設現場塔吊林立,轟鳴聲不絕于耳,一根根樁深深夯入地下。該項目計劃2026年建成,主要研發生產高分子核輻射改性新材料等產品,預計達產后年產值8億元。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縱深推進與深圳都市圈協同發展的時代浪潮下,惠陽正在區域協同發展中不斷提升自身實力,從深惠協同發展區100平方公里戰略平臺的謀篇布局,到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質生產力的加速培育,再到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的深度融合。惠陽以高端制造、綠色低碳、現代服務為重點,未來產業為補充的“3+X”產業骨架,在區域融合發展中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筑強平臺載體
以“灣區思維”重構產業版圖
走進千億園區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沿著將軍東路三和段往秋長方向行駛,很快便到了沃爾惠陽新材料產業園。這個由上市公司深圳市沃爾核材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投建的項目,不僅是惠陽承接大灣區產業的典型樣本,更是深惠產業鏈協同發展的生動實踐。
“惠陽的地理位置、政策支持、市場潛力以及公司自身發展需要,共同促使沃爾核材在惠陽投資建廠。惠陽與公司總部距離較近,可實現人員、技術、設備、物流、信息、管理等全方位協同,且三和街道產業鏈較為齊全,交通便利,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物流和供應鏈管理條件。”沃爾惠陽新材料產業園相關負責人表示,選擇惠陽正是看中其“臨深第一站”的區位優勢與成熟的產業配套。
在粵港澳大灣區縱深推進的背景下,惠陽正以“灣區思維”重構產業版圖。2024年,惠陽在臨深區域規劃了100平方公里深惠協同發展區,將其定位為灣區產業協同的“戰略主平臺”。其中產業空間不低于50平方公里,通過深莞惠紅色干線串聯新圩、秋長、淡水、三和等南部臨深鎮(街)以及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惠陽(新圩)智能制造產業園兩大千億園區,并以此為基礎往南部深圳方向延伸拓展。
今年,惠陽將聚力做優平臺載體,重點打造兩大省級產業平臺。推動惠陽經濟開發區擴區,整合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并向南延伸,形成約40平方公里的產業空間,聯動深圳龍崗、坪山和大亞灣,協同發展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和高端制造產業集聚區。
與此同時,惠陽正全力爭取設立省級綠色低碳經濟開發區,依托“坪清新”一體化示范區,整合優化周邊土地資源,形成約30平方公里的產業空間,構建“南融深圳、西接東莞、北聯仲愷”的協同發展軸,共建萬億級綠色低碳產業集群。
平臺擴容不是簡單的物理疊加,而是產業生態的化學反應。惠陽通過構建深惠“研發—轉化—制造—應用”全鏈條合作、集群化發展新格局,建立“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產品企業”全鏈條、階梯式培育體系。
以伯恩光學為例,這家扎根惠陽20年的港資企業,從最初的光學玻璃加工廠躍升為全球最大手機屏幕生產基地,正是受益于惠陽持續優化的產業生態。今年2月6日在惠州市高質量發展大會暨全市重大項目集中動工儀式上,伯恩光學(惠州)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施展芳視頻發言時感慨道:“這里的土地儲備、政策響應速度和產業鏈配套,讓企業敢于投入數十億元進行技術迭代。”
鍛造新質生產力
人工智能+綠色低碳“雙輪驅動”
走進勝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勝宏科技”),可見生產車間里燈火輝煌、機器轟鳴,機械臂、鉆孔機等自動化設備高速運轉,板材準備、印刷、成型、切割、鉆孔、金屬化處理等工序在這里嚴絲合縫地進行。
勝宏科技專業從事高精密多層、HDI PCB、FPC、軟硬結合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廣泛應用于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汽車電子(新能源)等領域,位居中國印制電路行業企業百強排行榜內資第4名,全球第11名,去年凈利潤同比增長超60%。
2024年,勝宏科技憑借戰略、技術和品質優勢,在AI、算力、服務器、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領域贏得發展先機,成為全球頂級科技企業英偉達、特斯拉、亞馬遜、微軟的重要合作伙伴。
受益于AI類和數據中心等產品的旺盛需求,今年第一季度勝宏科技的訂單呈現飽和狀態,排產到第二季度,春節期間各條生產線基本不停工,一線員工留守率接近90%,約有6000人。
人工智能(AI)正成為推動全球產業升級的核心動力,從自動駕駛到智能制造,從醫療影像分析到金融預測,隨著在各行業的深入應用,AI技術正在改變全球競爭格局。勝宏科技董事長陳濤在惠州市高質量發展大會暨全市重大項目集中動工儀式上表示,應驅動AI賦能產業升級,鼓勵企業數字化轉型,加強AI在各領域的研發與應用,形成AI經濟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的新業態,讓惠州現代化產業體系在AI時代更具競爭力。
惠陽制造業實力正在不斷增強,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態勢明顯,新的增長動能不斷積聚,新質生產力也在加快培育。目前,惠陽有高新技術企業89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446家,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57.6%。
惠陽將繼續以新質生產力為引領,更深層次融入深圳都市圈產業協同體系。一方面,以人工智能賦能高端制造產業,大力支持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產業向上突破,現已引進優必選等一批鏈主型企業,探索布局小型綠色智算中心,為具身智能、低空經濟等新賽道提供算力支撐;另一方面,前瞻性布局綠色低碳產業,鐵鉻液流電池儲能項目已入選國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正加速推進液流長效儲能、氫能、全固態電池材料等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這將讓惠陽在新能源賽道占據先機。
此外,惠陽在傳統優勢產業領域正以時尚元素為核心,把原有的服裝、吉他、滑板等傳統優勢產業,打造成為更高附加值的時尚產業。
做強現代服務業
賦能“惠州制造”提質增效
走進菜鳥網絡惠州惠陽園區,分揀員工作忙碌,一件件貨物在掃描、分揀,到裝車出貨,急急忙忙的步履、風風火火的背影,只為一個個被翹首以盼的包裹及時送達目的地。
菜鳥網絡惠州惠陽園區由浙江菜鳥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投資興建,是其在全國物流布局中的重要一環。該項目以大數據為依托,借助全球化商業平臺,與合作伙伴共同搭建全球智慧物流骨干網絡,實現大批量產品的高效分撥和倉儲,顯著提升各類產品的流通與配送效率。
菜鳥網絡惠州惠陽園區主要承擔天貓超市在深圳、惠州及粵東等區域的物流與結算業務,已建成自動分揀線2條,日均處理快遞量20萬件。項目的建成推動了惠州乃至粵東地區物流行業的智能化、高效化發展,助力電商產業騰飛,促進區域經濟的繁榮與協同發展。
距離沙田鎮20多公里外的新圩鎮長布村,長布一號地已經完成平整。這里曾是村級工業聚集區,占地面積約8.6萬平方米,如今計劃引進金吉星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新型儲能設備商貿總部項目,打造鐵路物流多式聯運轉運基地、鐵路物流智能化設備研發制造基地、供應鏈及商貿結算中心,將降低區域內制造業物流成本,提高“惠州制造”競爭力。
同樣在新圩鎮,占地16.55萬平方米的廢棄東方石場在全面生態修復后,將引進圓通大灣區總部暨智慧供應鏈科創園項目,計劃打造集總部辦公、物流數字化研發、智慧物流等于一體的科技創新產業基地。項目的引進將有效降低本地制造業成本,提升服務業水平,實現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的融合發展。
惠陽深諳制造業的升級離不開服務業的賦能,聚焦“制造+服務”雙輪驅動,在科技金融、科技服務等多方面協同發力。2024年,惠陽推動批發業增長33%、科技服務業增長26.1%、軟件服務業增長54.7%,為經濟的提質增效注入全新動能。
今年,惠陽將面向先進制造業全生命周期,加快構建結構合理、專業性強、協同發展的生產性服務業體系,推動現代服務業向更高質量邁進。在科技金融方面,將在完成創投母基金和子基金組建的基礎上,加快組建科技信貸風險補償和貸款擔保基金,引導多業態金融資源向科技領域集聚;在科技服務方面,加強概念驗證、中試驗證等平臺建設,構建“技術驅動+場景拉動”協同推進的產業創新模式。惠陽還將高標準打造跨境電商產業園,支持引導本地企業“借船出海”,更好助力“惠陽制造”暢銷海外。
記者黃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