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區街道由荒地改造的停車場。記者黃旭新 攝
在大亞灣西區街道豐苑社區,中達聚龍庭小區旁的一片閑置地塊,曾是社區環境治理中的“老大難”。該地塊因長期荒置,雜草叢生,逐漸成為蚊媒孳生的天然溫床。日前,大亞灣西區街道采取“先整治、后管理”的策略,組織社區干部、共建單位區城業城市投資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及“回家黨員”對地塊進行全面清理,并由區直相關部門引導權屬企業將其規劃為大巴車停車場,實現從荒廢地到“利民空間”的蛻變。
豐苑社區黨支部書記翟雪敏介紹,為改善這一地塊現狀,社區聯合地塊權屬企業對這片20000平方米土地進行集中清理和回填平整,將其改造為企業大巴車輛停車場。此舉不僅清除了社區衛生死角,也有效緩解了石化區企業員工宿舍運輸車輛的“停車難”問題。新建的停車場還配套設置了32個充電樁,也為居民解決了電動汽車充電難的問題。
居民張梅說:“過去從陽臺望出去,樓下是一片雜亂,如今整潔有序,視野清爽不少。”親眼見證環境從“臟亂”到“整潔”,她下定決心從“旁觀者”變成“行動者”,主動加入社區志愿者隊伍,積極參與愛國衛生運動,并呼吁大家一起維護公共環境衛生。“起初有些居民不太理解,覺得個人力量太小,改變不了什么,”張梅補充道,“但事實證明,大家共同努力真的有效果。”
連日來,西區街道廣泛動員居民、志愿者、物業公司及企事業單位共同參與愛國衛生運動,運用無人機巡查等技術手段,全面排查整治各類積水點、衛生黑點。工作人員針對人員密集場所、城中村、背街小巷、房前屋后、老舊小區、天臺樓頂、地下停車場、公園綠地及水渠河道等重點區域,系統開展清理工作,全面翻盆倒罐、清除廢棄容器,疏通排水溝渠,填平洼地,規范管理水生植物,確保無積水滯留。據統計,9月1日至10月20日期間,該街道累計整治孳生地面積約185.1平方公里,清理垃圾雜物約2582.4噸,完成滅蚊消殺面積157.16平方公里。
記者黃旭新