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之盛新能源動力電池正負極柱加工項目效果圖。(翻拍)
瑞珂瑪智能縫制機械項目效果圖。(翻拍)
江豐電子半導體靶材及零部件制造項目效果圖。(翻拍)
和平精密碳纖維復合材料項目效果圖。(翻拍)
塘橫片區建設如火如荼。
人勤不負春光好,正是建設好時節。從大亞灣西區比亞迪工業園龍海三路進入宏德路,一路往南,不多時,大亞灣新興產業園塘橫片區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便映入眼簾:偌大的工地上,項目施工正酣,一棟棟廠房矗立,工程車往來穿梭,工人們干勁十足。
經過一年,塘橫片區已有7個產業項目開工,投資49.7億元,預計年產值83.4億元;待供地產業項目14宗,總投資133.76億元。電子信息、新型儲能、智能裝備等產業在這里集聚,一座現代化產業園區正加速崛起。
7宗項目落地投資近50億
大亞灣開發區2025年工作會議提出,更大力度、更快速度建設千億級新興產業園,縱深推進塘橫片區建設。完善園區功能性配套基礎設施,加速14個公共配套設施項目建設。錨定新一代電子信息、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三大產業,引入行業“瞪羚”企業,加快產業鏈招商和布局。
從地圖上看,南部塘橫片區的輪廓恰似一條威武修長的大魚。這條“魚”所處的位置交通便利,土地連片,是一個可承載大項目、支撐大發展的絕佳之地。2023年11月底舉行的惠州大亞灣開發區新興產業園招商對接會暨駐深招商聯絡處揭牌儀式上,區營商環境和投資促進局推出了“大亞灣有一條魚”招商新IP,讓這片區域備受矚目。
2023年11月3日,塘橫片區首個產業項目場平及首個市政工程項目(厚德一路)開工,標志著塘橫片區基建項目全面啟動建設。2024年3月8日,大亞灣開發區產業項目集中動工暨科翔股份鈉能產業園奠基儀式舉行,標志著塘橫片區產業集群發展邁入實質化階段。
如今,塘橫片區“這條魚”茁壯成長,已然大變模樣:項目工地緊密相鄰,場平、打樁、建設工作全面鋪開。記者從塘橫現場指揮部了解到,目前,塘橫片區已落地科翔鈉能、江豐靶材、瑞珂瑪、華南立能、和平精密、永興隆、明之盛7宗項目,投資49.7億元,年產值83.4億元。待供地產業項目14宗,總投資133.76億元。
此外,塘橫片區市政配套設施也在順利推進。截至目前,厚德一路項目完成總工程量60%;起步區配套基礎工程項目完成總工程量60%;東部片區水系改造項目完成總工程量55%。此外,龍山九路、龍山五路、龍山四路、塘橫大道等市政工程也在加緊推進中。
多個在建項目穩步推進
在新建的厚德一路沿線,江豐電子半導體靶材及零部件制造項目、和平精密碳纖維復合材料項目以及瑞珂瑪智能縫制機械項目3大重點工程毗鄰而建。目前,3個項目的廠房主體結構已拔地而起,施工現場熱火朝天,項目建設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作為扎根大亞灣西區十幾年的省級專精特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惠州大亞灣和平精密注塑有限公司和平精密碳纖維復合材料成型機及結構件項目備受關注。該項目將年生產水中兵器碳纖維復材噴泵推進器、大型水下航行器熱塑性連續碳纖維艙段與殼體等熱塑性復合材料注塑制品400萬套,九軸聯動熱塑性連續碳纖維自動鋪絲機20臺套。
“我們需要盡快使用新廠房擴大生產線,所以項目開工以來一直在加快推進建設進度。”該項目負責人介紹,公司擁有核心技術,產品相對小眾,但市場需求穩定、訂單充足,現有廠房空間和設施已無法滿足公司日益增長的生產需求。目前,項目正加班加點推進,預計今年4月能順利完成主體建設,8月完成裝修,力爭年底投入生產。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江豐電子半導體靶材、零部件制造及拋光材料項目同樣進展順利。該項目將年產400噸高純重要坯料品類之一的鉬靶材、10萬張聚氨酯拋光墊、10萬個金剛石修整盤、5萬個硅片保持環、5萬張硅片吸附膜及49萬件半導體設備零部件。目前,該項目1號廠房建至6層,2號廠房建至5層,11號廠房建至8層,12號宿舍建至10層。
瑞珂瑪智能縫制機械項目將年產繡花機、熱轉印機、白墨打印機等3.25萬臺,年產值將達10.5億元。項目目前已完成4號、5號、6號廠房及宿舍樓樁基施工,正在進行5號廠房承臺建設及場內基坑支護。
“大亞灣速度”為項目落地保駕護航
今年春節后,惠州市高質量發展大會暨全市重大項目集中動工儀式大亞灣分會場上,15宗產業項目集中動工。其中塘橫片區有3宗,分別為華南立能冷卻散熱系統項目、明之盛新能源動力電池正負極柱加工項目、永興隆智能裝備和精密零部件生產基地項目。
“這里就是我們一直尋找的理想之地!”站在寬敞平整的工地上,廣東明之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正新難掩內心激動,“這個項目從開始洽談到落地,相關部門給予我們很多支持,‘大亞灣速度’令人贊嘆!”
明之盛新能源動力電池正負極柱加工項目是提升產能、塑造企業形象的關鍵項目,將成為公司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項目占地約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7.5萬平方米,建設4棟廠房、1棟宿舍樓。項目總投資5億元,建成達產后年產值7億元,年納稅約3500萬元。
董正新介紹,目前明之盛在深圳有4個廠區,員工600多人,已有不少員工在大亞灣購房定居。而塘橫片區距離深圳僅十幾分鐘車程,項目建成后,4個廠區的產能將逐步遷移至此,無論是對公司發展、客戶服務還是員工工作生活,都是極大利好。目前,項目土地平整已基本完成,施工隊已進場。為確??蛻舢a品供應,公司力爭項目于今年底前竣工,2026年上半年投產,并致力將其打造成塘橫片區的標桿項目。
與明之盛新能源動力電池正負極柱加工項目相鄰的華南立能冷卻散熱系統項目、永興隆智能裝備和精密零部件生產基地項目,同樣前景廣闊。華南立能冷卻散熱系統項目總投資3億元、占地約2萬平方米,預計建成達產后新增年產值5億元,年納稅約2000萬元;永興隆智能裝備和精密零部件生產基地項目占地約2萬平方米,預計建成達產后新增年產值5億元,年納稅約2000萬元。
一直以來,大亞灣開發區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致力于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效能,精心打造一流營商環境。2024年,該區對標先進水平深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創新推出政務服務“視頻辦”“語音辦”,初步建成“全天辦”“全域辦”的政務服務體系。在全市率先實施的項目訂制化審批服務入選《中國開發區營商環境百佳案例2024》,報批報建提速60%以上。
大亞灣開發區2025年工作會議提出,今年,該區將爭創一流營商環境。開發工業運行和項目管理服務系統,實施企業服務清單化管理,“一對一”掛點服務企業,把政策、服務送上門,幫助企業解決用工、市場、資金等問題。
記者手記
塘橫片區建設熱潮
奏響希望序曲
一年之計在于春。大亞灣新興產業園塘橫片區如火如荼的建設熱潮彰顯著蓬勃生機,為全年發展奏響希望序曲,描繪出充滿無限可能的嶄新畫卷。
當前,惠州市正深入實施制造業當家戰略,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大亞灣新興產業園是惠州“3+7”工業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塘橫片區是大亞灣千億級新興產業園重要組成部分,是大亞灣開發區落實制造業當家和工業強市戰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深惠融城發展和產業共建的重要陣地。
一年多來,塘橫片區的規劃建設有聲有色,這條威武的“大魚”正茁壯成長,不斷積蓄變強的力量。
塘橫片區的穩步推進見證了市、區及各級部門的高效服務。從招商引資到基礎設施建設,從政策支持、要素保障到營商環境優化,大亞灣開發區以“大亞灣速度”為項目落地建設保駕護航。
展望未來,塘橫片區的發展前景令人期待。隨著產業集群的加速成型,一個現代化產業園區正在崛起。我們有理由相信,塘橫片區將為大亞灣乃至惠州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書寫更加輝煌的明天。
記者匡湘鄂 歐陽德輝 通訊員潘霽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